为“给孩子们带来希望”而教
——刘炳昇物理教育思想的实践体会

2018-03-07 07:24
物理之友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测力计刘老师弹簧

(南京第四课堂培训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刘炳昇教授说过:我非常理解孩子们的兴奋之情,因为我们自己小的时候不也是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吗?孩子们多么希望有一种能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创造性的学习平台啊!然而,我们现在给孩子们的却是让他们的好奇心逐渐磨灭的、令人窒息的学习环境。我们期待新课程的实施能给孩子们带来希望,还孩子们幸福成长的童年。

1 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希望

当我翻开由刘炳昇教授主编的苏科版教材时,是那样的令我惊喜: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每一章都有一段优美的小诗,带领学生走进物理世界,“生活·物理·社会”让物理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教材进行教学将是多么富有挑战而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

2003年9月当我站在讲台前,在我的面前除了这本特色鲜明的课本,还有一大群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孩子们,他们充满期待地看着我,期盼着物理课的开始,我的心中又何尝不是充满了期待,我很期待自己在新课标、新教材的指导下设计的课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当我们一起畅谈生活中令人向往又难以理解的“彩虹”时,当我们一起探讨空调为什么“冬暖夏凉”时,当我们一起尝试分析“影子”的变化时,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激烈争论着,争先恐后地说着,他们神情专注,笑容灿烂!在这一刻我忽然明白,快乐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刘老师所说的“孩子们的希望”之一吧?从这本精致的教材中,我能够读懂刘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关爱”,我猜刘老师一定很喜欢给初中的孩子上课吧,因为,这个教材中充满了童趣,流露着“娓娓道来”的亲切!

刘老师所说的“孩子们的希望”还有什么呢?我试图读懂这6个字里表达的对孩子们的深情,除了学习的快乐,刘老师还期望带给学生什么样的希望呢?我一遍遍翻着新教材、新课标,一次次参加新课程的培训,聆听刘炳昇教授的讲座。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孩子们的希望”不仅仅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应该是满足学生科学探究的需要,满足学生科学素养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愿望。

2 怎样给孩子们带来希望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苏科版”教材明显地体现出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学习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真正体验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学习过程?

刘老师总结了科学探究具有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需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科学探究需要事实和证据;科学探究需要作出科学解释;科学探究需要评价;科学方法渗透于探究的过程中,如观察、实验、调查、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各种方法,尤其是创新性科学方法。

科学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具体为: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提出猜想和形成假设的能力;发展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制定计划、进行技术设计和观察、实验的能力;发展形成科学解释、评价过程与结果的能力;发展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我心中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翻开教材,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要“给孩子们带来希望”,必须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成为新课程下“幸福成长”的孩子!让他们的笑容在物理课堂上更加灿烂!于是,每次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时,我的心中不仅仅是知识目标,更多的是怎么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究,我觉得科学探究是一节课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我在教学设计时不是仅仅从知识点的框架来思考,而是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角度来设计,以活动探究的方式设计教学流程。

例如,在设计“力 弹力”这节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请自选器材设计2~3个小实验,观察物体的形变,并感受力的存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有什么疑问。

同学们有的拉弹簧、有的直接在弹簧测力计下挂钩码、有的拉伸橡皮筋、有的按压皮球、有的捏橡皮泥、有的按压塑料直尺……他们的发现也是那么精彩:“弹簧测力计下挂的钩码越多,弹簧的拉伸也越长”“用皮球压桌面上的橡皮泥,松手后皮球能恢复原状,橡皮泥却不能恢复原状”……

活动二: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外力大小的关系。看哪个小组方案多、能收集具体的测量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有的在弹簧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有的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测量橡皮筋的伸长量。有的把塑料直尺架在两个塑料盒中间,在上面堆放钩码,并用刻度尺测量塑料尺的形变量。还有的同学将塑料尺的一端按压在桌子边缘,在尺子的另一端用细线悬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测量塑料尺的形变程度。他们发现:“相同的钩码挂在尺子上,使尺子发生的形变比压在尺子上发生的形变要大”“同样的力拉橡皮筋弹簧时,橡皮筋发生的形变大于拉弹簧时弹簧发生的形变”……

活动三:请观察弹簧测力计,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回答:有个字母N,是力的单位牛顿。量程是5N,分度值是0.1N。有个指针,放在桌面上时指针所指的不是0,但竖直放的时候指针指在0上。

活动四:请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个钩码的重量,并通过小组讨论,说一说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点。

学生回答:测量时不能上下晃动,要静止时测量。测量时不能倾斜,要竖直。我们测量结果不是1N,后来我们发现一开始指针没有指在0上,我们重新测量,用最后的结果减去测量前指针的读数才是正确的答案。

整整一节课,学生围绕这四个活动进行实验、发现、思考、合作、交流,他们兴趣盎然、创意不断,他们思维不断碰撞,火花四溅。他们在课上认真思考和讨论、细心测量、踊跃发言,越来越会提问、合作、探究,我觉得作为老师,为了给孩子们带来希望,需要我们真正以科学探究作为一节课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发现他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倾诉他们内心的疑惑,展现他们的才干和个性,让学生发现物理的奇妙和美好,顺应他们内心发展的需求,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也许就是刘老师所说的“带给孩子们希望”了!我心中忽然觉得教学真的是快乐而美好的事情!

3 我还能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希望

物理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对社会和未来的挑战奠定基础。那么,在这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还能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希望呢?

苏科版物理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潜能的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课程学习做准备,教材的这种编写方式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选择学习内容。

苏科版物理教材以实验为基础,也将科学性与人文价值进行有机融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作用。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等栏目广泛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与物理学有关的社会、环境、文化等问题。例如,9年级上册中的“人体中的杠杆”就是以“举哑铃”“托铁球”为例,让学生感悟杠杆与生活的联系。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实验操作、活动感知为抓手,以学生感兴趣的生产、生活现象为背景展开讨论,通过展示高新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关注物科学发展的前沿,增进学生对科学的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自己身边,恰当地应用物理的方法和原理,理智地做出正确评价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的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学生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自我反思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树立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视野,逐步认识物理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物理学的实证精神与理性精神,欣赏物理学的美,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猜你喜欢
测力计刘老师弹簧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联合弹簧(天津)有限公司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析弹簧模型 悟三个性质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如何求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