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案例1:某学生,独生子,家境一般,父母都是工人,从小备受长辈宠爱,属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一代。上大学后找了一个女朋友,由于生活费不够满足女朋友的各种高消费需求,更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开始了第一笔校园贷款,从而陷入了校园贷的陷阱,最终因数目巨大无法偿还被各种骚扰,无法承受压力的情况下该生选择了逃避,拒绝与任何人沟通,最终在系书记、辅导员密切关注和多次积极引导以及家长的帮助下还清了所欠款项,逐渐走出误区,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案例2:某女生,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直到初中时才回到父母的身边(家中还有一妹妹),平时与父母很少交流,自己感觉就是家里的外人,有话不敢说。开学时交完学费、住宿费后仅剩2 000元生活费,快到学期末时已经身无分文,在饿了几天的情况下,无奈从网上借了1 000元,此后便拆东墙补西墙,深深陷入了校园贷,直到无法偿还,无法承受骚扰,选择自杀,幸好舍友发现及时送往医院抢救,脱离生命危险。最终在辅导员的劝说、帮助下与家长多次沟通,打开了心结,家长也及时帮助还清了欠款,露出了往日甜美的笑容。
2004年9月,金诚信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用卡”,此后中行、建行、招行等银行陆续跟进,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一时间火爆起来。其间,不少同学刷卡“冲动”消费,一不小心沦为了“卡奴”。
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随后各大银行停止针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从而给予了大学生购物平台的成长土壤。
2014年开始,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简单来说,只要你是在校学生,在网上提交个人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能轻松申请到信用贷款,这就是校园贷。
校园贷款表面上称只需要提供学生基本信息就可以办理,因此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学生选择校园贷款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一旦不能及时还款就会面临无休止的暴力催款,甚至自己的老师、同学也会受到骚扰,因此许多大学生做出来一些匪夷所思的决定,有的甚至选择自杀。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事情不考虑后果,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当他们贷款时根本不会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而校园贷平台只要学生是在校大学生,提供学生本人身份证信息、学生证信息、学信网信息、手机号码服务密码以及家长、辅导员的联系方式两三分钟就可以办理,这种放贷行为就极不负责。
校园贷与正规贷款不同之处就在于很多贷款平台标榜是“低利率”,利用现在大学生单纯、消费欲望增高的特点,还款利率写得很模糊,如案例2中学生借款1 000元为一期(一期为7天),平台标的是需还款为“1 000+76”,学生就误认为是借1 000元,一周之后还款1 076,而实际上是借款1 000元,每天需要还款76元,最终还款金额为1 532元,逾期之后的费用也没有明确指出。学生一旦借钱后,在到期还款时才明白上当受骗,但已经晚了,为了还上这1 000元,学生只好再次踏入另一个平台借款,所以贷款后的大学生不仅要承受经济压力,更担心父母知道,最后就容易走向绝路。
校园贷其实就是非法高利贷,其利息高得惊人,如案例1中学生向各借款人或者借款平台出具的电子借条总金额为31 250元,而实际拿到手的金额仅有15 000元,最终还款金额却高达48 400元,是本金的3.22倍,而这只是短短10天的还款金额。如果到期还不上,大学生继续从其他平台贷款的话,这就好比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因而最终金额可能高达数十万,以至于很多大学生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不堪骚扰而走上了绝路,这就是所谓校园贷“低利率”的假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假象让单纯无知的大学生迈出了走向死亡的第一步。
由于学生借款是提供了家长、辅导员的联系方式以及手机号码服务密码信息,所以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款,借款方就会通过各种不良手段进行催款。比如,刚开始会发信息、打电话给学生本人进行恐吓或者上门暴力催款;如果没有效果就将短信、电话打给辅导员、家长;更有甚者会将信息、电话覆盖所有与学生有通话记录的人……骚扰方式就是在休息时间各种无休止的电话、上百条垃圾短信等,这种骚扰令人无法正常休息、生活,让所有的受害人几乎崩溃……这种催款方式无异于高利贷催款,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严重影响校园的安定和谐。
校园贷如此风靡,除了申请门槛低之外,还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现在的大学生从小衣食无忧,标榜个性,喜欢攀比,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有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朋友穿名牌,使用奢侈品,怕“丢面子”,因此根本不考虑家庭情况就盲目跟风,用校园贷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此,学校应该多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诚信为人,勿攀比、勿自卑、勿盲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2016年4月,银监局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高校必须建立校园网络贷款的日常监督机制和预警机制,因此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建立合理的班级—宿舍—个人预警机制,采取多与学生聊天的谈话机制,及时掌握班级学生动态,了解学生贷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保护学生安全及切身利益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避免更大的伤害发生。
很多校园贷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大学生思想单纯,哥们儿义气重,有时候为了帮哥们儿、姐妹儿的忙就什么也不问出借了个人信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辅导员要在日常班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醒学生保管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学生证、手机和邮箱密码等,以免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别人冒用,危害自身的利益。最后,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
原生态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长久的,因此家长的行为最容易被子女模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同时更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时刻关注子女的资金去向,同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辅导员发现学生出现不正常的消费情况要及时沟通,避免不必要的校园贷发生。
网络贷款平台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明确责任,使整个贷款过程公开、阳光、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