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初中教师的成就动机、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2018-03-07 05:11刘晓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教龄幸福感动机

刘晓华

(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教育是国家之本,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教师在科研和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手段的正确和有效的使用对教师评估自己的教学能力存在着影响。尤其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农村教师,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其心理幸福感的指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在探索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影响教师心理的各种因素中重点研究成就动机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Ryff等人认为心理幸福感应该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发挥出自己完美的真实的潜力[1]。心理幸福感包含六个因子,并且在所有的因子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对生活目标的追求是影响心理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因素。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取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分为追求成功的意向和避免失败的意向。当追求成功的动机高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低,人们倾向于挑战较难的任务,成就动机也高;追求成功的动机高,避免失败的动机也高,倾向于选择较容易的任务完成,追求成功的低,避免失败的动机也低,成就动机均处于中等水平;追求成功的动机低,避免失败的动机高,倾向于选择较容易的任务或者是特别难的任务,成就动机也低。因此影响个人成就动机的因素不仅有任务成功的可能性,也包括对任务成功之后的自豪的感情。Cobb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2]。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外界给予的归属感、尊重和爱等主观的精神方面的支持,也能得到金钱、赞赏、荣誉等物质方面的支持。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被给予了很多社会支持,但是个人却感受不到,或者被给予的支持不能满足其内心的需要,无法让其知足。因此该文采用了成就动机、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量表来研究三者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工具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乡村一共选择了326位初中教师进行测试,回收有效问卷为312份,有效率96%。女教师为209人,男教师为103人。工作年限0~5年为26人,6~10年78人,11~20年120人,21年以上的88人。

1.2 研究工具

1.2.1 成就动机量表(AMS)

采用1970年T.Gjesnle&Kmjgaro编制,由叶仁敏和Hagtvet.K.A译制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该次测试的信度值为0.82。

1.2.2 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被试在社会支持问卷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所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该次测量的信度为0.86。

1.2.3 心理幸福感量表

Ryff等人编制,王欣教授等人翻译,包括自主性、环境掌握、生活目的、个人成长、自我接纳、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六个因子。该次测试的信度值为0.85。研究结果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 成就动机、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成就动机在教龄上主效应显著,其中避免失败因子在教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P<0.05),事后比较为教龄 0~5年>6~10年>11~20年>21年以上。 社会支持量表,只有客观支持维度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5)。在教龄上的主效应差异显著,其中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P<0.05;F=2.12,P<0.05)。 心理幸福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初中女教师的心理幸福感高于男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其中积极关系、生活目标、自我接受和环境控制因子上差异显著。心理幸福感的所有因子除了自我接受因子之外其他因子均差异显著。

2.2 成就动机、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分析,χ2/df的值为3.45,GFI的值为 0.912,IFI的值为 0.903,CFI的值为 0.900,RMSEA的值为0.047,各拟合指数达到统计学标准。成就动机与心理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避免失败的动机和心理幸福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与心理幸福感的各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通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对数剧处理,社会支持到成就动机的路径差异显著,成就动机到心理幸福感的路径差异极其显著,并且引入成就动机变量后,社会支持到心理幸福感的路径差异显著,说明成就动机有部分中介作用。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不同性别的乡村初中教师在社会支持量表中的客观支持维度上差异显著,在心理幸福感上差异显著,其中女教师均高于男教师,可能的原因是乡村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差别,乡村的社会的公共的娱乐和休闲的场所很少,几乎没有什么项目能够让男教师与同性朋友休闲,放松进行交流。然而在性格和气质方面女教师的心思细腻,更倾向于有自己的朋友圈,对群体成员的倾诉压力以及来自群体成员的鼓励和支持会让女教师更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同时从乡村的社会环境来看,相对来讲种地的人群比率更大,而教师是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群体,因此能够乡村教师心理幸福指数较高。

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成就动机、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变化,针对新的媒体和新的技术,年轻教师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对设备的使用掌握的较快,也能够利用网络等媒体组织教学,想要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动机较强。21年以上的教师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教材的熟练程度也非常高,然而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同时因为乡村对新事物的传播力度较小,传播的媒介较少,老教师很难有多的机会学习和使用新的设备。然而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方式又对教师的整体水平有新的评价标准,这使得老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同时对于11~20年教龄的教师来讲,正处于中年阶段,家里老人和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着教师对生活的定义,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幸福感。成就动机、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社会支持通过成就动机能够促进心理幸福感的提升,成就动机具有中介作用。在涉及初中升学的因素和社会对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工薪待遇等情况时,教师的追求成功的动机较高,避免失败的动机较低的情况,成功之后的自豪感都会很强,会体验到更高的心理幸福感。教师群体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又处于教书育人的

猜你喜欢
教龄幸福感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