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比较探论

2018-03-07 02:28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体系专业

王 飞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徐州 221004)

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通识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具有普遍性的知识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相对而言,西方教育观念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其发展也早于中国。可以说,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识教育是的一种素质教育或基础教育,是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影响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是用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们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更加丰富的教育形式。它一般与专业教育相区别,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在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们往往更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尤其是在我国的高等学校中,由于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水平不足,常常导致通识教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外通识教育的比较中,看其课程建设的差异,为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1 国内对通识教育的研究进展

通识教育是对专业化教育模式的突破和新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通识教育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各高等院校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通识教育的理念因此日益深入人心,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更多关注,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文献数量,近二十年来也显著增加。从研究内容来看,已经从对国外通识教育模式的推介,发展到对符合我国教育实际和文化传统的通识教育开展模式的研究,并不断深入各个教育领域和微观层次,以实现通识教育由量的发展向质的发展的巨大跨越。

但是,国内高校全国高校整体来看,通识教育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常见的问题,这涉及到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及学分分配,甚至也涉及到教育管理理念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的问题。

国内很多著名高校更是早早地实施了通识教育实践改革,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通识教育模式,因而也更多地为大家所关注和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在低年级以实施通识教育为主,在高年级则以较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为主,按计划逐步采取自由选课学分制。复旦大学积极开展通识教育创新,设立复旦学院承担通识教育任务,以“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专业教育”为指导思想,从大一新生开始接受通识教育,学校在综合教育课程板块中专门设置了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并进行重点建设。浙江大学则以“卓越教育计划”为通识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现实及和世界发展趋势,通过通识教育积极扩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在为期两年的通识教育之后,结合个性化发展需求,明确主修方向,进入专业教育的学习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有自己的设计特色,具体包括人文与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教育与心理学类和其他类等五个模块。北师大的励耘实验班采取跨学科课、相关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三大类[1],前两类具有通识教育性质,体现了通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具有借鉴意义。

在通识教育模式正初步建立的今天,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目前主要是集中在从整体上了解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但是不难判断,我国高校有明显的地域性、层级性、差异性,所以这种研究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实用性不强。也就是说,这既不能发挥学校的特色资源优势,也不能解决高校现在面临的个性化难题。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微观层面研究,逐渐填补了这些方面的不足,例如某些个案研究基础上将高校按特点分类的比较研究能够促进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当然,在进行个案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把各高校的经验总结提炼,探寻掩盖在复杂表象之下的内在发展规律和模式[2]。

2 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通识教育研究

美国通识教育一开始被称为博雅教育,之后被称为通识教育、自由教育、一般教育等,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发展价值观、理解传统、尊重多元文化,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家庭和社区成员、劳动者、公民和消费者。美国通识教育有将近40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的方式。

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由于高校性质的不同,设置模式不定于一端。各国各地教育历史、文化发展的情况不同,我们更多地希望从中获得借鉴和启发。这里令人印象深刻的通识教育实践主要有以下方面。

(1)系列课程的设置。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系列课程的设置模式,他们要求“学生必须在一二年级修满15门(15个学分)本别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组成的学季课程”,其中人文科学类课程包括“历史、文学和哲学经典赏析类;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类;人类文明研究类”,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课程。在开设序列上要求每门课程要3个左右的学季学习。麻省理工学院亦是如此[3]。

(2)课程融合的实践。这里所说的融合有多重涵义。首先是指跨学科的融合。麻省理工大学的重视人文与科学类通识课程的融合,要求“学生必须在工程和应用科学、人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5个领域中各选一门课”[4]。“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自然科学类课程中蕴含数学、物理和生物三大领域,人文和社科专业的学生完成其中的物理和生物的通识要求,可参加一项为期四个小学期的自然科学课程系列”等相关要求[5]。这种要求,跨学科性是非常大的,从我国国内的实践情况看,还是有一个吸收和接纳的过程。

其次是指通识教育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融合。有研究者指出,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是“把通识教育视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欧洲的教育理念,则是把“通识教育融合到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之中”[6]

第三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英国的大学课程设计“秉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渗透通识教育的思想”[7],通过设置学科群、设立“基础年”,开设跨学科课程等方式,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弥合两者之间的鸿沟,奠定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基础,实现了二者的互通。实际上,这也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既没有纯粹的通识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专业教育,二者是有机融合的整体。”[8]

第四是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通识教育观念中“要求在辖区内所有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的因素”[9],并予以考核评价、颁发证书等,加强了通识教育在职业技能培养中的作用和价值。

(3)体系建构的探索。西方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历史悠久,多注重独具特色的个性化体系建构,在这方面举得一定的成功经验。比如哈佛大学的结构体系强调结构上的“分布模式”,内容上的“方法领先”,形式上的“大班讲座、小班讨论”[10],具体而言,包括“人文、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11]四大类,涵盖八大知识领域,即“审美与诠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实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理宇宙的科学、世界中的诸社会”。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思维与行动方法、有效思考、写作与语言等四类必修课程”[12]。俄国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建立的是由公共必修课、分布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组合而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13]。通识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所大学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程度,是办学水平的体现之一。

相较于国内,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通识教育起步较早,发展到今天,有近30年的历程,国外的“通识教育”自1945哈佛大学发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开始,逐渐进入高等教育实践,并获得迅速发展。总的看来,其课程体系构建已经较为成熟,课程设置主要以四种类型开展实施,即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和自由选修型,其中又以分布必修型为主要形式,其含义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作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但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差异,大陆以外地区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本研究提供参考,但仍然难以符合国内通识教育的实际需求。

3 国内外通识教育的比较探论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通识教育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通识教育是不同地域的高校都不约而同地高度重视的一项教育内容。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现实风貌上存在一些重要差异,也存在一些相似点。

就学分配置而言,国内通识教育所占课程比例较小,北大为10%,清华大学为7.7%,浙江大学为10.6%,中国科技大学为5%,这样的数字比例较之于美国的30%-40%,相距甚远。这说明,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和国外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开设比例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从教育理念的层面看,我们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或者说对通识教育价值的认知和国外有着明显的不同。

从课程内容看,国外的通识教育课程总体看来,采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鼎足而三的格局,虽然在学校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有所变化,这三大板块都是其重要内容。而国内的大学则大多是依据专业的不同来开展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比如北京大学的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即是为加强医学部通识课教育课程服务的。再如浙江大学文、理、工、艺等的划分方式。这一情况与中国高校的招生方式有关,在入学前的学习以及录取时的选择已经有了学科领域的分野,在入学之后由于基础不同因而影响到通识课程的不同,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们也应看到中外通识教育的的相似点。比如复旦大学的做法,在通识教育开设阶段,摒弃专业差异,开始进入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体现了对通识教育价值的高度认同。这与美国马里兰大学把通识教育课程放在第一二学年,接受完通识教育才能按照专业学习的做法几乎是一致的。在管理层面,中国的高校一般设置单独的组织机构或教学部门负责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比如新雅书院(清华)、元培学院(北大)、复旦学院(复旦)以及一些学校设置的通识教育部或文化素质教育部,这与国外的做法也极为相似。

总的来看,通识教育的发展已经形成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起步仅仅二十多年的通识教育来说,已经算得上巨大的进步与飞跃了。但是通识教育的发展并未停步,我们仍应当高度重视并继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在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努力为通识教育更大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体系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