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诚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海南岛的西部、中南部,是黎、苗、回等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琼中、保亭、白沙、乐东、昌江、陵水等9个市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三亚落笔洞遗址的考古调查发现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了最早的古代人类在此活动,是海南岛内已发现的最早有人类聚居并开发的地区之一。[1]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给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历史文物遗址资源,成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文化的载体,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因此,科学地研究历史文物遗址保护问题,对于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海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在实地调研、查阅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法对海南少数民族地区9个市县今存的历史文物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历史文物遗址保护现状,分析了历史文物遗址保护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今存的历史文物遗址所涵盖的类别具体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及石碑刻、近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等五大类不可移动文物。从海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定的最新统计结果来看,这些历史文物遗址资源广泛分布在今天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9个市县,多达1 000多处。近年来,通过邀请专家“把脉问诊”,为保护工作提供智囊,以及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历史文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首先是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涌现,其次是历史文物遗址保护能力建设明显加强,最后是开发与利用工作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国家级和省级的历史文物遗址一般保存状况较好,很多市级或县级点的历史文物遗址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保存状况很不理想;在保护经费投入方面,三亚市经费投入较多,走在了各市县前列,个别市县对这方面的投入不足,有的市县历史文物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才刚刚起步,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保护与利用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要切实而有效地促进历史文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就要精准地找到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及结果,本研究将原因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加上工农业生产、各种大规模开发建设及人为进行的破坏等,导致目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市县历史文物遗址点消失情况非常严重,主要集中在古遗址、石窟寺、石刻及其他类别中。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市县农民群众对于历史文物遗址的重要价值认识不够深刻,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参与历史文物遗址保护的积极性也不高,致使破坏历史文物遗址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如许多价值较高的古民居建筑群被民众私自拆建或改建新民居,失去了原有的风采;有的民众为了降低建房成本,一般就地拆建,并盲目在古村落内兴建高层建筑,使历史文化遗址及其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落实参差不齐,存在重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有的市县虽将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但在保护区内违章建设仍时有发生;对于基本工程建设前的历史文物勘察工作,有的单位和部门不主动、不配合,甚至找一些借口避而不搞,造成历史文物遗址破坏;个别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物遗址点,并没有真正落实国家文物法规定的“四有”工作,有的市级或县级点的历史文物遗址甚至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历史文物遗址的保护措施未能真正落实,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也致使保护工作难以依法进行。可见,落实保护措施、完善历史文物遗址保护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目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许多市县在推进历史文物遗址的旅游价值开发方面经验不足,基础配套措施不完善。有些历史文物遗址由于处在相对偏僻的山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且比较分散,可进入性差,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合理布局。此外,对于历史文物遗址旅游资源的营销力度也较弱,大众认知度低,难以形成吸引力。
历史文物遗址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其保护与利用“功在当今,利存久远”。当前,海南正处于全面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港)的重大机遇,必须将历史文物遗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释放出来,以全面提升海南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港)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面推进,出现了海南旅游热,房地产业更是如日中天,城市中的街道、房屋成片改造或拆迁,其中也包括许多历史文物遗址面临被改造或拆迁的局面,使历史文物遗址的保护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加强历史文物遗址的保护,必须坚持政府导向与民间参与相结合。一是各市县政府在发展房地产业时,应加强对历史文物遗址的合理保护与抢救挖掘,避免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对历史文物遗址的漠视甚至破坏。二是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要摸清历史文物遗址的“家底”,对历史文物遗址遗迹进行普查登记,建立历史文物登录制度,挂牌保护。三是在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导下,利用农闲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历史文物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班,提高农民群众对历史文物的认知度,增强参与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促进保护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物遗址遗迹点被破坏的情况较为普遍,与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力量不足、执法力度不大以及破坏历史文物本体后不处理、不追责违法人责任有关。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指出,破坏历史文物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生违法行为后,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惩治与教育效果不明显。[2]对此,必须加大历史文物遗址保护的执法力度。一是各市县文化行政职能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及各地文物保护法规条例等,加强文化立法,以保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与公安、国土及规划建设部门的合作,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和损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各市县文物执法队平时要加强田野外历史文物遗址点的巡查,及时掌控保护区历史文物遗址安全情况,对发现擅自违规修缮历史文物遗址的行为,要依法给予制止,确保历史文物遗址安全。四是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历史文物保护工作长效协调机制,调动政府其他部门力量,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历史文物遗址资源,共同做好历史文物遗址保护管理工作。五是实行问责制度。对于不依法履行职责、失职导致历史文物遗址资源受损失的,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让文物“活起来”才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与利用。第一,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学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进一步开发出来。特别是打造的遗址陈列馆,可通过逼真的场景还原声光电全景视频画面,带领人们感受历史发展的足迹,以达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精神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目的。第二,要深入研究、努力挖掘历史文物遗址蕴含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合理存在部分作出新阐释,使之真正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第三,编辑出版反映历史文化遗址资源的图书和手册,既能提升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知,扩大对外交流,又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利用。
历史文物遗址保护不仅仅是各级政府或文博工作者的保护工作,而是广大群众的共同事业。学者单霁翔曾指出:“在理念上,文化遗产保护比文物保护更突出两个方面:一个是更突出世代传承性,二是更突出公众参与性。”他进一步强调:“……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文化遗产才是最安全的。”[3]由此可见,应加大对历史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营造热情浓厚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历史文物遗址的局面,这是切实做好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说,一是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对于更有效地宣传历史文物保护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是利用我国“文化遗产日”开展专题活动,宣传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使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三是与新闻媒体互动,使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活动多样化。在当今信息传媒发达的时代,只有实现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以多样化的形式、贴近群众心理的新颖创意进行宣传,才能增强历史文物保护工作宣传的亲和力,扩大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影响。
历史文物遗址的保护不仅停留在“保”上,特别是对于丧失了原有功能的一些历史文物遗址,更要在合理利用中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拓展它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要拓展历史文物遗址功能,一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不求周全、不搞形式、不讲排场,避免历史文物遗址建设二次浪费,即“建设性破坏”;二要注重历史文物遗址内部功能的转变和外围布局的有效拓展,使历史文物遗址既有时代气息,又有长期效能,进而真正发挥陶冶情操、启迪思想、增长知识、有益健康、促进和谐的作用。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各市县普遍存在保护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特别是专业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文物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因此要注重相关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第一,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编制设置问题,科学定岗定编。要以海南全面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港)为契机,在《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中,通过各个渠道,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做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工作。第二,要经常性举办文博专业培训班。除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辅导授课之外,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省博物馆还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合理的人才培训计划,扩大培训层面,不但要注重深度培训,更要注重短训班普及培训。通过加强培训的密度,提高一线特别是基层文博工作人员从事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能力。第三,加强与当地高校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人才的优势资源,以共同申报、合作研究、参与研究等形式,重点围绕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领域,共同培育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研究项目,使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