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乃尧
俞平伯(1900~1990)祖籍浙江德清,1900年1月8日生于苏州马医科巷曲园春在堂。乳名僧宝。其曾祖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章太炎的老师、主持诂经精舍(清代嘉庆时期的著名书院。地处浙江杭州府治孤山之阳)31年之久。因此平伯自幼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1915年俞平伯从苏州平江中学肄业半年即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部,从此离开了家乡苏州。在北大期间他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5月他的第一首新诗《春水》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一起刊登在《新青年》上,成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同年,他与同学傅斯年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潮社。以后陆续发表过《冬夜》等诗集。1919年12月俞平伯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去英国留学,回国任燕京、北京、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俞平伯出版《红楼梦辩》,考证出《红楼梦》原书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与胡适一同称为新红学的奠基人。
俞平伯生前写有“生小姑苏郡庙前,阿耶娇宠阿娘怜”《思越人》诗句,生动描述了少年生活情景。俞家在苏州城内马医科43号旧寓,迄今尚存他3岁与曾祖俞樾的珍贵合影。他从4岁随精通古诗文的母亲许之仙诵读《大学》章句和长姊讲唐诗,每晚由保姆抱到曾祖老人居室。某晚,幼年俞平伯玩得高兴,直到八点多钟仍赖着不肯走,经多次催促和哄骗,才勉强离去,临行却对保姆念了一句:“送君还旧府。”这句原是长姊教他的唐人诗句,恰巧合着当时情景。老人听后十分惊喜,掀髯大笑,连呼可儿!7岁开始跟曾祖读书写字。曾祖家教甚严,每晚,他坐在方桌前,曾祖倚着靠背,口授文字,以部首偏旁为序,如从木的为松、柏、桃、李等,命他一一写在竹纸订成的本子上,较冷僻的字不会写,就由老人示范而照样录下。每晚所写不多,时间也不长,但持之以恒,进益很大,后来老人病了,才告辍止。直到9岁曾祖病逝,才进私塾。正如俞平伯诗中所写:“九秩衰翁灯影里,口摹苫帖教重孙。”光绪丙午(1906年)中秋,按吴中风俗,曾祖在庭院中点燃香斗祭祀。年仅7岁的俞平伯待祭祀结束,模仿京剧中武将背上插有彩旗,就拔下香斗彩旗嬉戏。曾祖亦诗兴大发,发起全家联句,并要求俞平伯打头阵。俞平伯随即提出7字:“八月中秋点斗金。”曾祖深表赞扬,并以“添得灯光胜月光”结尾。俞平伯在晚年所作《偶忆吴下儿嬉往事》中写道:“认春轩内一杯茶,春在堂前一笑哗。灯夕娱颜翁鹤发,梅兰菊竹太平花(指花炮)。”俞平伯早年有一篇谈《春在堂日记》的文章,其中写道:“先曾祖律身行事,处处以端慎出之,而迈往无前之精神遂为人所忽。”对其曾祖俞樾甚为尊崇。他一直珍藏曾祖俞樾临摹秦《会稽颂》残篆大小字两本。曾祖俞樾是清代后期朴学大师、父亲俞陛云是学者兼诗人。他自幼深受家庭熏陶,祖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气节的重大原则,从小就在他心灵里埋下深根。俞平伯还写有“生小姑苏郡庙前,阿耶娇宠阿娘怜”。《思越人》
俞平伯3岁时与曾祖俞樾的合影
1920年12月18日俞平伯在杭州一师任教时去太湖游览,绕道苏州寻找在干将路襄王庙的母校平江中学旧址,只见校舍荒芜,面目全非,感慨不已:“屋宇荒寂殆将倾圮,忽忽五六年矣,久已淡如烟雾;一旦旧地重来顿堪仿佛。寻迹堂庑间,低伯不能遽去。”他又在白话新诗《如醉如梦的踯躅中》恋恋不舍回味故乡风俗人情:“归途夕阳在树,曲陌新晴,卖糖声,挑担事,驴步得得,驴铃郎当当,耳目所接皆如旧相识。”1921年9月15日俞平伯偕夫人由杭州抵苏,乘船游寒山寺,看到颓废荒芜的寒山寺,在新诗《凄然》附记中表达了深秋游寒山寺时怀恋之思,写道:“人在废颓毁垣间,得闻清钟,尤动凄怆怀念之思,低回不能自已;夫寒山一荒寺耳,而摇荡性灵至于如此,岂非情缘境生,而境随情感耶?”姑苏寒山寺自辛亥革命后,历经军阀混战,亦处危境,香烟稀少,门庭冷落,住僧星散。俞平伯面对故乡寒山寺破落,难免情不自禁、感叹万分。1922年5月20日,俞平伯长子润民在杭州出生,特昵称为“姑苏”。1956年5月28日至6月8日12天内,重回阔别41年的姑乡苏州,从他所写的日记中可以看到这位年逾花甲老人的激动心情。5月28日下午抵苏,苏州文化处长范烟桥接迎,住西美巷宾馆裕社,稍加休息,即去怡园。笫二天他不顾天雨路滑,清晨六时半冒雨出门,雇车先至市中心观前街老店观振兴吃面及烧卖,又去参观原太平天国忠王府、市图书馆,游拙政园、狮子林、玄妙观三清殿,“归寓已五时许”。晚上又去观苏剧《秋江》《岳雷招亲》,评弹《宝玉问病》,直至晚十时休息,“是日过于劳累兴奋,入寐颇迟”。余日在苏畅游虎丘、网师园、沧浪亭等园林,多次品赏苏州小吃,5月31日六时出门特去干将坊巷口小店吃油汆团子和馄饨,重温了少年时的生活。他特地寻访马医科旧居曲园,当时尚未修复,“不免为之怅然”。并特书苏州文管会主任谢孝思:“以曲园荒废过甚,催促修理”。在苏逗留期间多次去朱鸿兴、黄天源、老正兴等老字号品赏肉面、汤包等苏式小吃。临走时又去采芝斋购买酥糖等特产,“将携津以哄小儿”。
自1956年6月8日离别故乡苏州后,俞平伯直到1990年10月15日病逝北京,再也没有机会重返故乡。但他时时刻刻难忘故乡情。他定居北京70年以上,讲话却是乡音未变,一口吴侬软语。1973年俞平伯整理了曾祖曲园老人所摹《会稽颂》残篆两种,自为跋语。1982年3月18日的日记写道:下午林昭携来新裱苏州旧寓门匾曰:“德清俞太史籍书之邑,同治壬申李鸿章书。”额甚长,迄今一百一十年矣。余儿时见匾悬大门,墨迹,从未悬挂。为之大喜。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白山教授撰写悼念俞平伯一文写到:“平老平时跟我谈得较多的是他曾祖曲园老人的事。曲园老人曾在我家福建福安做过官,如今平老家中还有两只皮制的石鼓凳,便是在我老家购置的。后来他还谈及曲园老人的学问,谈到他写的《春在堂全书》,他又用工整的毛笔字,抄了曲园老人一首七律给我:“京国闲居逸事情,晚年意气转飞腾。禽声似道家家好,史笔常书岁岁登。老我衰毛难再染,凡人云路得同升。兵戎历尽重康乐,世事万新百务新。”俞平伯在晚年抄写七律一诗不仅表达怀念曾祖,而且也抒发了红楼梦批判一案平反后,一扫压在心头的抑郁。据俞平伯外孙韦柰回忆,他在晚年经常阅读曾祖曲园老人所著共达五百余卷的《春在堂全书》,以此寄托对曾祖与家乡春在堂的怀念。
俞平伯离家乡赴北京定居后,在1918年所写《忆江南》生动描述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表达了怀念家乡的恋情:“江南好,长忆在山塘。迟日烘晴花市闹,邻滩打水女砧忙,铃塔动微阳。”“江南好,长忆在吾乡。鱼浪乌蓬春拨网,蟹田红稻夜鸣榔,人语闹宵航。”晚年的俞平伯虽沉默寡言,不愿作自传,但他在半个世纪来对家乡却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