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含量

2018-03-07 03:39:34丁勇张秀妍王骏马琳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年1期
关键词:孔雀石小柱二氯甲烷

丁勇,张秀妍,王骏,马琳

(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辽宁 大连 116023)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和结晶紫(crystal violet, CV)是人工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工业染料,MG广泛应用于印染、食品加工、医药行业等各个领域中,CV在细胞学、组织学和细菌学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1-2]。在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运输过程中,MG和CV曾被用于治疗水生动物疾病和用作水体消毒剂[3]。MG和CV进入水体后,部分被水生动物吸收,代谢还原成脂溶性的隐色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因其化学官能团三苯甲烷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4],在2002年中国农业部 193公告中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规定,禁止在所有动物性食品中使用MG[5]。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在水产养殖业中禁止使用CV[6]。但是由于MG和CV的抗菌效果好、价格低廉易得,以及部分养殖用户对毒副作用长期累积认识不足等原因,目前在水产养殖业中仍存在违规使用的情况,部分养殖水体中MG和CV检出事件偶有发生[2],这对养殖的水体环境、水产品的出口贸易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7-8]。

目前,检测MG、CV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前处理过程繁琐,且与液质联用相比,定性准确性稍差。水体中MG和CV的残留通常很低,因此需要灵敏度高、定性可靠、定量准确的方法[9-11]。有研究人员对养殖水体中MG和CV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做了研究[12-13],但鉴于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均为脂溶性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含量极低[14],因而需要更多的相关研究。本实验建立了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养殖水体中MG和CV含量的方法,有效校正了前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和损失,并采用内标法提高回收率,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检测养殖水体中MG和CV含量提供方法支持。

1 实验方法

1.1 样品采集及准备

实验中用到的水样分别采自辽宁省庄河刘家水产养殖场、金州新丰水产育苗场和顶厨饭店暂养池,采样时,用少量水样清洗500 mL棕色玻璃细口瓶两次,再慢慢将瓶充满,盖紧瓶塞。水样到达实验室后先经0.45 μm滤膜过滤,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备用。

1.2 仪器设备

本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包括:I-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美国Waters公司);TQ-S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美国Waters公司,配有电喷雾ESI源);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分液漏斗振荡器;旋转蒸发仪;涡旋振荡器;固相萃取装置;电子天平等。

1.3 药品与试剂

本实验使用的主要药品包括:孔雀石绿标准品(纯度大于94%,德国Dr. Ehrenstorfer公司);结晶紫标准品(纯度>95%、Sigma公司);氘代孔雀石绿(MG-D5)、氘代结晶紫(CV-D6)标准品(纯度>95%, VITEG公司);中性氧化铝小柱(Waters,3 g/6 mL),使用前用5 mL乙腈活化;乙腈(色谱纯,Fisher);二氯甲烷(色谱纯,Tedia);乙酸胺(优级纯,天津科密欧公司);5 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酸(优级纯,Thermo试剂)等。

1.4 配制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MG、CV、氘代孔雀石绿和氘代结晶紫各10.0 mg,用乙腈分别配制成100 μg/mL标准储备溶液,-18 ℃避光保存。用乙腈逐级稀释成MG和CV的混合标准使用液、氘代孔雀石绿和氘代结晶紫的混合标准使用液,终浓度均为100 ng/mL。用乙腈-乙酸铵溶液(1∶1,V/V)稀释前述混合标准使用液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混合标准上机溶液,每毫升该混合标准上机溶液中含有氘代孔雀石绿和氘代结晶紫各2.0 ng[15]。

1.5 样品前处理

移取水样 100.0 mL,置于 250 mL 分液漏斗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0 ng/mL的氘代孔雀石绿和氘代结晶紫混合标准工作溶液20.0 μL,振摇混匀。加入 10.0 mL 乙腈、 35.0 mL 二氯甲烷, 剧烈振摇7 min,静置20 min,将下层溶液转移至150 mL梨形瓶中;继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10.0 mL 乙腈、35.0 mL 二氯甲烷,剧烈振摇7 min,静置20 min,合并下层溶液于上述150 mL梨形瓶中,于(42±2) ℃水浴中减压浓缩至近干。用5 mL乙腈溶解残留物,振荡混匀。将梨形瓶中的溶液转移到活化过的中性氧化铝小柱上,用4 mL乙腈淋洗,收集全部流出液,于(42±2) ℃的水浴中旋转蒸发至近干,向梨形瓶中加入1.0 mL 乙腈-乙酸铵缓冲溶液(1∶1,V∶V),涡旋振荡充分溶解后,经 0.22 μm针孔式滤膜过滤后上机检测。

1.6 仪器条件

色谱条件:Waters BEH C18反相色谱柱(2.1 mm×100 mm,粒度 1.7 μ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 μL;流动相为乙腈-0.1 % 甲酸水溶液(1∶1,V/V);流速为0.3 mL/min。

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模式;去溶剂气温度为500 ℃;雾化气、干燥气为高纯氮气,气体流量为900 L/hr;碰撞气为氩气,输出压力为0.06 MPa;离子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选择反应监测母离子、子离子、碰撞能量和锥孔电压质谱参数见表1。

表1 氘代孔雀石绿、孔雀石绿、氘代结晶紫、结晶紫的质谱条件Tab.1 Mass spectrometry parameters for MG-D5 、MG 、CV- D6 and CV

注:带*的为定量离子。

2 结果与讨论

2.1 萃取方案的优化

根据文献[16],本实验选用乙腈和二氯甲烷作为水样中MG和CV的提取溶剂。乙腈作为辅助萃取溶剂,用量为10 mL,可以提高二氯甲烷对MG和CV的提取效率[17]。

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加标回收率的3个因素(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和萃取试剂用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18],确定萃取方案。按照表2 的正交试验来确定这些因素和水平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选取最优化的萃取方案,加标量均为5.0 ng/L,每个方案平行3次,求出回收率平均值,结果见表3 。

表2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Tab.2 Table of factor and level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注:A为二氯甲烷用量;B为萃取时间;C为萃取次数,下同。

表3 不同萃取方案的回收率Tab.3 Recoveries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programmes n=3

根据表3所得的MG回收率和CV回收率,计算K值和极差R,Ki表示任意列上水平号为i时所对应的试验结果之和,极差R=Kmax-Kmin,结果如图1、图2和图3。

本实验通过对二氯甲烷用量、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的萃取方案。由图1、图2和图3可知,不同因素影响回收率的程度为:二氯甲烷用量>萃取时间>萃取次数,这对MG和CV回收率的影响是一致的,最佳组合方案为: A3B2C2 ,对应的实验条件分别为二氯甲烷用量35 mL、萃取时间5 min、萃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三次平行实验MG的平均回收率为97.8%,CV的平均回收率为95.6%。另外液液萃取操作时,静置分层10 min,使有机相和水相分层明显,便于收集乙腈-二氯甲烷混合物。

图1 孔雀石绿正交实验的K值A为二氯甲烷用量;B为萃取时间;C为萃取次数,下同。Fig.1 K value of MG orthogonal experimentA represents amount of dichloromethane; B represents time of extraction; C represents extraction times. The same below.

2.2 固相萃取小柱的确定

养殖水体中色素、藻类和浮游生物等含量较高,采用适当的固相萃取小柱可以去除杂质净化上机液,保护色谱和质谱系统,减少基质效应对检测的影响。在研究水中MG和CV的检测方法时,参考文献[9,12,19],对PRS小柱、MCX小柱(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柱) 和中性氧化铝小柱的净化效果进行了比较,这3种常用的固相萃取小柱对MG和CV的回收率均在70%以上,基质效应对检测影响均较小。与水产品和沉积物等基质相比较,养殖水体杂质较少,使用性价比较高、适用性较广的中性氧化铝小柱即满足检测要求,因而本研究采用中性氧化铝小柱作为萃取液的净化小柱。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MG和CV的混合标准上机溶液中,质量浓度梯度依次为0.2、 0.4、 1.0、 2.0、 10.0、和20.0 ng/mL,其中同位素内标的含量均为2.0 ng/mL。按照1.6节的仪器条件上机检测,数据处理选用内标法,MG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916x-0.224,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CV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964x+0.033 3,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y为外标和内标峰面积的比值,x为外标和内标浓度的比值)。结果表明:MG和CV在0.2~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4 方法的定量限

采用空白样品添加低浓度的标准溶液,按1.5、1.6节进行测定,以信噪比S/N≥10[20]确定MG和CV的定量限(LOQ)均为2.0 ng/L,满足MG和CV低浓度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2.5 准确度和精密度

本方法的准确度通过测定加标样品的平均回收率来确定,精密度通过计算平均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来确定。加标样品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4、10、20 ng/L,每个添加水平做6个平行样品,分3批次进行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21],测定结果见表4。在取样量为100 mL、MG和CV的添加水平为2.0~20.0 ng/L时,平均回收率为89.9%~10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好的精密度,满足水中MG和CV残留的检测要求。质量浓度为0.2 ng/mL的MG和CV标准上机溶液的质谱总离子流图见图4。

图3 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正交实验的R值Fig.3 R value of MG and CV orthogonal experiment

图4 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总离子流图Fig.4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MG and CV

n=6

3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养殖水体中MG和CV残留的方法。该方法对水中MG和CV的含量可以准确定量,定量限均为2.0 ng/L,线性范围为0.2~20.0 ng/mL,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满足养殖水体中MG和CV的检测要求。

[1] 马瑞欣,孙伟彬, 郎玉苗,等. 养殖用水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及其代谢物的测定[J].河北渔业,2010,38(6):21-25.

[2] 李康柏,陈润发,洪瑞申,等.HPLC-MS/MS同位素内标法测定水体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J]. 食品安全导刊, 2015, 9(4):75-78.

[3] 王丽玲,冯翠霞,胡尔萍,等.珠海市餐厅池养水产品及池水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9):1687-1689.

[4] 赵丽娜,侯玉泽,张改平, 等. 孔雀石绿的毒性及其残留检测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 2011, 54(2):76-7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EB/OL].(2011-04-22) [2017-04-15]. http://jiuban.moa.gov.cn/zwllm/tzgg/gg/201104/t20110422_1976324.htm.

[6] 洪波,袁希平,万译文, 等. 水中孔雀石绿、结晶紫残留量的同时测定[J].食品与机械,2012, 28(4):84-86.

[7] 张彤晴,杨洪生,林海,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殖水体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J].水产学报,2007, 31(5):699-703.

[8] 崔力拓,李志伟. 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的现状与对策[J]. 河北渔业, 2006,34(10):4-5.

[9] 孙满义,杨贤庆,李来好, 等. 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 29(8):513-516.

[10] 桂英爱,马琳,王丹, 等. 水中孔雀石绿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 24(8):633-634.

[11] 刘桂华,刘红河.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J]. 卫生研究, 2007, 36(6):732-733.

[12] 王旭峰,王强,赵东豪,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养殖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残留[J]. 分析试验室, 2015, 34(6):702-706.

[13] 冯敏铃,李盛安,王丽娜,等. 水产养殖水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测定[J]. 广东化工,2016, 43(15):242-243.

[14] 赵东豪,黎志广,林钦, 等.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沉积物中的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隐色代谢物[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47(2):171-173.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9857—2005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16] 刘少彬,王耀,邹潍力, 等.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测定方法的改进[J]. 现代食品科技, 2010, 26(3):314-315.

[17] 张秀妍,李勃,丁勇, 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养殖水体中的孔雀石绿[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5, 5(3):34-39.

[18] 马美湖,娄爱华,葛长荣,等.冷却肉生产中保鲜技术的研究——溶菌酶、Nisin、山梨酸钾保鲜正交试验[J]. 食品科学, 2005, 26(3):235-243.

[19] 赵东豪,王强,王旭峰,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养殖水体中49种兽药的残留量[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7, 7(3):30-37.

[20] 胡莹莹,叶赛,李爱,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海水中的氯霉素[J]. 环境化学, 2005, 24(4):481-482.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7404—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孔雀石小柱二氯甲烷
志向
少年文艺(2022年8期)2022-07-08 10:02:47
氢氧化钠对二氯甲烷脱水性能的研究
上海化工(2018年10期)2018-10-31 01:21:06
新乡:小城失败者
BiOBr1-xIx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
钴掺杂Bi2O3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废水的研究
体积之争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D12-孔雀石绿的合成
同位素(2014年2期)2014-04-16 04:57:14
气相色谱-质谱研究独活二氯甲烷提取物化学成分
孔雀石绿在南美白对虾苗中的消除规律
食品科学(2013年13期)2013-03-11 18: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