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萌
打开任何一个人的朋友圈,里面不但有晒娃的,还会有晒猫的。晒娃的图片点个赞也就算过去了。轮到晒猫,总会特意点擊每一张大图看个仔细,欣赏猫主子们大爷一样随意侵占着人家家里的任意地方。
“就等着下班回家吸我的猫儿子呢”,羽佳,一个在北京租房的单身女人,从事电影宣传工作。“每天早晨醒过来第一件事情就是下床捉猫,然后抱在怀里狠狠地蹭。猫毛和衣服摩擦产生的特殊味道,混杂着猫粮、猫砂、以及猫咪的体味,闻起来像是太阳晒过的被子,和带着奶香味的全麦土司……”
吸猫,网络热词,主要指主人对猫咪的喜爱动作,包括亲亲抱抱甚至忍不住用鼻子使劲儿闻。其实,吸猫这个事儿并不新鲜,2010年就有少数人圈地自萌。不过,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猫文化病毒式爆发了。据统计,吸猫参与者人数达数千万,而且吸猫者的生活状态与猫类似,譬如追求舒适,行为懒散,比较个性,也不喜欢争斗。
“我们圈子很多吸猫的,有猫就够了,要啥男朋友啊”。在羽佳看来,猫咪给了她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一回家空荡荡的,有一只猫就够了。
未婚女性,是吸猫的主力群体。《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我国家养猫数量超过3700万,主力消费人员为80后、90后,以女性为主,其中未婚人士占比55.8%。
吸猫人群恰好折射出了“一人经济”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腾讯的《中国猫次元现象研究报告》认为,治愈系的猫咪正好填补了那些80、90后独自在大都市打拼、单身而且独居、缺乏感情寄托的空巢青年的空虚。
“我同意空巢青年的概念,我也喜欢猫,但是现在没条件没地方养,只能云吸猫了”。思睿,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行政人员,空闲时间都在翻微博里的猫片,“每天必须翻一遍,要不心里就痒痒的。”微博可谓是云吸猫大本营,许多人通过养猫成为知名的萌宠博主,有了流量之后,发展周边产品,甚至成立了猫咖啡馆,银子大笔进账。
比思睿幸运,王莹成功实现了“云养猫”到“养猫”的飞跃。而且与其他单身吸猫不同的是,王莹和她老公一起领养了“毛线”,老公对“毛线”更有爱,打疫苗、做节育、买猫粮猫爬架猫摇床都是他一人搞定。
“我开始时没那么喜欢,后来总能看到各种猫视频,就特别想养一只了。”王莹不知道,总能看到猫视频这个事儿,是她被“暗算”了。在大数据普及的时代,只要使用手机或者电脑软件,有过点赞或有过评论,抑或你刷新过屏幕,都会被后台的日志记录下来,综合判断你的喜好,再“随随便便”推送一下,不断巩固加深了你的喜好,于是,你爱猫的爱好定型了。
在王莹看来,养猫也有现实的考虑——狗是很需要陪伴的动物,而猫性格比较独立,“有时候想和它玩,它还懒得理你,心态上很平等,没有负罪感”。
最让这些爱猫吸猫者欲罢不能的,是猫主子的小萌脸和粉红色的肉垫爪。“猫的颜值很高,我看着它,心就软了,融化了一样,看了后非常解压。”羽佳说。
猫能让人感到治愈,心理学早有研究。从长相上来说,猫的面部特征更加像婴儿: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这种长相满足了人类的“养育脑”,激发了单身青年的养育本能,刺激人类大脑快乐中枢分泌多巴胺,让人感觉有了猫就有了全世界。而且,面对外界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繁重的工作压力,猫不仅不需要主动陪伴,人还能从猫处获得稳定的陪伴和抚慰,起到了治愈的心理功效。
“大家都吸猫,就有了很多共同的话题。”思睿坦言,看猫片这个话题让她成功地搭上了她的上司,两个女人有了共同爱好关系处得不错。人与人之间需要有共同关注的事情,才能更好地沟通和互相理解,于是乎,吸猫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交渠道。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动物的可爱行为对人类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吸猫后,人犯错的比例减少了44%,看来吸猫减压的确可以一试。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