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晖+董继刚
摘要:依据山东省县域地区农村小微企业的调研证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资产总额和县域地区银行业竞争程度对农村小微企业从大银行贷款可得性有正向影响;关系型贷款指数对农村小微企业从大银行贷款可得性有负向影响。企业资产总额、利润率和县域地区银行业竞争程度对农村小微企业从小银行贷款可得性有正向影响。总体来看,农村小微企业小银行信贷可得性高于大银行信贷可得性,但关系型贷款在农村小微企业信贷融资中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银行规模;关系型贷款技术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2-0139-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2.03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rur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ere used to analysi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credit availabil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sset size,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between bank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rur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Credit loan from big banks. The relationship lending index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rur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Credit loan from big banks. The asset size,the profit rate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between bank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rur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Credit loan from small banks. From the whole, the credit availability of large banks is lower than that of small banks, but relationship lending is playing a limited role in rur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inancing.
Key words: rural SMEs; credit availability; the scale advantages of bank; relationship lending technology
長期以来,中国小微企业特别是农村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严重制约着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希望通过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小微企业的贷款供给。从理论上看,“小银行优势”认为,小银行由于组织结构扁平化,在“软信息”搜集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更加适合发放小微企业关系型贷款。中国学术界对小银行的发展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已经达成共识,但对中国小银行所使用的贷款技术如何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中国小银行是否存在“小银行优势”却存在分歧。此外,“小银行优势”理论在中国县域地区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本研究利用山东省县域地区农村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调研证据,探究县域地区不同银行规模下,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同时量化小微企业贷款技术,检验大银行与小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选择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以期为评价银行缓解小微企业信贷困境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1 银行规模优势与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研究进展
学术界对“小银行优势”理论检验存在着分歧。部分学者的研究验证了“小银行优势”理论。林毅夫等[1]、鲁丹等[2]证明了中小企业更偏好向小银行申请贷款,相比较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具有一定的优势。吴洁[3]提出在基于企业软信息发放关系型贷款方面,管理层次少、决策权分散的小银行拥有比较优势,更适合小微企业,而大银行在依据硬信息发放市场交易贷款方面表现更佳。秦捷等[4]指出中小企业贷款来源的银行数量较少,且以小银行为主,与小银行建立关系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周月书等[5]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农村小微企业从区域性的小银行获得贷款的比例较高,“小银行优势”在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程超等[6]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在中国县域地区,“小银行优势”的二元匹配关系依然成立。
同时,一些学者则认为随着贷款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小银行优势”理论的适用性正在不断减弱。在传统“小银行优势”理论简化的范式中,大银行主要为大企业提供基于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小银行则通过软信息的收集为中小企业提供关系型贷款,但贷款技术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和互补性。Berger等[7,8]提出小微企业融资新范式,认为银行在贷款给小微企业时,通常结合关系型贷款技术和交易型贷款技术同时使用,大银行在交易型贷款技术上的优势可以弥补其在关系型贷款技术上的不足,因为其不只是抵押和担保,其他交易型贷款技术也可以用于服务小微企业。银行规模不再是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主要因素。董晓林等[9]通过实证分析提出相同观点,关系型贷款技术与担保型、抵押型和信用评级型贷款技术是互补的关系,与财务报表型贷款技术是替代关系,在中国县域地区大银行和小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技术的选择并没有显著差异。endprint
除了贷款技术外,学者们也从其他方面对“小银行优势”理论提出了不同意见。杨晔[10]通过比较不同规模银行的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提出,小银行与大银行一样,偏好向大企业提供贷款;邓超等[11]基于关系租金收益的视角,提出大银行同样可以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李琳等[12]进一步提出小微企业与大银行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信贷可得性。马九杰等[13]认为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高于大银行,可能是因为大银行更倾向于向大企业提供贷款,造成小银行面对的客户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这是一种被动选择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因为“小银行优势”。
2 数据描述、变量设定与模型选择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17年3~5月,对山东省县域地区322家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状况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为曾经申请过银行贷款的农村小微企业。调查共发放问卷322份,回收问卷310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农村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采用《统计上大中农村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
2.2 数据描述
在300家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中,有197家小微企业成功申请到贷款,信贷可得性为65.7%;同时,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大银行,小银行则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包括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175家小微企业向大银行申请贷款,成功111家,信贷可得性为63.4%;125家小微企业向小银行申请贷款,成功86家,信贷可得性为68.8%;小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高于大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信贷可得性具体分布见表1、表2、表3。
问卷调查中设计问题,询问农村小微企业主,银行在企业贷款审核中最看重以下指标:企业财务报表信息、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企业是否有抵押资产、企业是否有担保以及企业的软信息或企业主的个人信息(包括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和同行的关系,企业社会形象,企业主人品和信用,企业民间借贷情况等)。上述指标分别对映于财务报表型、信用评级型、抵押型、担保型和关系型贷款技术。300家农村小微企业银行贷款的调查结果表明,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对抵押型贷款技术的应用程度最高,其次是信用评级型贷款技术,分别占比31.3%和30.3%;银行对于关系型贷款技术的应用程度是最小的,只有0.8%(表4)。
2.3 变量设定
1)企业特征。企业的特征选取企业成立时间、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成长性4个因素。①企业成立时间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有影响。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缺少规范的信息披露渠道,随着企业成立时间增长,财务管理逐渐规范,信用记录也较完善,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会大幅度下降。②企业规模对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有影响。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信息透明度越高,银行收集企业信息的单位成本越低。同时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能提供有效的抵押,抗风险能力较强。此外,企业规模越大,银行对企业成功经营的预期越强,对企业诚信度的认知就越充分。本研究选取资产总额和员工人数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标准。③企业盈利能力对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有影响。盈利是企业偿债和信用的保障。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清偿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越大。本研究采用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标准。④企业成长性对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有影响。银行不仅要分析企业现在的生产经营状况,而且还要关注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拥有较多的投资机会,其经营风险相对较低,一般不会发生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本研究以销售增长率作为衡量小微企业成长性的指标。
2)关系型贷款技术指数。企业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有助于银行收集企业的“软信息”,从而形成关系型贷款。基于此,一些关系型贷款的研究会选择“银企关系长度”(企業与银行建立关系的时间)、“银企关系规模”(与某一家企业建立关系的银行数量)和“银企关系深度”(企业在关系银行办理业务的种类)。这些代表银企关系的变量衡量银行应用关系型贷款技术的程度[14]。但通过银企关系判断企业贷款是否为关系型贷款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是因为关系型贷款决策所依据的软信息在这些变量中并没有得到直接的体现。一个财务制度健全、信用状况良好、抵押充足的企业同样会与银行特别是大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形成建立在密切的银企关系上的交易型贷款[12]。因此,银行是基于企业软信息发放关系型贷款还是基于“硬信息”发放交易性贷款,通过关系变量难以准确判断。
3)县域地区银行业竞争程度。在银行业竞争较强的地区,大中型企业是银行竞相追逐的目标,大中型企业客户信贷业务的利润空间会被压缩。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大银行和小银行会更加积极地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推动小微企业贷款技术、贷款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本研究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测量银行业竞争程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它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所占行业总收入或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公式为:
其中,N表示小微企业所在县域地区银行品牌数量,Xi表示小微企业所在县域地区银行i的营业网点数量。X表示当地所有银行营业网点总数量。该数值越高,表示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表6)。
2.4 模型选择
研究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情况,有“信贷可得”和“信贷不可得”两种情况,这是一个二元决策问题,因此选择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到企业可能曾经多次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被调查企业最近一次申请贷款是否成功作为衡量信贷可得性的标准)。
3 实证分析
根据表6数据赋值,运用计量经济分析软件SPSS 21.0对300份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采用向后筛选法,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再进行拟合,结果如表7所示。回归结果表明,-2对数似然值为82.176,该值较小,模型拟合度比较理想,cox & shell R2(越接近于1越好)分别为0.529 2和0.787 2,解释了被解释变量70%以上的变动,整体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endprint
从表4可以看出,有3个变量进入最终模型,企业资产总额、利润率和银行业竞争程度与企业信贷可得性呈现正相关关系。
1)全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资产总额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正相关,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企业成立时间不显著。多数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经营年限一般在5年以下,财务报表只能提供企业有限的信息。银行审查人员对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审查较为困难,因此银行更偏向于选择资产总额较大的小微企业作为放款对象,从而降低企业单位信息披露成本。同时,资产规模较大的小微企业一般可以提供有效抵押物,可以在发生信贷风险时弥补损失,企业员工人数在模型中不显著。虽然中国银监会等九部门联合发文,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但是银行仍然比较看中小微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企业利润率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正相关,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利润率是企业偿债能力的直接体现,利润率较高、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未来一般不会发生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县域地区银行业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负相关,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与预期一致。说明县域地区银行业竞争越激烈,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越高。银行业竞争压力促使银行更加注重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开展更多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从而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销售增长率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关系不显著,小微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容易受到外部市场环境波动的影响。小微企业成长性较好并不能规避未来风险,贷款银行并不看重小微企业成长性。关系型贷款指数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关系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大银行与小银行对关系型贷款技术的运用程度不同造成的,将对此作进一步分析。
2)大银行和小银行样本回归结果分析。为考察大银行和小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将调查样本分为大银行样本和小银行样本,分别对大银行和小银行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剔出回归不显著的变量,得出大银行和小银行样本回归结果(表8)。从表8中可以看出,在大银行和小银行样本中,对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不完全一致。向大银行申请贷款的农村小微企业样本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企业资产总额和银行业竞争程度与企业信贷可得性呈现正相关;关系型贷款指数与企业信贷可得性呈现负相关。向小银行申请贷款的农村小微企业样本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企业资产总额、利润率和银行业竞争程度与企业信贷可得性呈现正相关。
企业资产规模和银行业竞争程度在两个样本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全部样本的检验结果一致。资产总额在大银行样本和小银行样本中分别在1%和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大银行和小银行都偏好于服务资产规模较大的小微企业。银行业竞争程度在两个样本中都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银行竞争加剧,不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更加重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
在大银行样本中,利润率与企业信贷可得性关系不显著。说明大银行并不很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大银行贷款利率一般要低于小银行,但对企业的信贷要求却要高于小银行。向大银行申请贷款的多是资质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大银行客户资源较好,贷款客户选择余地较大。因此大银行在审查小微企业贷款时,往往更看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是否有抵押和担保等因素。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小微企业比较难从大银行获得贷款。在小银行样本中,利润率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小银行在贷款审核时,比较看重小微企业企业盈利能力。小银行服务的对象多为中小微企业,在客户资源方面无法和大银行比较,因而在选择贷款客户时,更注重企业利润率。
在大银行样本中,关系型贷款技术与企业信贷可得性呈负相关关系,在10%統计水平上显著。说明当小微企业从大银行获得贷款时,银行更多使用除关系型贷款技术外的其他贷款技术。在小银行样本中,关系型贷款指数不显著,说明关系型贷款技术在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中作用有限,这与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新范式一致[7]。调查发现,银行在贷款审核过程中,往往将关系型贷款技术与交易型贷款技术结合使用,较少将企业“软信息”作为是否放贷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型贷款技术的优势可能并不在提高企业信贷可得性,而在于降低了银行放贷的事前审核成本、简化审核手续、提高放贷效率和降低企业抵押担保要求等方面。
3)银行贷款技术选择回归结果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银行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主要运用哪种贷款技术,将信用评级型、财务报表型、担保型和抵押型贷款技术指数轮流带入模型,替换关系型贷款技术指数。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抵押型贷款技术指数在大银行样本和小银行样本中均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正相关,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担保型贷款指数在小银行样本中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正相关,在10%的水平上显著。信用型贷款技术指数和财务报表型贷款技术指数在大银行样本和小银行样本中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均不相关。大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较多运用抵押型贷款技术,而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较多运用抵押型贷款技术和担保型贷款技术。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信息披露渠道, 有效的企业抵押资产可以有效的补偿信贷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抵押贷款仍然是最为常见的小微企业贷款方式。而大银行较少的运用担保型贷款技术,小银行较多的运用担保性贷款技术。担保同样可以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补偿风险发生后的损失。但在现实中,小微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的现象比较普遍,缺少资产质量较好的大中型企业为其提供担保,在发生信贷风险时,担保企业无力偿还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担保公司和政府担保的作用依旧有限。大银行在选择放贷企业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在小微企业贷款中,较少的应用担保贷款技术。财务报表型贷款技术和信用型贷款技术在模型中不显著。财务报表型贷款技术并不适合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而目前山东省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的征信系统及小微企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也不利于金融机构采用信用型贷款技术。
4 结论与建议endprint
研究表明,企业资产总额、银行业竞争程度和关系型贷款指数对农村小微企业从大银行贷款可得性有显著影响;企业资产总额、利润率和银行业竞争程度对农村小微企业从小银行贷款可得性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政策性建议。
1)农村小微企业应提高自身实力,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农村小微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拓展企业信息披露渠道,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大银行具有贷款技术优势,应加快农村小微企业信贷产品的开发。特别是要加快抵押型贷款的创新,适当放宽农村小微企业贷款条件,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抵制担保方式。小银行则应进一步细分市场,找准市场定位,明确小银行优势,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品牌意识。同时,小银行应提高综合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主要業务应该以发展区域性服务为主,积极开发符合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特征的金融产品,
3)政府要出台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励银行向农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处理好农村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较高与银行偏好低风险贷款这一矛盾,平衡好银行收益与政策性扶持之间的关系。政府也应进一步完善信贷体系建设,拓宽农村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覆盖面,尽可能详细记录企业各项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方便银行业对农村小微企业的信息收集。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2] 鲁 丹,肖华荣.银行市场竞争结构、信息生产和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8(5):107-113.
[3] 吴 洁.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银行组织结构视角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5):48-54.
[4] 秦 捷,钟田丽.“小银行优势”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预测,2011,30(1):35-39.
[5] 周月书,李桂安,杨 军.农村金融机构类型与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8):121-128.
[6] 程 超,林丽琼.银行规模、贷款技术与小微企业融资——对“小银行优势”理论的再检验[J].经济科学,2015,37(4):54-66.
[7] BERGER A N,UDELL G F. 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ce[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6, 30(11):2945-2966.
[8] BERGER A N,BLACK L K. Bank size,dending technologies,and small business finance[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1,35(3):724-735.
[9] 董晓林,程 超,吕 沙.不同规模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技术的选择存在差异吗?——来自江苏省县域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5(10):55-68.
[10] 杨 晔.我国社区银行发展定位与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J].当代财经,2008(1):54-59.
[11] 邓 超,敖 宏,胡 威,等.基于关系型贷款的大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定价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6(1):88-94.
[12] 李 琳,粟 勤.银行规模优势、关系建构与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J].改革,2011(3):114-120.
[13] 马九杰,王国达,张 剑.中小金融机构与县域中小企业信贷——从需求端对“小银行优势”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4):4-13.
[14] 张晓玫,钟 祯.银行规模与上市中小企业贷款——基于中国上市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数据的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3(2):94-111.
[15] KANO M,WATANABE W,MATHUR I. Information verifiability,bank organization,bank competition and bank-borrower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1,35(4):935-954.
[16] BARTOLI F,FERRI G,MURRO P,et al. SME financing and the choice of lending technology in Italy:Complementarily or Substitutability?[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3,37(12):5476-54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