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燕
(中共含山县委党校,安徽 巢湖 238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治理进行了专题讲解,这部分内容不仅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还为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行动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笔者从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提供参考[1]。
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从这里不难发现,和党的十八大报告相比,“民生和社会治理”方面既有一定的传承,也有很大程度的发展。这充分证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强化了对民生和社会治理行为的认识。
首先,党的十八大报告注重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方法,十九大报告更加注重民生和社会治理工作。十九大报告中对民生和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保障”和“加强”这两个词加以强调,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态度。其次,将十八大报告中的“管理”变成“治理”,将原来的“民生”和“社会治理”进行了拆分,两者成了并列的关系,这表明党和国家对民生和社会治理的重视[2]。
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问题方面,十九大报告用2 500多字的篇幅展现了党关于民生和社会治理方面的理论基础、具体任务。十九大报告中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两条并列,经过分析不难发现,民生是社会治理的主要目的和驱动力,社会治理是实现民生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有相互统一的关系。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逻辑理路是一种重要的逻辑关系和理论研究思路,与科学性密不可分,其理论基础是否严谨、合理直接关系着该理论能否长期有效地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有着科学严谨的逻辑理路。首先,在价值定位上,十九大报告用“两个必须”对民生和社会治理进行定位,体现了党对于民生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共识。其次,在工作理念方面,十九大报告中用“两个一”阐述了民生和社会治理问题是稳中求进的过程,这表明党在民生和社会治理方面更加理性和成熟。最后,在方法制度方面,报告中用“一个坚持”对党在民生和社会治理方面进行概括,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形成对比和呼应[3]。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早在建党之初,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阶级属性十分明确,它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立场是判断和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依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属性的重要体现,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有几百万个党组织,大部分是基层党组织,它们分布在学校、社区、国企、党政机关等各个领域,不断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方针,推动基层管理的转变,巩固了我党的执政基础[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就明确了初心:中国共产党应与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本家建立的政权,和工人阶级形成统一的战线,消灭阶级和剥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订立了伟大的目标,即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终身奋斗的目标。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行动诠释了这个初心和历史使命,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在新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2020年以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多个地点和场合提到,如2015年,习近平在延边调研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人、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经受过磨难和屈辱,处于濒临亡国的边缘。从汉代的气吞宇内、唐朝的盛世华章,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复兴”“富国强民”成为一代代中国儿女的梦想。虽然中国古代先贤很早就提出了“大同”思想,但真正意义上的小康从没有实现。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重新审视十九大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内容,有利于我国人民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气魄,也有利于人们理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赢扶贫攻坚战”这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