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

2018-03-06 10:42周光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保护方式文化遗产物质

周光雷

(徐州文化馆,江苏徐州 221000)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建设,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大流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威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活态性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数字化保护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开发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创造了新的技术和物质手段,形成了新的保护方式和路径,从而推动了社会公众更广泛享有人类文化遗产。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式的几种优势

1.1 数字化保护方式是一项“抢救性”转录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根植人们日常社会活动中。2005—2009年的全国第一次非遗普查留下了大量的各类档案,建立了以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记录下来的“非遗”资源档案,收集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和文献。以徐州地区为例:全市共普查登记“非遗”线索47055条,调查统计代表性艺人44744名,普查记录的文字资料共有847.9万字,拍摄照片达20075幅,录音761.7小时,录像601.5小时,收集的民间作品、实物共8593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档案不能及时转化成数字化档案予以保存,有可能若干年后,这些用传统手段保存的普查资料将不能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普查成果失去意义。徐州地区目前已有2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1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离世,当时普查所拍摄的录像资料由于没及时转化成数字化资料,导致10年后的今天我们想复原其代表性作品和所掌握的技艺,已成为了人去艺绝的遗憾。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式是一项 “抢救性”转录工程。

1.2 数字化保护方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完整保存

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国家+省+市+县(区)4级保护体系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申报的热潮。一些具有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的非遗项目列入名录体系成为突出政绩、提升文化底蕴的象征,而后续的保护工作则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和持续工作热情。相比较申报时的热火朝天,后续的保护、传承工作大都虎头蛇尾,停滞不前。随着越来越多传承人的年龄逐年增大,传承群体后续乏人等原因,宝贵的非遗资源随着岁月的流逝受到了损害和遗失。通过扫描、摄像、摄影等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及代表性传承人精湛技艺,可以更完整、安全。

1.3 数字化保护方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保存

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传承人技艺、项目文献资料、器物作品的记录工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保护,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不断发展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式,首先要确保不论是口述史,还是纪实性记录,都要真实、准确、客观地反映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一旦运用数字化手段采录、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今后将成为历史文献供后人调查研究;其次通过数字摄影和录音、二维或三维扫描、全息影像等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可以将声音、画面、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传承谱系等全方位展示,既可以真实、完整、动态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特征、技艺特征、表现手法或唱腔、动作等,又可以为后人学习传承、复排展演提供珍贵的资料。所以说,对于现在仍有生存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数字化为它们提供了传承、发展的真实的资料依据;而对于已经失去存在基础的、即将消亡的“非遗”项目而言,数字化的精准记录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记忆”保存。

1.4 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共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受众面狭窄、传播范围小的地域性特点。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比如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口的流动,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遭到冲击,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传播面过于狭窄而面临濒危。随着网络通信、多媒体的智能化的高速发展,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凭借信息社会的技术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共享。一方面,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小、受众面窄的局面,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激发和培养大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另一方面,数字化保护方式能够推动非遗与“互联网+”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大众的文化遗产,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消费,保障了“非遗”从业人群的经济来源,使他们有能力继续传承的意义、传播其技艺。

1.5 数字化保护方式存储灵活、稳定可靠

一方面,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建档保护,需要海量的纸张、光盘、卡带等实物资源来记录、保存,而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安全性。数字化保护方式通过现代化数字技术记录、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前期也需要投入人力和财力,但是数字化资源的可拷贝性和反复使用,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约了成本,从长远看更科学经济。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字化保护后,对其资源进行查找、检索、复制、编辑更加便捷;宣传、传播、传输效率更加迅速。可以说,运用数字技术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或数据库,既可以永久保存,防止因传统方式保存的非遗资料的失效、丢失而造成损失,又可以成为后续调查研究、开发利用、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保护模式。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路径的思考

2.1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数据库作为重要的资源信息库,既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为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和代表性人物信息聚合在一起,方便调查研究、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不能简单地进行数据存储,必须在全面调查发掘的基础上,按“数字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加工、整理、分类编码后,再系统化地分类存入数据库。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耗资费力。目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和建设数字化“非遗”数据库,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技术标准,造成各地非遗数据库自成体系、相互独立,彼此之间难以融合、共享。因此,尽快形成统一的数字化“非遗”数据库国家技术标准,是当前“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首要工作。

2.2 建立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平台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展示馆、博物馆、体验馆、网站、微信等平台宣传、传播“非遗”,目的是让社会大众能够快速、便捷地了解和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扩大宣传效果。与传统的宣传“非遗”媒介不同,数字化推广平台有如下特点。第一,打破了传统“非遗”现场活动展示、展演空间条件的限制,为非遗的跨地域、跨族群的宣传、传播创造了条件;第二,打破了传统“非遗”实物展示的静态、平面的枯燥性,充分利用全息影像、虚拟3D、人机互动等数字化先进技术,把“非遗”实物展示动态化、立体化。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遗”数字化推广平台的互动性、趣味性、参与性会逐步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宣传活动的人员、时间、空间条件的不足,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创造条件。

2.3 建立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群体的培养是保护发展“非遗”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通过传承者与被传承者之间的口传心授,同时辅助以文字、图像等方式,而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构建,除了“非遗”传承中的文字、图像可以数字化,“非遗”的口述、身传、心授等也可以利用三维动画、虚拟影像数字化技术加以呈现。比如戏剧类不同角色的唱腔、音乐类的吹奏、舞蹈类的动作、技艺类的技法流程等核心技艺可以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虚拟再现、知识可视化,从而使传承内容立体生动,学习者可以更容易掌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传承效率。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复杂,通过数字化保护方式完整、活态、准确地记录“非遗”资源的全貌,是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保存的重要途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以数字化方式“活起来”,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

猜你喜欢
保护方式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浅析农业植物品种保护方式的推广
农业环境问题与保护方式探究
浅析联合国难民署对难民保护的方式及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