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在信息社会,新媒体环境下所传递的信息量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但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的时代,它所传递的信息既有进步的、健康的,同时也有消极的、腐朽的。各种信息和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其直接后果是使置身于新媒体环境中的人们无法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还伴有信息污染。在这种情况下,负面的媒体信息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其最直接的便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影响。同时,对大学生未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又包括消极方面的影响。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最主要的体现在新媒体环境改变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停留在课堂上,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针对理想信念的概念及特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在大学生理解理想信念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教育大学生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诸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方面。在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基础,指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不仅仅停留在理念上,关键还要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虽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教育的新颖性,使大学生往往为了应试而学习。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网站、搜索引擎、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广播、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移动电视等载体来进行自我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更多的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有效性,并且与传统课堂相比,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更加丰富。此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较传统教育相比,更具有感染力和实效性。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因为信息量传播覆盖范围的广泛性使大学生更多地在课堂外获取了较多的信息储备。这样就弥补了任课教师知识储备的不足。同样也正是因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交互性,使大学生更加合理有效的汲取信息和掌握信息,提高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总体来讲,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这个大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其大学时代长期沉溺于新媒体环境中无法正确处理好新媒体的使用与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了学习,造成进入大学时确立的理想信念荡然无存,最终荒废了学业而影响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此外,在中学时代,大学生由于与新媒体技术接触较少,更多地以进入大学为目标,换句话来讲,中学时代他们的理想信念非常坚定,而一旦进入大学后,受群体和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他们接触到了更多与中学时代不同的东西和环境,再加上新媒体时代本身具有的新颖性即时性等特征,吸引了较多的大学生长期沉溺其中,造成了理想信念普遍缺失的现象。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问及大学生“您是否具有理想信念并能长期坚持”问题时,仅仅有12.36%的大学生表示从大一开始就确立了长远的理想并一直保持着实现理想的信念。而近50%的大学生则表示,刚进入大学的时候理想信念十分坚定,但后来逐渐只有理想而缺乏信念,到后来理想信念就都十分模糊了。后来在深度访谈中得知,这些理想信念模糊的大学生并非一开始就缺乏理想信念,相反,一开始理想信念十分坚定,但后来大部分沉溺于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以至于最终丧失理想信念并最终失去自我,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由于受新媒体的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正确把握新媒体成为今后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2)新媒体环境冲击了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前面提到过,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体现在课堂教育。而新媒体环境的出现,改变了以入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式,更多地体现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自我确立和自我实践。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产生的正面和积极影响之外,新媒体环境冲击了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多地体现在其负面影响方面。诸如,受新媒体环境中负面信息传递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较大的变化,其理想信念也由正面的、积极的理想信念转变为消极的或模糊的理想信念。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传统课堂上的理想信念教育几乎全为正面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但新媒体出现之后,由于新媒体覆盖范围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信息内容的复杂性,更多的吸引的大学生的目光,但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既有积极的、正面的信息,同时也存在着消极负面的信息,尤其是受新媒体覆盖地域广泛性和传递信息复杂性的特征,当前大学生很容易被西方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所冲击。这些错误的社会思潮诸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观等,大多数为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些思潮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对大学生来讲更是如此。而大学生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尚不能阻挡这些负面社会思潮所带来的影响,容易受到这些负面思潮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或进行正面的引导,就容易使大学生丧失积极的、具有正能量的理想信念,而形成错误的、甚至消极模糊的理想信念,最终加大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新媒体环境正是由其自身的特征正在冲击着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知”与“行”存在较大的差异。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知”主要体现在对理想信念的认知水平和态度,而“行”则更多地体现在实践与行动中。对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来讲,对理想信念的“知”是普遍的,他们都深知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来讲,是指引人生奋斗的目标、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并且能不断地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对于大学生来讲,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才能具有更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更好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但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虽然深知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但对理想信念的把握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上,而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行”的能力,换句话来讲,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知”与“行”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并没有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念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最终导致理想变成“空想”。在调研过程中就发现,当问及“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您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时,有62.35%的大学生表示“能够坚持”。但在深度访谈中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真正能够坚持自己大学伊始理想信念的学生仅仅占到调研人数的10.21%。诸如有大约80%左右的大学生在入学时就认为自己在大学期一定要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但这个理想一理真正落实在具体行动中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同学到后期就很难坚持下去,也有些同学到后来以种种理由就放弃了最初的理想信念。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知”与“行”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样,我们也深知,如果理想没有付诸行动,到最终会成为空想或幻想。
究其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新媒体环境自身的原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三个方面。
我们家不看电视已经2年多了,打开电视只有白花花看不清的中央一台。甄小美说的“看电视”,指的是看碟——每个周五、周六晚上,一起吃爆米花、拥在沙发上看碟。偶尔遇到她生病要在家里待一天,或我必须不受打扰地在某件事上集中精神时,她也可以看碟,但只能是20~30分钟。一年多来,这样的例外情况很少,我们家基本维持了“周末看电视”的规则。但近1个月来,甄小美再三挑战这个规则。有时早上刚起床,有时放学刚回家,有时睡觉前,几乎每天都是一句话:“妈妈,我要看电视。妈妈,我要看电视……”
第一,新媒体自身的原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确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得了诸多信息,通过这些新技术和新环境,使大学生丰富的视野、开拓了新的境界。但与此同时,由于新媒体自身的原因,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传递了更多负面意识形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很大的冲击性,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受到较大的影响而造成理想信念的缺失。
第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讲,理想信念就是其精神之钙。一旦传统理想信念教育不到位,就会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而一旦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缺失,新媒体环境下具有负面影响的社会思潮就会乘虚而入,占据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今后成就事业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第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或只有理想没有信念,是造成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虽然新媒体技术的确带来很多具有负面影响的东西,但只要大学生自身理想信念坚定,很多具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就能拒之门外而不会乘虚而入。此外,大学生自身节制能力差,很多时候沉溺于网络中而无法自拔,造成了其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因此,从主观方面来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大自身的培育力度。
基于以上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发挥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不断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和空间;二是需要不断加大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三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还要不断净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环境等。
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即时性、覆盖内容广泛性等特征,组织学生借助新媒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环境中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当前与大学生紧密联系的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地提高理想信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借助于新媒体环境下提供的多种平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坊、数字化理想信念教育平台等方式,与高校学生进行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可以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过程,甚至在大学毕业后,也可以随时关注,更好的通过新媒体环境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其次,在媒体环境下,要不断地加大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做到在课堂内外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大学生头脑,并指导他们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中去鉴别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哪些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让他们在传统学习的过程中分清是非、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大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让他们在认清当代大学生崇高历史使命的同时,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信仰并树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最后,新媒体环境下还要不断地鼓励大学生将理想信念付诸实践中。只有理想信念付诸实践,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虽然理想信念在实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阻,但只要大学生坚持下去,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并以艰苦奋斗的心态来对待理想信念,最终会搭起理想彼岸的桥梁。
新媒体的素养主要体现在新媒体时代师生共同对待新媒体环境的态度。
首先,对于高校师生来讲,要做到思想观念的转变,师生双方都要将新媒体纳入教与学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学生一方接受新媒体技术,而教师仅仅限于传统教学手段和技术,对新媒体技术持反对甚至排斥的态度。这种现象在当前高校屡见不鲜,很多年龄较大的教师对新媒体都持反对和怀疑的态度,这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甚至会阻碍新媒体技术的传递和发展。
其次,新媒体的素养还体现在师生共同遵守新媒体环境下的规则。规则意识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传递的安全。对于高校教师来讲,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守新媒体环境中平台操作的规则和安全,并主动监督大学生在平台上的一言一行。而对于学生来讲,更要注重新媒体环境下的规则,对自身的言行举止都要注意,切勿散播网络谣言等不文明的行为。
最后,新媒体环境下还要着眼创新能力的提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这种发展需要创新。因此,对于师生来讲,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技术的操作和使用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规则和体系,不断地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手段、新载体、新方法,使理想信念教育更有效的传递到大学生的头脑中。
新媒体环境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是辩证统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环境优化了,其相应的新媒体技术也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利用;同样,新媒体环境优化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会具有更好的作用。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净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建立新媒体平台与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环境相融合的制度。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科学分析传统宣教工作体系和新媒体平台的优劣,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特点,探索和建立有利于推动两者优势互补、共通融合的导向性的制度体系,促进两者合力的发挥。
其次,在净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环境的过程中,还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这种监督管理体系不仅仅监督个人,还要在面对新媒体环境中不良的意识形态时,能够有效地过滤负面信息,引导并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的导向,从而针对问题及时地做出相关决策,使舆论导向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在净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环境的过程中,还要建立责任追责体系,对于不文明思想和舆论的传播,要通过体系制度来加大惩罚力度,这尤其体现在当前的校园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一旦发现新媒体环境中不文明的言论,就立即启动相关措施,在追责的同时,也起到警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