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蓉
(青田县城东实验小学,浙江丽水 323000)
戏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起源于先秦时代,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其所特有的光辉,尤其是其“唱、念、做、打”四门技术和“手、眼、身、法、步”五门技法,以及其优美的韵律,和在其中包含的关于历史、文学、音乐等多元文化的精髓,无不体现出戏曲本身的无上价值。同时通过学习戏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规范的言行举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的品鉴能力,通过学习戏曲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戏曲这门国粹的传承和发扬,为戏曲走向世界、走向新时代注入了无穷动力。国家对此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于2016年就提出了倡导,要加大力度推进高雅艺术和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工作开展。在此我们对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和创新发展进行分析。
(1)戏曲进校园可以牢固树立学生高度的民族自尊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目前已经形成了剧种三百多个、曲种二百多个的庞大局面,各种不同的剧种、曲种因为流传的地域不同、人文环境不同、艺术形式不同,因此各具特色、各具风格,通过学习戏曲,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就拿越剧来说吧,越剧是我国的第二大剧种,号称“第二国剧”,享有“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的美誉,是最大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也具有较大的影响,被称为“中国歌剧”。在芬兰演出时,一曲“蝴蝶恋人”(即《梁山伯与柷英台》)看得欧洲人如痴如醉,引得芬兰总统夫人潸然泪下。通过学习越剧可以让学生走进越剧,了解越剧的独到之处,令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
(2)戏曲进校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更高的艺术品鉴力。中国的戏曲是一门非常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手眼身法步、生旦净末丑,这些具有深厚功底的表演形式都在一板一眼的唱念做打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通过戏曲进校园,通过欣赏精美的唱段,通过了解戏曲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来自于戏曲的美感,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美与丑、善与恶、黑与白之间的区别,让学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自己对艺术的品鉴能力,对自己的人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例如越剧以抒情为主要内容,以演唱为主要形式,声音甜美动人,表演真切感人,唯美典雅,把江南的灵秀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通过学习戏曲,可以保证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更大提升。
(3)戏曲进校园可以大力促使素质教育的高效开展。素质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均衡发展。学习戏曲,可以给学生一个走进传统艺术、接触传统艺术、深入传统艺术、学习传统艺术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此外,戏曲当中的很多故事都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戏曲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更多的思想教育,保证学生思想素质和理念精神的和谐发展。
(4)戏曲进校园可以真正促进学生抵制不良文化的诱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触网时间越来越长,很多学生因为接触到了网络中的不良文化诱惑而出现了道德滑坡、品质下降、思想堕落的现象。学习戏曲,可以对学生形成一种良性的引导,让学生在戏曲的引导下步入艺术的神圣殿堂,利用戏曲的纯粹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操,保证学生的正确思维和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并对我国戏曲事业的接班人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进行课程改革,把戏曲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教学。戏曲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系统当中并没有以一门国家课程的形式进入课程教学体系当中,因此各个学校可以在“戏曲进校园”工程的推动下,开设戏曲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将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保证戏曲教学的扎实开展。对学生开展戏曲教育,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内容进行,例如鼓励、组织学生创作剧本,创作戏曲音乐,排演传统曲目、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演出服装等等;在高学段戏曲教学中,还可以组织戏剧表演社团,面向全体学生招收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实行更加科学的教学与管理;可以在学校课程编排的过程中专门分划出一定的教学时数,分划出一定的戏曲活动时间,保证戏曲教学的深入开展。例如某校编写的《越歌悠悠》《越韵古诗》《我爱越剧》等校本课程获得了广大师生的高度欢迎,为越剧地发扬光大提供了更大助力。
(2)组建戏曲社团,把戏曲教育深化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学校组建戏曲社团,是保证戏曲教育得到深化,真正进入日常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方面,学校应当不断加大对戏曲教师的培训工作力度,保证戏曲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便于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学校还可以聘请戏曲名家进校园举办讲座和演出活动,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光辉的学习榜样。此外,还可以组织校园戏曲艺术节活动,给戏曲社团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戏曲、爱上戏曲。例如某校就利用春节、元旦、元宵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组织学校的越剧戏曲社团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进行演出,大大加深了越剧的影响力度。
(3)进行剧目创编,在戏曲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戏曲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在新时代依旧放射出其特有的光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要因循守旧,一定要紧守着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固定剧目进行学习演出,而是要积极开拓,不断进取,在学习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开展剧目创编活动,让学生把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可以激发师生的参与戏曲教育的热情,保证戏曲教育的效果提升,同时还能为师生的才能发挥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保证师生对戏曲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保证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古老的国粹,戏曲的确值得我们去大力的传承和发扬。戏曲进校园是保证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更多地了解国粹、学习戏曲、传承艺术的有效手段,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也是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践行。只要我们能够把戏曲进校园真正开展起来,国粹戏曲就一定能够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