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替课问题的道德责问与社会思考

2018-03-06 10:23张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作业教师学生

张惟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 526100)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几乎只在大学校园滋生并且不断蔓延的新问题:替课。替课生人次与全课学生的人次比例从几年前的不到千分之一增加到现在的高于百分之一,从之前的熟人之间友情替课发展到同一校园陌生人之间的有偿替课,从低频发展到高频,从个例变成某些课堂的通病。这种浑水摸鱼的现象,看似无伤大雅,却反映出大学校园中荣辱廉耻是非观念的模糊和校园道德文化的缺失,既不利于青年个体的健康成长,任其蔓延必将导致人才品质不纯,学风污染,也使高校形象矮化,使得高端人才德育质量和学识质量受到怀疑,从而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社会。

1 替课问题现状

1.1 替课的定义

狭义的替课指应该在教室上课的学生被人顶替。广义的替课除了在课堂上课之外,还包括完成笔记和作业,或者仅仅完成作业或者笔记。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而言,替课学生不难识别,比如,人数众多又比较松散的课堂上突然出现陌生而又专注的学生,作业突然更换字体,体育课成绩异常提高,或者点名记录人数明显多于到课人数等。由于替课是私下交易,涉及的双方自愿互利,各得其所,纪律上没有明令禁止,教师对替课学生也是难有反感,逐渐使得替课从私下秘密活动变成半公开的一种现象。这种陌生学生之间通过互联网交流实现的合作互利,并不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秩序,但是教育对象模糊,作业考勤这些与学科成绩相关的内容管理工作复杂,学生成绩与教学效果失真。

1.2 替课的种类

(1)从内容看,按顶替的人数,有一人顶一人的替上课,还有一人顶多人的替应答点名签到;按完成的内容,有只出人听课不出力写作业;有的出人出力,就是既上课又能成优质作业的;有只负责完成作业的,如学期末上交的整本笔记或者大图;有只负责替考试的,如体育课测验。

(2)从关系上看,有无偿替课和有偿替课,如室友同学之间打个招呼就行的友情客串;有互相一对一换课,多因对课程好奇,又不具备兼选可能;还有情侣之间互相替课陪课;学生干部因为社团活动占用上课时间找人。

(3)替课的特点。公选课是重灾区替课接近,因为班型大,师生熟悉机会的少;下午课是替课高发区。尤其是晴好天气的七八节,最适合打球逛街;基础课小班课对替写作业需求大,因为教师认脸,所以不能逃课不能替课,但是对替写作业教师就很难发现;一般情况下,高年级因为临近毕业,就业压力大,社团活动多,胆子也大,需要替课;低年级愿意替课,替课几乎无风险,不用担心违纪违章被处罚,不仅学习还能挣出零花钱。有偿替课一般明码标价,如公选课20元两学时,体育测验保过50~80元不等。

1.3 替课的演化

替写作业一般出现在小学低年级。20多年前,应试教育的压力和教师之间的竞争,使得每当临近期末考试,有的教师会布置大量家庭作业来强化学生的能力,如让低年级的学生在一天放学后完成几百个生字的数倍抄写任务,完不成加倍处罚。这种情况逼得家长尤其是祖辈出手替幼小的孩子完成一部分抄写作业,为孩子争取多一点睡眠时间。十几年前开始,替课现象出现在非本科学生自学考试辅导班中,由于节假日集中上课,严格考勤使得不能上课的学生想出付费求人替上课的办法,同时出现有偿代写作业的情况。近年来高校QQ群中有专门的替课群,尽管对教师保密,在学生之间广泛流行。

2 分析

2.1 产生替课的原因和态度

从学习心理学来讲,结果对行为的再次发生有强化作用。作为一种不良行为,处罚力度小甚至没有处罚,不痛不痒,或者姑息纵容,成为替课的富营养环境。有人认为,伪善是恶对善的最高敬意。伪学生体现出不上课或者不写作业的学生对上课和作业或者说对教师的一种敬畏,好于直接逃课那种师生两败俱伤的结果。

2.1.1 教师无法逐个甄别

首先,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负责人,大多数教师只能认识有限数量的学生。比如,两学分的课程每周两课时,师生之间每周见一次面,而且两个小时之间基本是一对多的单向交流,答疑沟通的机会很少。由于师生不熟悉,公选课上错课的学生屡见不鲜。其次,教学建立在师生互信的基础知识。天然的毫无疑问的信任关系,使得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和心力用在核查上,这给个别替课学生以可乘之机。

2.1.2 部分学生的态度日益劣化

从中学被父母严格约束到大学几乎无约束,自制能力差,弹簧一样的玩心释放,高考使得对学习心理疲劳,缺少充分自觉。读书厌倦,玩不够的游戏打不够的球,自由价更高。

心理原因:不以为耻反以为趣为荣。偶一为之,花钱买安全和自在。问题可大可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身份原因:学生干部忙,社团活动多,个人的事情与工作相比,选择替课是需要花钱的自我牺牲。

2.2 替课影响分析

对于教师和替课学生,替课的影响利大于弊。班额有限,课堂上积极学习的人增多,教师总体上的教学成果增加,作业质量提高,这是对教师工作的正向精神激励;对于得到替课工资的学生而言,他们是收益者,既得到知识又获得财富。

对于被替者而言,除了学习机会的有代价放弃、学习内容上的缺失以外,精神上的惶惶不安也会产生心理阴影。尽管替课没有考试作弊那么恶劣,但是也不是名正言顺可以光明正大的活动。对暴露身份的担忧,对成绩无效的恐惧,还有愧对家长教师小罪恶感,会使得他们心灵蒙尘,拉低了德行水平。他们的人生会因一时误念误行而缺失了迈向重大台阶应有的纯洁高尚自信果敢。

3 替课的治理和预防

替课现象反映出教育体系偏重科学素养,对德行的养成缺少应有的概念和规划。进入高校的学生,虽然已经成年,正确的三观尚未固化,脱离家庭学校的密切关注之后,自我放松与逆反的心理驱动力大于学习愿望和考试压力,没有正确的是非荣辱廉耻观念,极易受各种诱惑影响,尝试各种体验。而社会环境的复杂程度使得学生的家庭和管理者鞭长莫及,近年来高校屡屡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不断警示我们,高校虽非净土,至少要自扫门前雪,清理小环境的精神垃圾,治疗危害学生危害教育的流行病,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重塑校园文化,树立大学校园的廉耻观念,让学生知道荣辱,能够分辨是非。重塑价值观和健康的学习风气,勿以恶小而为之,抵制诱惑,抵抗污浊瘟疫。比如,要向学生强调,校园中的各种浪费可耻,逃课是一种浪费行为。校园过度消费不对,逃课打游戏也是过度消费。上课不是消费,不能顶替,替课是欺骗行为,不仅要受到良心谴责,还要有纪律处罚。

高校应该为捍卫自己的纯洁而有所行动,制造一种真诚真实的学习氛围,至少要让学生们知道,替课非君子所为。漠视等于纵容,不反对就等于支持。舆论的态度明确最重要。姑息养奸,暧昧就是纵容。对寡廉鲜耻的个别人严肃处理,借以警示学生和表现教育者的鲜明态度。教育不是商品,是为国家未来打基础。高等教育为未来社会的高楼大厦培养钢筋铁骨,不能缺斤少两,不能把未来建成豆腐渣工程。教师看管好自己的学生,剔除假学生,欢迎蹭课生,追究替课。加大管理处罚力度,带病人才尽早根治,避免才高品低的人才流出。如果像治理腐败一样治理校园病,彻底清理高校中的学混,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必须值得信赖和依靠。大学生的问题在于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所以每个教育者对于周遭替课现象以及折射出来的德行问题不能漠然置之。

猜你喜欢
作业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作业
圆我教师梦
我想要自由
聪明的学生等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