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小学 郭杰惠
什么是仪式感?
《小王子》有一个片段给出了极好的解释:
小王子驯养狐狸后,第二天又去看它。
“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狐狸说。
“为什么?”
“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生活庸常、细碎,需要手动加一点情怀的力量,这种情怀需要一点外部加持,这种加持就是仪式。
仪式感,是基于对生活的热忱和期待,庄重地对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时刻,哪怕是每天都在重复做的事,使那一刻变得隆重、与众不同。
虽然明知第二天依然会堵车,工作依然繁琐,生活依然细碎,但因着一颗真诚、虔敬的心,那些具体的当下被诠释得格外生动、有趣,于是每天活在惊喜里。
仪式感必须花费时间,正是因为需要花费时间,才体现出尊重和庄严。在乎一个人或在乎一件事,看他是否愿意为此花费时间。
很多时候,“亲自怎样”体现的不是别的,而是一种在乎。送一个人,愿意多一些驻足与目送的时间,那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在意。
仪式感看似可有可无,但它可以对抗世俗的粗糙和消极,诸如散乱、无序、慵懒、沮丧、颓废。
仪式感是即便生活布满灰色基调,心中依然保持澄然底色,永葆向往美好的勇气和信心。木心说:“浪漫主义是一种福气,其实浪漫主义也是一种信心。”
心有仪式感,无论穷横困厄时运多艰,都依然乐观、积极、不失生趣,用心对待自己,尽其可能地保持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
即便行到水穷,也能坐看云起,活得深情。
仪式感,本质上,是对生活的深爱,也是对人对己的深爱。
对于一个教师,其课堂也需要仪式感。
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课堂的使命是传承文化,滋养灵魂。其外显形式可以是生动有趣,也可以是静默深思,但都不离庄重、虔诚,对文化本身的尊重。课堂之上,只有教师怀有虔敬的仪式感,才不负其神圣、庄严,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臻美。
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的陈寅恪,课前总是郑重其事地换上长衫,然后早早到教室,在黑板上写好重点。
他会在课堂上点名叫学生朗读,哪怕读错一个字,都必须停下重读,再小的脱漏也逃不过他的耳朵,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长在他心里一样。
最令人感佩的是他的“四不讲”原则,即“前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不讲,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让他劳累,也让他了不起。 即便后来双目失明,他依然坚持授课,“不教书怎么能叫教书匠?”
即便满腹经纶,他依然每周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其非凡卓绝的背后,是献身于教育的那种神圣的孤独和寂静的苦行。
这是一个教师最优雅的姿态,栖息着师者一颗高贵的灵魂。课堂上的仪式感,说到底是对文化的虔敬。
对于课堂,我也是心怀虔敬。每次课前,我都提早五分钟进教室,打开课件、投影仪,拉上电脑桌边的窗帘,看值日生将黑板擦拭干净,然后静静坐着。预备铃响起,我走上讲台,挺拔地站立,带着微笑,但神情庄重,待所有学生端坐完毕带着期待的眼神聚焦于我,我才宣布上课,声音铿锵有力,然后师生相互鞠躬问好,彼此以最饱满的状态和热情,开启一节课的旅程。于我,那三尺讲台便是我的一方世界,本应神圣、庄严。心有仪式,自有明月清风。
心灵的成长并非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实地发生。仪式感可以营造形象化的具体场景,呼应这种成长的节拍,用生动可感的过程来丰富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隆而重之地面对自己人生的重要阶段。
教育,其意义在于唤醒,仪式感是向美之心,能唤醒我们对美的向往。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用心经营着诸如开学、生日、离队、毕业等细节,期待能让孩子保持一种仪式感并内化为一种习惯,相信这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未来也更有可能成为一个能把生活过成诗的人。
以今年的“六一”成长仪式为例,有太多的点滴值得回忆甚至是铭记:
第一环节——过成长门。每个孩子穿上精心挑选的班服,在全家人的陪同下和全场人的注目下,由父母牵手走到台前,然后独自一人坚定地走过。我们看到,每个孩子精神昂扬、神情庄重,此刻的他,是这个片刻的唯一主角。
第二环节——爱的献礼。有亲子间的真诚对话,有孩子自编的舞蹈,有孩子自创的小组唱,有家长的诗朗诵《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妈妈们的手语表演“谢谢你”。因着用心和真诚,无不动人,座中许多人眼角盈动。
第三环节——爸爸妈妈赠送私人订制的成长礼。有的是手表,希望孩子珍惜每一个时刻;有的是望远镜,希望孩子把目光放长远;有的是一套邮集,因为方寸之间的小小邮票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还有一位妈妈,为女儿的刚失去妈妈的同桌准备了一份同样的礼物,说把她当自己的女儿……许多孩子说,接到礼物的那一刻,真的是泫然欲泣,那种被爱的感觉会让他们长久地盈盈于怀。
第四环节——致最好的自己。每个孩子给未来的最美好的自己写了一封信,郑重地装进信封,封存,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期许。
第五环节——“阅读·成长”的专题讲座。受邀的池沙洲先生对着家长、孩子两个群体侃侃而谈,两个小时,听者无不意犹未尽。
相信这样一种充满温情、欢乐与自豪的人生体验,会成为每个孩子一生的美好记忆。或许只有在这样有着独特仪式感的场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感知信念和意义的力量。
隆重的仪式,真的可以在每个参与者的内心产生激荡的力量并久久回旋。参与了每一个环节及其细节,那一刻就变得格外有意义,因为那一刻, 有“我”的在场。教育中没有仪式感,学生的校园回忆哪来的落点?
仪式感,可以让一些无彩的日子光华熠熠。用仪式感擦亮一些重要时刻,在岁月深处忆起,依然闪着微光,带给自己一生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