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职业学校 李 颂 王 鹏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理念自2005年于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环境,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智慧是教育的主题,教育理应关涉人的智慧。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必须赋予学生智慧、幸福与自由。
德育智慧是教育者在实践中对于德育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德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德育问题的敏锐反应的一种综合性创造能力,是德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求德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育人观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笔者将研究对象确定班主任群体,恰是以团队的全新视角对班主任德育智慧开展研究,往往中职学校也不仅仅是中职学校在任命班主任时,只考虑班主任自身素质,以班主任个体为单位,并未全面考虑,甚至学校要去动员、恳求担任班主任,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尽管每个班主任都是优秀的,然而所组成的团队可能并不是完整高效的。不能仅仅聚焦教龄、学历、学科方向、学生管理经验等,对团队而言,重要的是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争取在团队中各个功能的人都能均衡存在。
以中华职业学校为例,班主任群体主要力量以中青年班主任为主,职一年级5年德育年限以内的多达15人,占71.43%。纵观学校班主任整体队伍建设,一般新入职教师要担任5年以上班主任,一方面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须,另一方面有学校把担任班主任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要素。在全校54名在职班主任群体中,10年德育年限以上的班主任15名,占比27.78%, 15年以上的6人,占比11.11%,其中一位班主任德育年限达25年以上。除此外,我们在表格中可以看到班主任角色性别对比情况,男女比例总计14:40,这也跟教育系统总体男性比例低有关,相关研究高校班主任建设以性别角色为出发点进行测量,以参照决定其在群体中扮演的角色。
有人说,想当一名中职班主任的老师,一定是勇敢的,能当好一名中职班主任的老师一定是智慧的。因此班主任群体德育智慧的载体呈现,贯穿班主任角色出现在教育现场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角落,这一概念比“全员德育”要更大。
我校一直以来保持“三时段”德育传统,即“早提醒”“午主题”和“晚点评”,成为班主任队伍进行班级一日常规管理的常驻机制。而具体到每一个专业、每一个班级,班主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与科学安排。“早提醒”主要对班级同学们的仪容仪表、精神面貌、一天的生活学习做一预习安排;“午主题”主要针对某一符合班级建设发展或学校德育主线的内容与同学们进行分享讨论激发思考;“晚点评”则是对一天的班级整体表现做一小结并对后续的安排或要求做一说明。“三时段”德育无形中成为了班级管理的常规机制。
新的班集体建设之初,提出以符合班级发展实际与方向的理念为导引至关重要,它是班级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所在,过程中会衍生更多的文化分支建设,班级环境、班级“标志”(班徽、班歌、班服等)、班规、班级特色活动等,都是每个班级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影视动画专业2014级2班“家”文化的日益稳定与成熟,班集体认为迫切需要一部“法规”引领班级更好地发展。全员撰写、班委筛选、修正审核,最终确定“家规”内容三十六条。班集体所有成员成为了班级的管理者,又都是被管理者,每一名成员应以“家规”中的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以思想自觉提升行动自觉,过程中养成四句“家语”:以欣赏、肯定的目光看见他人;以悦纳、开放的胸怀理解他人;以真诚、实际的行动帮助他人;以团结、友善的真心爱护他人。
中华职业学校作为中国职业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名校,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学校的文化之魂和立校之本。职业教育应达到四个目的,即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最根本的核心思想还是在于“人”的培育。中职学校的班集体形成之日即营造了一个社会小团体,踏上了职前准备之路,学生职业精神养成行动也就开始,符合“把职业精神教育与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的时代要求。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形成个体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一是指多读书、广读书,保持知识的新鲜和多样化;二是指研究,班主任作为德育的实施者,更容易从德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此外,班主任需不断地反思和审视德育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经验,从中发现最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做法,最利于德育进展的情境。
在教育现场,需要经常在不同角色情境中变换的当属班主任,一会是整个班级管理的主持者,一会则是科任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班主任在这两个角色转换之间出现的脱节现象。如何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适宜融入德育的影子,是班主任常态化的德育智慧体现。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在课堂主阵地奏响德育主旋律,这对教师的业务功底和教学能力要求更高,关键在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把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挖掘出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无缝对接”,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