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我有幸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的纪念活动。2017年12月10日,我又荣幸地出席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德国办事处成立30周年的活动。
从1990年起,我在位于德国波恩的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中国项目处工作。不久之后,便认识了袁承愚教授和他的夫人朱其教授。袁承愚教授是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在科隆的第一位委任代表。我们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开启了一段亲密的合作。
在那个时候,中国同外国的沟通渠道十分有限,交流也异常困难。中国的一些欠发达地区表达了邀请德国退休专家来华的意向,为了与这些地区取得联系,协会在科隆办事处的支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多年以来,办事处还一直负责处理专家们往来中国的机票事宜。因此,每天早上七点,我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在科隆的办公室打电话。一直到我从SES退休,无论科隆方面的工作人员是谁,我都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种亲密的合作不仅使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更高的效率,同时也建立了持久的友谊。即便我已退休11年多了,我和曾在科隆办事处工作的代表们仍然保持着联系,其中就包括袁承愚教授和他的夫人,以及他们的继任者梁之滨先生与王新民先生等。只要有人在科隆办事处工作或者曾经工作过,我们之间就会建立新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还会继续保持下去。这一切在我看来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我非常感谢这一切,也感到荣幸之至。
中国政府于1991年创立了友谊奖奖项,以此表彰外国专家为中国经济和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这个奖项每年会颁发给5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专家。起初,友谊奖的获得者中,每年都会有一到两名来自退休专家服务处的专家,这么长时间以来,来自SES的获奖专家已超过20人,截至2017年年末,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德国专家达188人,这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大家特别介绍一位专家,他就是汉斯-海茵茨·施戴克先生。斯特克先生在1992年就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他是世界上获得友谊奖的首批外国专家之一。2017年,他还参加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德国办事处成立30周年的纪念活动:原因是在1987年,作为啤酒酿造高级专家,他在中国启动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发展西安的酿酒业,帮助他们提高啤酒的品质。该啤酒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作“汉斯啤酒”,时至今日,人们仍然能够在西安见到这种啤酒。
奚海德
德国退休专家组织原中国项目处负责人
199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翻译:史聪一 责任编辑: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