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

2018-03-05 21:25黄晓冬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黄晓冬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国家深化教育改革,语文教师要应国家要求做好情感教育

工作,借助有效手段,丰富学生内心情感。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不断调整工作,打破原有格局,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从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并且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本文具体阐述了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并且提出有效措施实现小学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国家开展素质教育工作,旨在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教师不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还是国家政策的落实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将提高学生情感认知能力作为工作中心,坚持以情激情原则开展各项工作。教育界专家学者和社会广大群众一致认为,情感教育是当今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理念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现今情感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找出问题所在,解决现有问题。

一、小学生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学生处于成长关键阶段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未形成定性,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可塑性。另外,小学生内心较为简单,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良好的素养。学生在优秀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培养良好的人格,情感教育可以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抱负、高素质的人。现今国家发展需要具有情感、拥有优秀品质的人才,而不是仅有知识的社会败类。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好的价值观能够引导人,能够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小学阶段开展情感教育工作,可以引导学生更好、更顺利地发展,避免学生在发展路上迷失自我,最终脱离原有轨道。

(二)促使学生具备理性认识与感性认知

一个人需要具备理性认识和感性认知,小学生人生阅历不足,不具备应有的认知,在小学阶段开展情感教育工作可以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健全学生人格,实现精神的升华。教师借助有效手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在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教育需要教师活跃课堂气氛,调整教学工作,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三)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引导性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对世界认识不够全面,不具备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学生易受不良思想的诱导,最终走向不归之路。情感教育具有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看清事物本质。通过情感教育,学生不断丰富自身感性体验,稳定各方面的情感因素,最终理性看待事物,提高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在教育過程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从而感知、认识、接触世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情感教育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优秀文化和理论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模仿性较强,处于人生中的学习阶段。学生会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态度。学生和教师接触的时间较多,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理念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具有高尚的行为作风和道德品质,会无形中形成榜样机制。情感教育借助优秀素材,素材中能够展现出积极的正能量,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习素材人物的高尚品德,最终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以爱育人,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坚持以爱育人的教学原则,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这样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向老师敞开心扉,老师才能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为日后教学提供指导,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现今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家庭过于溺爱学生的问题较为严重。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具备耐心,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对学生不良的习惯进行纠正,不可打骂学生。

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转变学生思维,让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在日后能够多为别人着想,改正以往自私任性的坏习惯。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为小组分配任务,学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师指派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形成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良好道德品质。另外,教师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对犯错的学生禁止采用打骂方式,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以情激情,产生情感共鸣

要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需要以客观事物为依托。教师合理制定课堂内容,充分发挥教材资源应该有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教师要将挖掘语文教材情感因素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情激情原则。教材可以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编写内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师要重视语文教材,在语文课堂中需要进行朗读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将时间交给学生,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字面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情感共融。

三、结语

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要以语文课堂为依托,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教师要发挥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豫黔.浅论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J].贵州教育,2011(8).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