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丽娜
【摘要】本文就回归阅读,还语文课堂的“亮点”——关于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围绕两点进行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重要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回归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中就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以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回归阅读,还语文课堂的“亮点”——关于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处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行为还不够成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在阅读过程中非常容易吸收书中内容,将其内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成长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指导非常重要。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阅读指导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中获取阅读乐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升,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与理解,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阅读目标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望非常强,注意力不易集中。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其进行阅读,为学生制定阅读目标,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一内容,由于学生对小壁虎的特征、生活习惯等并不了解,因此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小壁虎生活习性的内容,当学生观看后再阅读就会更容易理解阅读内容了。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对生字的学习和书写,在此之上考查学生对字词、句子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此设置教学目标。首先,学生能够认识并且理解文章中的字词。以《小壁虎借尾巴》这课为例,其中“壁、虎、借、尾”等词进行认识并理解。其次,通过阅读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最后,了解文章真正的内涵。通过设置这三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优化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涉及内容比较广泛,是人文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够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学生作为语文课堂主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以此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的动物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对此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积累语言素材,体会文章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章主要通过文字将文章内容、含义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人一種全新的感觉,给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以此培养学生对整个句子、段落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字词进行解释、造句,以此掌握文章的内涵,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汉字带给人们的愉悦。例如学习《棉花姑娘》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阅读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感受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义,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与记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以此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于善发.回归阅读,还语文课堂的“亮点”——关于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探讨[J].学周刊,2018(14).
[2]黄健容.学生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指导[J].科技资讯,2016 (31).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