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梅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预习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预习,提前感知文本内容,针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答疑解惑,直接提升了学习的效率,深化了语文学习的内涵。本文就将从如何开展预习,促进课堂教学这个角度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语文课堂;开展预习;几个环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预习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们通过开展真实有效的预习工作,可以提前感知所要学习的文本内容,对文本整体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当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时,可以进行质疑,然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答疑解惑,小组合作便是其中非常有效的形式。这样的预习工作,就像吹响课堂教学的号角,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奏,是学生事先进行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显而易见,开展真实有效的预习工作,对于小学生的能力提升是非常有用的。
预习工作开展得好坏,既取决于学生是否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教师是否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全局,是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及是否能够为学生设置切实符合学生情况的作业对学生进行考查。在真正实施预习的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合理适度的原则,深入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便可以把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具体来说,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是这样指导学生开展预习工作的:
一、懂得为学生合理设置预习作业,使预习能够有的放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开展切实有效的预习工作,无疑会极大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不重视课前预习,没有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展开指导和监督,最终导致预习效果低下,学生投入预习的兴致也不高。
而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预习,笔者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有义务为学生合理设置预习作业,通过优化预习作业的类型和内容,使学生开展预习时能够有的放矢,不再茫然无措。由教师设置预习作业的原因在于小学生年龄尚小,语文的知识体系还没建构成功,对于预习还是有信马由缰之感,而这样随意而散漫的状态肯定是达不到充实有效的预习结果的。所以教师在刚开始时,一定要教给他们方法,而为学生合理设置作业便是指导的好办法,即通过作业的类型,为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延伸了内容。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槐乡五月》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以下预习作业: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学会合理辨析其中含有“香”的词语;2.反复朗读文本,体会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通过作业的设置,学生便明白了这篇课文语言如此精妙,一定要反复品读,以及通过合理辨析近义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底深厚。由此也便懂得了:如果没有对家乡如此深厚的爱,定写不出如此精彩的篇章吧?
二、合理运用批注的学习方法,说学生所说,想学生所想
叶圣陶先生说:不仅要教学生读书,更要教学生做批注。从古至今,很多名人名家都有读书做批注的习惯。首先,做批注有助于对所读书籍进行有效梳理,理顺人物关系,理通文章脉络。其次,当读者把自己的观点如实写在文字旁边,就把文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充分彰显阅读的个性化和趣味性,所以阅读做批注是非常有效的读书方法。对于语文预习来说,笔者认为,做批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告诉学生可以针对预习过程中自己不懂的内容或者读完之后有感而发的东西,及时写在书上,不仅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会突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便于以后复习。
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感受及时书写在文字旁边,也可以采用绘画或者标注的形式将自己的认知及时记录下来。结果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非常受学生欢迎,为他们打开了认识新世界的大门,激发了他们预习的兴趣。
三、使学生的预习工作有始有终,及时检查预习效果
众所周知,小学生因为年龄小、阅历浅,对于学问高深的教师有天然的崇拜感,即小学生的向师性。我们在预习过程中,要懂得利用这个向师性,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基础。也就是说当教师为了新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量身打造了预习作业之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即预习过后,教师要及时检查预习结果。同时,我们要本着多表扬、多鼓励的原则,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即使学生完成得不好,也不要贸然去批评他,而是懂得如何去激发其预习的积极性,从而把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学生根据教师所设置的作业,疏通字词障碍,扫除了读书过程中的“拦路虎”之后,朗读便显得顺畅自然。当学生一遍遍地事先朗读课文之后,他们已经基本感知了文本的整体情感,通过自己批注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疑惑,书写下自己的感受,课堂的教学广度和深度无疑加强了许多,所以说有效的预习工作确实可以促进语文的课堂教学。所以当每一次布置完预习作业后,笔者都会针对所布置内容进行检测。当然,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热情洋溢的話语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
四、结语
预习的优点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为了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们一定要客观真实地认识到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留存的不足,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逐步创新办法,改进形式,不断提升预习的有效性,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锦秀.语文课堂的有效前置——浅谈预习[J].课堂内外,2012(3).
[2]孙思茅.如何提升小学语文的预习效率[J].语文新天地,2014(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