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俊
人们对蟹的了解大多停留在餐桌美食范疇,很少有人知道蟹是水稻田里的麻烦制造者。故事要从45年前讲起,那年我还是19岁的小伙子,中学毕业分配到崇明新海农场十四连队的第二年当上了水稻培管员,起早摸黑很辛苦。
清明节前后,凌晨4点天还没亮,水稻培管员已经赤着脚到冷水刺骨的水稻田做种早稻的准备工作,稻田水量不足要打开水闸放水,下暴雨了要及时排水。
当然,水稻培管员也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如五六月份水稻田里游来游去的河鲫鱼,七八月份水稻田里的黄鳝和成对的甲鱼,九十月份水稻田里蠢蠢欲动的蟹,都是正值发育期的我和同事小金餐桌上的营养美食,这在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无疑省了一笔大开销。
值得一说的是,我当时对蟹特别感兴趣,将捉到的蟹放在脸盆里养着,里面放着小螺蛳作为饲料,过几天去看,蟹将小螺蛳吃了精光,再过几天去看,蟹因吃不到饲料都逃走了。
蟹不是挖洞胜似挖洞,把好端端的水稻田挖得七孔八洞,使水稻田里的水从洞里漏掉,我和小金只能先补洞再请求总放水员补水,这一补水起码要花2个小时。这还不算数,蟹还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到别处继续挖洞,我们干脆花时间对水稻田的蟹逐个捉捕,弄得焦头烂额。好在天老爷帮忙,那段时间天气偶尔下大雨打雷,我们又杀了个回马枪,将钻出洞外的蟹一网打尽,以保障水稻田的水稻正常成长。
后来,我被抽调到上海市区后了解到:当时活跃在水稻田的蟹属于崇明清水蟹,因其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早前崇明人称之为“老毛蟹”,又称“大闸蟹”。它之所以有特色,主要是由于亲蟹繁殖的蟹苗,出生地就在崇明的长江口水域,肉质格外细嫩。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三面临江,东南濒东海,有特殊的咸淡水交接的水文特征。
自然生长的大闸蟹成长过程非常有趣,小蟹需要在内河的淡水中成长,待性成熟后的产卵期,则需要返回海和江河的交汇处繁育下一代,这是大闸蟹生长过程中特有的洄游特性。每到入秋时节,大闸蟹纷纷游至崇明岛附近咸淡水交接的水域繁衍后代,蟹苗会被崇明岛的渔民们捕捞上岛,将小蟹养到钮扣大(俗称“扣蟹”)时,包括阳澄湖养殖户在内的全国各地养殖户纷纷前来崇明岛购买,带回去养大。经过阳澄湖蟹商的大量宣传,大家误以为大闸蟹是阳澄湖土生土长的,其实阳澄湖大闸蟹的真正故乡是崇明岛周围的水域。
崇明蟹闻名遐迩,但长期没有统一的名字。2013年,崇明县农委面向公众征集崇明蟹品牌名称,经过公开征集评选和专家组认定,被当地人称为“老毛蟹”的崇明蟹,以“崇明清水蟹”的新名号正式上市。
崇明清水蟹蟹身不沾泥,体大,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细膏腻,十肢矫健,放在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崇明清水蟹上市的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