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笙清
鼠,位居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之首。鼠的图腾,象征着对太阳的崇拜、对光明的追求。鼠俗称“耗子”,其貌不扬,偷噬粮食,啮咬书页,在生活中并不是受人们欢迎的动物,唐代诗人孟郊就发出了“故书穷鼠啮,狼藉一室间”的感叹,但鼠亦有机灵敏捷的一面。我国民间认为鼠性通灵,能预知吉凶灾祸,而且它们的繁殖力强,成活率高,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成为一种生命力顽强和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象征,故民间素来流行“老鼠嫁女”的艺术创作,如版画、剪纸、年画等。历史上,鼠一直是画家笔下动物类画作的重要素材,上至明代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下至普通的民间画师,都对鼠极其偏爱,将鼠的形象一次次绘于丹青,其中不乏历代名家,如宋末元初“吴兴八俊”之一的著名花鸟画家钱选,以“没骨图法”自成一家的明代花鸟大家孙隆,明末清初明皇族后裔僧人画家朱耷、清代名家费丹旭,近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高剑父等,留下了许多生动活泼充满鼠趣的鼠画作品,赏心悦目之余,令人对鼠有了新的认识。
这幅《鼠图》扇面为清代岭南著名画家居廉所绘,纸本,纵37厘米,横59厘米。画面构图简练,大片留白,一只硕大的老鼠拖着长长的尾巴,正津津有味地享用面前的花生、青果、葡萄等美食。作者对老鼠的刻画十分细腻,只见它前腿伏地,后爪支撑着,鼠须竖张,眼睛正警惕地注视四方,好像一有风吹草动就准备拔腿就跑,憨态可掬,诙谐活泼,动静结合,尽显老鼠机敏灵活的特性,可见作者平日里对鼠观察得细致入微。画作款识:“丁酉春暮仿两峰道人景,隔山老人居廉写。”钤朱文篆书“古泉”印。两峰道人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书画家罗聘,擅画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等。丁酉年为1897年,居廉时年69岁,这幅扇面为他晚年的作品。
居廉(1828年—1904年),广东番禺隔山乡(今属广州市海珠区)人,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晚号隔山老人。擅画花鸟、蔬果、草虫、竹木、人物。居廉自幼聪慧,初从堂兄居梅生学画,每天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带着绘画工具奔走于郊野山水之间,在大自然中临场写生,乐在其中,花鸟虫鱼,一景一物,务必追求神似,这也为他日后的绘画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清道光年间,临川(今江西进贤)画家李秉绶在桂林营建“环碧园”画室,延请江浙、广东十几位名师、名画家来桂开设家馆,教写花卉。其中,“丽堂以意笔挥洒,上追陈道复,藕塘设色写生,明丽妍秀。粤画遂开二派”。丽堂即孟丽堂,阳湖(今江苏常州)人,藕堂即宋光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均为当时花鸟画名家。在此期间,居廉得以与“二堂”交往,得其绘画艺术精髓,曾刻“宋孟之间”印以示不忘。居廉还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其花鸟画法深得恽寿平没骨画法意蕴,兼具沈周笔意,善用没骨画法画花鸟虫草及人物,笔法工整,设色妍丽,曾应广西巡抚王之春之邀画百花寿屏作为慈禧太后寿礼而名重一时。其兄居巢为同时代岭南地区著名画家,时人将他们兄弟二人合称“二居”。居廉一生作品无数,多立轴、扇面、镜心、屏风、册页、团扇,传世作品《花卉昆虫图》册页、《富贵白头图》轴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画依扇面弧形展开,上空下满,左虚右实,清新疏朗的布局,秀润亮丽的设色,给人带来一片开阔的意境。用笔工整严谨,以干笔皴擦鼠毛,湿笔色中用水,水中带色,浑然一体。作者对鼠的刻画尤其细腻,特意设计出鼠前伏后蹲、伺机而动的偷食形象,动静结合,栩栩生动。鼠目黑亮,圆睁,炯炯有神,远不像成语“鼠目寸光”所形容的那样;鼠身健硕肥壮,富于肉感;鼠尾粗壮且长,直欲撑出扇面頂端,突出了鼠趣横生的画面主题,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枝叶虽只一截,青果、葡萄、花生数枚,但作者在使用恽寿平没骨画法的基础上,娴熟地运用了“居派”独有的撞水和撞粉技法,使枝叶、蔬果等一应景物明暗参差,深浅交互,凹凸有致,轮廓分明,富于立体感。墨色融润亮泽,自然和谐而不板结,呈现出莹澈的湿润感,作者对笔墨之运用,已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