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俊
[摘 要]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教师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失当;评价功能失位,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疏于训练,口语能力堪忧等方面。针对以上教学不足,提出以下对策:强化标准意识,转变教师观念;建立评价机制,激励交际信心;坚持以生为本,拓宽交际渠道。希望以上几点策略对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口语交际;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94-02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这些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深化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
据笔者观察,现在的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教师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失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有些教师没有吃透《课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指导学生具体的说话内容和表达次序,忽视必要的互动和交流,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听话说话课。由于缺少必要的情境预设,学生的表达,也仅是“表达”而已,由于既没有特定情境下的交际礼仪训练,也没有必要的肢体、情态等辅助语言的运用,更没有倾听者的适时应答和彼此交流,使原本应该贴近生活、轻松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变成了课堂气氛凝重严肃,学生表情紧张呆板的说话课。
二、评价功能失位,教学流于形式。
《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是这样表述的:“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其评价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模糊性,不似其他语文知识评价可以进行量化打分的方式予以确认。即便测试有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教师也不会“口试”,而是在语文试卷上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写一段话。于是便出现很多教师在口语教学时改“说话”为“写话”,来应对这种口语“笔试”。更有甚者,有些教师觉得口语交际课可有可无,课时紧张时就忽略,课时充裕时就让学生自由谈,不做精心的教学设计,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更没有预设的重点。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
三、学生疏于训练,口语能力堪忧。
小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参与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机会较少。口语交际教学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锻炼说话和交流的平台,但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口语交际课的严重虚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不愿交际,不敢交际,不善交际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很多学生小学毕业时,口语交际水平仍没有多大进展,有的甚至还不如刚入学时那样敢说愿说,在陌生环境中与人交流时心情紧张,眼神游离,声音细小,不知所云的状况屡见不鲜。有些本来伶牙俐齿的学生,一旦站到大庭广众之下就面红心跳,张口结舌了。这都是因为学生平时缺少口语锻炼,不能正视自己的语言能力,导致临场失去勇气,不敢交际而出现的结果。
如何改变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标准意识,转变教师观念。
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口语交际的成功典范。如,丘吉尔二战演说,诸葛亮舌战群儒等,这说明口语的交际功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口语交际的直接性和及时性比其他的语文技能更能发挥作用。因此,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口语水平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素养,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在影响学生和教育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正确关系,牢固树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理念,坚持“打好口语基础,发展口语能力”的教学方向,借助正确的方法、手段,教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训练,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建立评价机制,激励交际信心。
布鲁姆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评价是改进教学效果,激励和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人的深层心理都有渴望被别人赏识的需求,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经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法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要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不必重在结果评价。评价中,学生的优点要突出,缺点和不足要指出,但要婉转。
目前,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口语交际教学没有得到教师、家长、学生、甚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原因就是考试不考,即使考也是文字性的习题,真正的口语测试目前还没有真正实行。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课堂学习与实际运用为前提的课程教学理念中,单靠纸笔考试来评价学生语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已经受到质疑,因此把口语交际中的听说能力纳入语文考试范围,很有必要。有人认为,口语交际能力测评费时间,试题覆盖面有限,又属于主观性试题,评分的标准和公正性都不好掌握。这确实是实际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断摸索,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建立起一套客观、公平、公正的口语交际测评体系。
口语交际的测评应该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以鼓励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建立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评价体制,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增强评价主体间的双向互动,使学生能在自评与互评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及时进行反思和改进。endprint
口语交际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还应该将平时的形成性评价结果量化到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中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口语交际学习的积极性。
三、坚持以生为本,拓宽交际渠道。
(一)整合现有资源,提供交际话题。现有教材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有些话题仍存在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有《学会申诉》一课,学生对所谓申诉并不了解,这样的话题由于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较少,讨论时不知从何谈起,没有交际的兴趣,导致教学活动很难开展。《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地区差异,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必要变通。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交际灵感。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小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都较弱,如果缺乏鲜活的生活情境,学生往往很难展开语言交际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通过直观体验,让学生在观察和感受的同时,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打通生活场景和词语之间的联系,触发语言和表达灵感,促使学生自发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在教学中,我尝试进行了如下做法:
1.实物展示法。课堂上出示实物能很快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实物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观察,他们很快就会沉浸到生活情境中去,从而积极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例如《我来当导游》一课,我先把家乡的一些美景拍下来,制成PPT图片,在班班通上播放,学生的思绪被现实情境唤醒,很快地进入到生活情境中。观察之后他们原有的生活积累被调动起来,主动进行联想和想象,说出自己家乡的美景以及自身感受,使口语交际在有序、活跃的气氛中进行。
2.语言描述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教材中有些口语交际内容也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要教师精于设计、巧于包装,就会更加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启发学生思维,令其产生强烈的表达需求和欲望。例如《学会鼓励》一课,上课伊始,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勤奋好学,成绩一向优秀,因为上次考试名次下降,导致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你们说该怎么办呢?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很多学生都有亲身体会,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一下子进入了问题情境,纷纷说出许多见解。这样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就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他们会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表达。
3.活动迁移法。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模拟再现生活情境,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的动力源。例如在《介绍我的同学》一课中,我先根据生活实际预设情境,如向父母介绍来我家的同学、开学初同学相互介绍等。通过角色扮演,身份得到确认,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加浓厚,交际更为主动、积极和活跃。在小学阶段,模拟现实生活场景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要教师肯下功夫,多做课前准备,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生活情境,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互动交流,提高语言能力。小學生词汇量有限,思维不够完善,表达缺乏层次。因此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必须引导学生规范地使用语言,帮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和发展语言能力。
1.师生互动。教师是课堂的首席,他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和点评,并用自己的教学语言给学生做好典范。
2.生生互动。面向全体学生,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教学形式之一。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先组织他们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然后全班再说再议,让每一个学生在问、说、评、议、辩的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社交互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实践、积累和运用的过程。课堂上短短40分钟的口语课,只为学生的交际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平台,生活才是他们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鼓励学生走入生活,走进社会,与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和交流,让他们的口语能力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接受碰撞和检验。
虽然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只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一定能找到一条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升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之路。
(责编 韦淑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