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成为学生心灵表达的窗口

2018-03-05 00:29田锦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1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习作

田锦艳

[摘 要]新课标强调,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但现实中,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提到习作,往往就是无从下笔。对此笔者认为,只有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心灵表达的窗口,才有可能畅所欲言。具体策略有:关注真实生活,描述“本色的我”;关注真情实感,刻画“真正的我”;关注人性本色,彰显“最好的我”。

[关键词]习作;真实生活;真情实感;人性本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91-02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习作仍然是个“老大难”。但阅读指向写作,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最终体现。当前习作难,其根源在于习作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脱离他们表达需要,仅仅成为一种应付考试的工具。这是本末倒置的。对此,新课标强调,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笔者认为,对于习作来说,关键是求真,只有让习作成为学生表达的需要,成为他们心灵的驿站,才有可能推動习作教学向前发展。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习作真正地表达他们内在的情感。

一、关注学生真实生活,描述“本色的我”

生活是真实的。叶圣陶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设,而就是生活本身。”习作需要描述学生真实的生活,引导他们用笔刻画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想到的事情……只有让学生学会把真实的生活经历给刻画出来,才有可能让读者看到“本色的我”。

1.传递信息,习作不难。习作,仅仅是学生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学生才开始写话时,教师就需要给学生灌输这个思想,让学生明白,习作与说话、吃饭穿衣一样简单,就是说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老师谈谈身边发生的事情。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却把习作提到很高的位置,比如在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就有很多教师会说:“作文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学好作文,写好作文。”这些话固然会让学生意识到习作的重要性,但同样也会让学生感到恐惧,感到高大上,甚至是下笔忘言。不知道写什么。因而在接触习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鼓励学生放下包袱,做到轻装上阵,让学生感到写好习作很容易。

2.立足生活,选择素材。生活就是最好的习作素材。对于生活来说,习作也就是让学生诉说自己的观察、体验。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个生活的留心人,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圈、交际圈,引导他们对时事热点、生活趣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尽可能让每一篇习作都是来自学生的生活感悟。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体验才是最深刻的,情感才是最丰富的,写作才能成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淌。

3.还原语言,彰显朴素。丰富生动的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作者写作水平,但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我们不能作高要求。若一味地让他们刻意去模仿,或者人为引用,而不能自然地去表达内心想法,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折磨,其结果对于学生习作是毫无帮助的。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用朴素的文字写自己的感受。这也是一种美,一种境界。实际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兴趣,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用习作表达的欲望。

二、关注学生真情实感,刻画“真正的我”

文贵于情。对于作文来说,真正的生命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字里行间透露的朴素的情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借助用朴素的言语来表达真实的自我,具体策略如下:

1.围绕主题拓展。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最大的问题是素材缺乏,无米下锅。因而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围绕主题从空间、时间两个途径进行拓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训练他们的思维,而且还能为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让习作更具个性。比如,针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6”要求写一个崇拜的人,一般情况下,很多学生会把目光集中在成功人士,而忽略了周边平凡的人。对此,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周边人,注重从平凡的小事、琐事中挖掘闪光点,突出个性。

2.抓住灵感创作。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对于习作来说,在学生心潮澎湃时创作效果更好,毕竟习作也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其过程是学生内心对外在的客观反映。对于教师来说,需要的是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表达氛围,引导学生抓住机遇、抓住灵感进行激情表达,让他们敢于写真话。对此教师还需要搭建平台,开展各种活动,给学生灵感孕育提供条件。具体来说,有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读书节、六一会演,等等;对于班级来说,有诗朗诵、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多样,关键是引导学生参与,在参与中诱导灵感。

3.鼓励自由表达。由于年龄、性格乃至家庭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认知与习作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自由表达,不要怕他们写错,就怕他们不写。除此以外,还需要对学生的观点持宽容态度,甚至是一种发现与赞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拿笔去倾诉,去表达自我。而学生一旦脱离了思维的束缚,习作陈规的禁锢,其表达的兴趣自然高涨,从而实现“我手写我口”。这里教师在习作中也需要改革,尽可能由传统的找碴改为找亮点,找好句子,好词语,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才是主要的,而技能可以逐步培养。

三、关注学生人性本色,彰显“最好的我”

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承担指导学生写作外,更多的还承担着育人功能。其中不仅有人性的光辉,更有其思想价值观的渗透。因而教师也要通过作文桥梁,引导学生对生命重新认识,对人性重新定位,以便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情感态度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做“最好的我”。

1.尊重生命,肯定真善美。习作是学生心灵表达的窗口。通过习作,可以从中折射出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通过习作,可以从中窥探学生的真实思考。因而在创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大胆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在批改与评讲过程中,教师更需要尊重学生表达,并且积极肯定字里行间所流露的真善美。比如针对“写一个我崇拜的人”,则要指导学生写清楚为什么崇拜。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明白,只要用心观察,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用心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真善美。

2.尊重主体,鼓励说真话。对于小学生来说,敢于讲真话,说真情,是习作的生命。毕竟生活是真实的,但有的学生的笔下生活却已经是经过了加工的,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生活实际,是一种“虚情假意”。这对于习作来说,是致命伤。因而教师要让学生说实话、说真话,说心里话,学会真正用眼、用心去观察生活,即便他们看到的是片面的,是不完全的,我们都应该肯定,都应该鼓励,即便对于学生一些错误的歪曲认识,我们需要的也是包容,即便有纠正,也需要在肯定的前提下进行。

3.尊重生活,关注生活情。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面还比较窄,因而他们的习作中多数描写身边的人物和小事。比如与同桌之间发生的纠纷,甚至有可能是一袋辣条引发的纠纷,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折射学生真实的想法。对此教师需要引导,需要通过习作批语,乃至点评引导学生关注亲情、师生情、友情,等等,在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感知生活的美好,周边情的可贵,以便实现文以载道的目的。

总而言之,习作是学生对生活的二次加工。作为教师,需要的是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以便让习作渗透情感的同时彰显个人风格,从而成为他们畅所欲言的重要渠道,成为他们心灵的驿站。

(责编 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习作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