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董梅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积极去挖掘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契入点,选择好学科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 要注意它的策略性,德育渗透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不是要喧宾夺主,而是潜移默化,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 有效渗透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当专读书,其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句话显然告诉我们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确定了学校以德育为首的工作目标,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是长期培养的结果,而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一名英语学科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结合英语语言优势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
在英語教学中,有许多关于礼貌用语的句式和短语,比如:Excuse me. Thank a lot. Thank you very much. What can I do for you?Could you please…?Would you mind…?May I do…?等,在学习这些交际用语时,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学习的方式,比如:Could you open the door,please?和Can you open the door?这两句话让学生去感受差别在哪里?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对话,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谈谈喜欢哪种句式,让学生自觉去摈弃那些不文明的用语。在平时的自编对话中,引导学生经常使用这些文明礼貌用语,让学生感受到礼貌用语的美好和亲切,在语言的不断操练中规范学生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学生的文明情操。
二、积极挖掘英语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
在英语课堂中,我们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外,还要通过分析句子、文章或人物时,积极利用出现的德育因素去教育和引导学生,通过一些话题让学生讨论哪些是善,那些是恶,哪些是我们要摒弃的,哪些是我们要崇尚的,帮助学生树立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通过本单元核心语言的操练和一些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理解志愿者的意义,唤起学生的善心行动,激发他们热心公益,学会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另外,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句型,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到身边人进行德育教育。比如,When were you born?这个句型很简单,在学生学习和操练此句型时,学生喜欢谈论自己和同学的出生日期,而忽略父母的出生日期,这时教师可以提问: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肯定有一些说不清楚自己父母的生日的学生,这时,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父母把最无私的爱献给了你们,你们一定要爱父母,理解父母……。接着把这个问题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去和父母交流,做一件感动父母的事。第二天课堂上学生交流的很开心。我相信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到家一定会很认真的把爸爸妈妈的生日记在本子上,并且把所涉及到的月、日期都背会。这种德育的有机渗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德育教育
在九年级学到虚拟语气时,有这样一个句子: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lot of money?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答案使我很失望:I would buy a lot of delicious ice-cream. I would buy an aphone7. I would buy some beautiful clothes for myself...。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没有受过苦,根本不想别人,太过自私。于是,我没说什么,播放了一些图片,有汶川大地震,有流落街头的老人,有因贫穷无法上学的孩子等等,看完这些图片后,教室一片寂静。突然有几个学生醒悟了异口同声地说我重新回答:I would give my money to the poor children. I would give it to old man…。这时,我却被孩子的觉醒和善良感动了。另外,结合一些英语短文内容,可以播放一些爱国的、助人的、积极向上的小视频,通过这种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不仅使学生的掌握知识和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更唤起和培养了学生的爱心,潜意识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分为:两人组、四人组、一大组,男生组、女生组等。活动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可挖掘多样:有自编对话、竞赛单词、词语接龙、唱歌比赛等,这些活动都要进行评比,在评比中既满足了学生好胜心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团结、合作、包容的集体主义精神。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我会选择较难的内容,让学生分组挑战,挑战自我,比如:在复习时,在一分钟内能记忆最多单词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组思维导图做得最好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在挑战困难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
五、充分利用作业布置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在作业布置中,喜欢结合各类节日,适时的给学生布置 “暖作业”。“暖作业”第一层意思是温暖学生的、学生喜欢做的作业!第二层意思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我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来丰富学生作业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我们知道的中华传统节日:National day;Qing m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等,每逢这些节日时,老师可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做一份手抄小报,通过节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于这类作业,要进行评比,评出每组之星,把优秀的作品评选出来进行展览,供全班分享学习。另外,我还会经常布置“感恩作业”。一是利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然学生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制作一张英语祝福卡片或摘抄一段优美的英文诗,献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或朋友。二是经常在周末会让学生完成自选作业,作为周末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并和父母一起分享。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学会感恩,学会体谅父母、老师。
六、通过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品格影响学生
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民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从而引伸到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其实,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交流是主要目的,因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交流,在交流的同时,学生的性格得到完善,品德得到培养,这才是我们英语教育达到的最终目的。
总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树立育人为先的目标,抓住英语学科中的优势,积极去挖掘和捕捉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因素,选择好学科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注意它的策略性,将其贯穿于知识传授过程中,不是要喧宾夺主,而是潜移默化,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行知书信集.
[2]许海红.德行天下,誉满桃李-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7(07).
[3]杨德勤.汇聚细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英语广场, 2017(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