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道德教育

2018-03-05 21:01李娜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8期
关键词:习惯道德德育

李娜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各学科的教学息息相关,英语作为一门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本文从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在良好的德育环境渗透德育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英语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进行德育教育

教材是德育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英语教材中许多英语课文充满人文情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较强的感染作用,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既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又达到德育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德育渗透。例如在讲授保护藏羚羊一课时可向学生渗透保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授 DNA - the secret of life一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了解DNA研究的现状、最新成果并对这一高科技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导学生辨证思考转基因、克隆等高新技术发展及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和负面效应以及相应的道德挑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任何一种语言文字的教学都和德育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就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一步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能力的发展具有特别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他们的英语终身学习有益,客观上还影响着其综合品格的发展。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

听的方面,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多听的习惯,并给学生传授听的方法和技巧。例如经常在课间播放英文歌曲,并且鼓励学生每天收听英语广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看一些英文电影。

说的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交流中大胆发言,发言时要声音响亮、语音清晰流畅、语调和谐自然,笔者经常利用课前三分种Free Talk的时间,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每堂英语课前三分钟的自由谈话中,学生可以讲小故事、小笑话或者就当前发生的热门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读的方面,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鼓励学生跟着录音机阅读,模仿其语音、语调。教师应在课堂上经常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对于不准确的发音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对于写的习惯的培养,教师应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板书和作业批改,给学生提供书写的榜样示范。同时,笔者要求学生每天练习书写,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渗透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渠道。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指正,既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一种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

2.找准机会进行德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还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四、在良好的德育环境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即教育在不断发展、完善人的各种德育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享受。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应滿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应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和一系列民主价值。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给予学生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

总之,要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凭借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合理设计,找到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地渗透德育内容的最佳方法,做到既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又能成功地渗透德育内容,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培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同时,使个性特长得以发挥,从而有过硬的本领和健全的个性,成为真正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惯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