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内容为基点的远程协作统整项目

2018-03-05 19:15包士娟刘晓东徐海燕顾培莲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结茧蚕宝宝蚕茧

包士娟+刘晓东+徐海燕+顾培莲

我校主题统整远程协作项目学习的主题“我们来养蚕”来自苏教版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以下简称四下)“养蚕”单元,统整后的项目活动内容见图1。历时一个多月的项目学习活动,重点由两位科学老师(包士娟、顾培莲)实施,信息技术老师(刘晓东)和美术老师(徐海燕)协同设计项目学习内容并实施局部课程。

一、项目准备

在四下科学教学中,养蚕实验是学生必须自主完成的实验活动,因而该项实验活动也成了我们本次项目学习的基础性、支撑性科学实验活动。

蚕是一种娇弱的动物,对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蚕房的清洁度和食物的鲜洁度等都有较高要求。为了便于学生正确饲养和管理蚕的“饮食起居”,并在养蚕的过程中展开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研究,我们做足了前期的准备。

(一)引导课前调研

主要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了解蚕的主要食材——桑叶的基础知识,知道桑叶的种类、外形特征等;学生走进社区,在家长协助下,力所能及地调查江阴市区的桑树分布情况,填写桑树分布统计表。

俗话说:养蚕容易,找桑难。要养蚕,必须有充足的桑叶。虽然桑树分布调查不能当做任务硬性安排给每一个学生,事实上最终的结果每班也僅有10人左右参加,但作为一种项目学习引导,笔者认为,教会学生项目学习的方法步骤仍是十分必要的。课堂上,我们收集各班学生的调研资料,结合老师的调研,最终汇总完成了项目活动的第一项研习成果《江阴市部分地段桑树分布统计表》(见表1)。

(二)用科学课上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主要活动内容:带领学生展开“成长与蜕变”主题绘本阅读,围绕养蚕活动提出感兴趣的研究小课题。

第一课时,科学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养蚕小达人“敬格格”创作的绘本《养蚕日记》,让学生从同龄人视角形象感知蚕一生的阶段变化,并对五年养蚕数百条的“敬格格”生出敬佩之情。这堂课后,不少学生开始对有关蚕的绘本产生阅读兴趣,有些学生还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我们本地的大福蚕种厂,对蚕的生活习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第二课时,科学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围绕养蚕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小课题。班上有些学生是有养蚕经验的,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下,全班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都十分踊跃。最终通过筛选、整理,每一个学生都确定了自己想要研究的小课题,并在老师的指点下制定了相关的研究计划。学生的小课题研究,以小为主,体现儿童的研究兴趣和特点,比如“蚕怎样吃东西”“蚕怎样结茧”“如何辨识蚕的雌雄”“蚕是怎样蜕皮的”“双宫茧是怎么回事”“蚁蚕为什么特别容易夭折”“蚕宝宝一生一共蜕皮几次”“蚕蜕皮前后有何不同”“蚕是怎样抽丝的”“蚕的身体器官是怎样的”“蚕蛾的故事”“蚕为什么吃桑叶后会吐丝”等。

(三)发放蚕宝宝给学生领养

主要活动内容: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了解蚕的新知识;学生凭证领养蚕宝宝,为蚕宝宝的生命负责。

有一天,当科学老师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喜形于色地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新闻”:“老师,我有彩色蚕了!”当学生拿出那条彩色蚕时,教室里的全体学生立刻骚动起来。于是老师顺势给该生布置了一个研究小课题,要他观察、思考彩蚕与普通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了找到答案,老师和学生分头进行网络搜索,这才知道“彩蚕”原来是近年的科研创新成果,是普通蚕吃了有色素的蚕饲料后,色素和蚕的血液发生化学反应致使蚕的皮肤变了色,而且据说现在的彩蚕已经有了紫、红、蓝、橙四种不同的颜色。彩蚕的问题刚刚解决,又有学生带来了一条身上有条纹的蚕宝宝,并神秘地告诉大家“这是虎蚕”。于是笔者请他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讲“虎蚕”的知识……

学生家里购买的特色品种蚕,将我们师生引入了一个神奇的蚕世界。但是,作为项目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研究普通蚕的生命周期,不能被特色品种蚕干扰了核心学习内容。当一切都准备妥当、尤其是当养蚕的时间节点差不多到了的时候,教师向每一名学生正式发放了10只普通品种的蚕宝宝,要求学生认真填写领养证,回家后为蚕宝宝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建议学生每组评选一个最佳“安乐窝”以示对蚕宝宝“家居”环境的“高度重视”。我们提醒学生注意阅读领养证上那两行醒目的文字:“我愿意领养蚕宝宝,一定负责把蚕宝宝养大;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定要细心呵护蚕宝宝,精心喂养蚕宝宝,做好观察记录。”学生填好领养证,兴高采烈地领回蚕宝宝和一份关于养蚕方法的文字资料,同时也是领回了一份责任,开始为蚕宝宝的生命负责了。

二、项目实施

我们为项目实施一共设计了6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养蚕、观察蚕、研究蚕,学习和掌握越来越多的养蚕技能。这6个环节依次是:观察蚕卵和幼虫期的蚕;观察成蛹期的蚕;观察蚕羽化、交配和产卵的过程;抽丝体验;学习论坛发帖、回帖,展开远程协作学习;交流养蚕经验。随着养蚕活动的展开和项目学习的深入,学生临时想出来的研究性小课题越来越多,养蚕、观察蚕、研究蚕的兴趣越来越浓。曾经有过养蚕经验的学生不时充当一下小老师为同学解疑释惑,体验到了知识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全体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慢慢体会到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对蚕的生长发育和意外死亡格外上心,对生命的敬畏和怜惜由衷生发。

(一)观察蚕卵和幼虫期的蚕

主要活动内容:仔细观察和研究蚕卵、蚕蜕的皮、蚕砂、蚕死亡病例等,将观察与研究融合在一起,展开深度探究学习;“小老师”与老师协同“教学”,传播科学养蚕知识。

研习目标:学会观察蚕卵,知道蚕孵化的过程,掌握喂养蚁蚕的方法。

蚕宝宝产卵了,但肉眼很难看清它的“容貌”,于是老师带来了放大镜,指导学生从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来观察和描述蚕卵,在纸上画一画蚕卵的样子。学生说:“蚕卵的大小跟米粒一样,它的颜色是黑色的,有的是淡灰色的。”有学生提问:“为什么同样是蚕卵,颜色会不同呢?”于是,有养蚕经验的学生当仁不让成了“小老师”:颜色深的,是快要孵化出幼虫——蚁蚕了。老师顺势追问“小老师”:“蚁蚕孵化需要怎样的环境呢?”对于这个新的问题,“小老师”显然并无研究,但还是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高温多湿!老师作为学生的首席,在与学生共同研习的过程中,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endprint

蚁蚕如同人类的婴儿期,特别需要悉心照顾。于是,教师再次明确“蚁蚕喂养注意事项”如下:1.蚁蚕最怕冷,温度要保持在25—27℃;2.蚕最喜欢吃桑叶,应把桑叶洗净擦干再喂食;3.要让蚕宝宝的“家”保持整洁,预防蚕宝宝生病;4.给蚁蚕换桑叶时,最好用羽毛轻轻掸开桑叶上的蚁蚕。

蚁蚕在学生们的仔细照料下逐渐长大,七天之后,蚁蚕开始第一次蜕皮了。有学生问“蚕在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小老师”告诉大家:蚕在蜕皮的时候是靠尾部的丝拉住身体外皮,从头部开始蜕皮的;如果弄断了它身上的丝,它的外皮就没有固定点,蜕皮时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蜕到最后蚕宝宝出不来导致窒息死亡等。由于发放蚕种时天气还不够暖,有一个班的蚁蚕死亡率特别高,于是班上的吴静雯同学对蚕宝宝的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据此写下了《蚕宝宝对不起》的日记。

当学生把蚕宝宝的照片分阶段上传沪江社团“成果展示”平台后,我们相机为学生布置了如下探究任务:定期测量蚕宝宝的体长;保留蚕蜕下的皮;收集蚕砂,尝试制作蚕砂枕芯。

饲养蚕宝宝是一件极细致的活儿,清理它们的粪便——蚕砂更是繁琐,许多学生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家长。老师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了蚕砂的药用价值(古人将蚕砂炒热后装入布袋,热敷可治关节疼痛;民间还有用蚕砂做枕芯以求清肝明目的),于是向学生发起了新的活动任务,巧妙地纠正了学生让家长“代劳”的不良倾向:“我们集体收集蚕砂,制作蚕砂枕芯如何?”学生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群起响应,陆续将收集来的蚕砂带给老师,老师再将蚕砂晒干后密封保存,放进帆布袋……师生边收集边观察,发现起初的蚕砂非常细小,随着蚕宝宝的长大,蚕砂也开始变大,大的竟然有3毫米长了。但是,蚕砂的“个头儿”还是太小,虽然师生辛勤收集蚕砂,但最终还是连个迷你型蚕砂枕芯都没做成。不过,师生非常享受收集、晾晒蚕砂过程中的全情投入、齐心协力。

布置学生“收集蚕宝宝各阶段蜕下的皮,为它们拍照合影”这个学习任务时,有些学生不理解,还反问老师:“蜕下的皮有什么好收集的?”老师耐心解释:“也许蜕下一张皮没什么意义,但如果你能收集它在各个生长阶段蜕下的所有的皮,就能‘见证它的成长过程,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就像记录小朋友每个阶段成长过程的照片。”这是一个很动听的理由,学生默许了老师的想法。除了收集,学生也在认真观察蚕在不同阶段蜕下的皮了:蜕下的皮会随着蚕龄增长而变大,颜色都是棕色,形状是皱皱的。慢慢地,学生开始思考: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不蜕皮会怎样?这些问题将学生对蚕的研究推向了深入。学生自发组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寻找答案,有了结果后还特别高兴地与同伴们分享。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发展了学习能力,并发自内心地为自己与蚕宝宝的共同成长感到喜悦。

养蚕注意事项虽然一说再说,但蚁蚕死亡病例仍然有增无减,老师决定号召学生给那些病危或死亡的蚁蚕做“临床分析”,不料学生对此早有研究,教室里林立的小手举了起来。有的学生说:生病的蚕蚕足不尖。有的学生说:生病的蚕身上没有光泽,干干的。还有的学生说:生病的蚕会吐黄水。看来蚁蚕死亡病例真的很多呢。在这个问答过程中,老师觉察到有些学生的情绪开始低落了,于是问:你们的蚕宝宝夭折后,你们是怎么做的?学生金雨杰说:我把蚕宝宝的尸体埋在了自家的花坛里,并给蚕宝宝做了个小墓碑来纪念它。老师表扬了金雨杰的做法,并启发学生:蚕宝宝虽然很小,但也是一条小生命哦。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也許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吧?

养蚕活动中虽有伤心事,但有趣的事也有不少。有一次,一个学生问老师蚕会不会早发育,差点惊住老师。老师定定神,询问之后才知道,学生的问题原来基于这样的观察:“我发现我的蚕长得很快,都超过别人的蚕好多了,感觉像是发育太早了;因为小朋友长得快的,都有早发育的迹象呢。”不待老师回应,其他学生已纷纷给出了答案:“我觉得不应该叫早发育,是你的蚕宝宝长得很好!”

养蚕活动让我们的学生身心愉悦,他们越来越懂事了,真的是养蚕之乐其乐无穷啊。

(二)观察成蛹期的蚕

主要活动内容:在特长教师指引下,科学观察成蛹期的蚕。

研习目标:知道成蛹期的蚕的外形特征,知道它的眼睛、翅膀在哪里。

观察成蛹期的蚕,科学老师原本的预设是这样的:先让学生称量一只茧有多重多大,然后将蚕茧剖开,对着光亮摇一摇、照一照,看看蚕在茧里是什么样子的,继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在剪开的茧里你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等等。随后再让学生查阅资料自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偶尔发现美术老师徐海燕是个养蚕达人(徐老师用三四年时间养蚕数千条,还在自家花园种了好几棵桑树作为蚕宝宝们的大粮仓)后,科学老师决定先请她到科学课堂,给学生们讲讲她的养蚕故事。

从同龄的“敬格格”到身边的美术老师,“养蚕达人”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徐老师一开课便说:我养的蚕都是我自家的蚕宝宝孵化出来的!就这一句话,立马吸引了绝大多数学生艳羡的目光。接着她介绍了怎么喂食、怎样选择桑叶、病蚕怎么处理等知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之后是师生互动。学生提出了许多自己在养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比如“我的蚕一直不吃桑叶,直昂着头怎么办”“要是蚕变黑了会怎样”等,养蚕达人徐老师一一解答了学生的疑惑。学生尤可言带来的蚕茧,将课堂互动推向了高潮。徐老师用这只蚕茧为例,告诉学生如何分辨蚕是否成蛹,并现场演示如何解剖蚕茧,把蚕蛹取出来。学生们一个个屏住了呼吸认真观察,直到下课了都不想让徐老师离开。

学生们牢牢记住了徐老师的这些“金玉良言”:在蚕的一生中,幼虫的使命是摄取营养、生长发育,为成虫繁殖后代做好准备;在化蛹阶段,蛹体内部还是呈现幼虫时代的形态,经过逐步变化,腹脚、丝腺、单眼等完全消失,有些部分如口器、胸脚、器官、消化器管等却始终存在。需要注意的是,蛹虽然在茧内,且不吃不喝,但仍然是活体,仍需要呼吸;幼虫初化蛹时,蛹体极为柔嫩,如果过早采茧,容易导致幼虫流血,形成“死笼茧”,影响生丝品质。蛹被采出来以后,可以通过蛹的腹部形态来判断雌雄。endprint

特长教师“超预设”发挥,协同教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蚕蛹世界的科学之窗。

(三)观察蚕羽化、交配和产卵的过程

主要活动内容:展开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发现蚕世界的真相;学画蚕茧画,传承“非遗”艺术,发展“创意物化”能力。

研习目标:1.知道蚕吐丝结茧时身体的变化,了解蚕结茧全过程,学习并尝试制作蚕茧画;2.知道蚕蛾的身体结构,学会辨认雄蛾和雌蛾;3.知道雄蛾、雌蛾交配产卵的过程。

学生养的蚕有的已经停止进食,身体正在由青白色转为蜡黄色,直至半透明。科学课上,老师把自己饲养的半透明熟蚕宝宝带进课堂,告诉学生,是时候给蚕宝宝造个大小合适且稳固、便于蚕宝宝上蔟结茧的新房子了。接着播放相关教学视频,提醒学生:当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时,要仔细观察蚕宝宝结茧的过程;当蚕宝宝成功结茧后,可以在它化蛾出蛆、破茧而出前,将蚕茧放入热水中加热蒸煮,杀死蛾和蛆,再将其烘干,就能得到完整的蚕茧。最后是课堂讨论,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怎样判断蚕宝宝要吐丝结茧?结茧前为什么要给蚕宝宝建新房?什么样的新房适合蚕宝宝结茧?重点是如何为蚕宝宝建新房以方便其结茧,思考用什么材料建、建多大、舒适度如何、做成什么形状等问题。讨论中,学生想到了卡纸、稻草等材料,想把蚕宝宝的家做成圆形、正方形,新房的大小只要比蚕宝宝大一些即可。也有学生提出疑惑:结茧时房子小,茧子的密度会不会大?两只蚕在一个方格里结茧会怎样?方格房和圆柱房结茧有何不同?……这些问题的提出,再次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学生在充分交流后给蚕宝宝们造出了许多别致的新房,有圆筒形的卡纸房,有正方形的格子房,还有用木棒搭的客厅房……一个比一个漂亮、舒适,蚕宝宝们都有了结茧用的新房。

蚕宝宝结茧需要几天几夜,学生不可能每时每刻守在旁边观察,怎么办呢?老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没过几天,四(3)班的许心怡就把成果带给了大家。原来,她爸爸帮她借来了她舅舅家的摄像头,摄像头事无巨细地捕捉到了蚕宝宝结茧的全过程!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我家的蚕宝宝对高科技可感兴趣了,结茧的时候居然就待在摄像机旁,真有意思。不过,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摄像机旁有支点,正好可以支撑蚕宝宝结茧。真是一个聪明的蚕宝宝!”再后来,许心怡用小影技术制作了蚕宝宝结茧的微电影,一时之间成为了全年级的养蚕红人。物联网时代的新技术给我们的观察活动提供了许多便利,可视化技术让我们的观察无时无处不在,学生的项目规划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啊。

引导学生学画蚕茧画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学习内容,肩负着传承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课堂上,美术老师通过范例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先用白色蚕茧做好剪贴画、再用水彩颜料上色的蚕茧画制作基本工艺流程。“先用剪刀在蚕茧底部剪一个小口,让蚕蛹掉出来;再沿着蚕茧的长边向顶部剪开,可以剪成6瓣或者8瓣的花瓣,注意不要完全剪断,在顶部留一个连接点,再将蚕茧展开,这样一朵美丽的花朵就完成啦!”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们纷纷拿起了手头的工具材料。有的用蚕茧制作了京剧脸谱,有的制成挂件,有的制作成卡通人物……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制作蚕茧画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朱锦佳的作品是小白兔饰品,她刚开始还担心自己做不好,看着同学们忙碌,她慢慢找到了感觉,摸索到了制作的方法:“我先把蚕茧在后面挖了一个洞,再用一个蚕茧做成了两个兔耳朵,接着在它的身体上划了两个小洞,把兔耳朵塞进身子里,最后涂上了颜色。真的一点也不难!”陈雨菲制作的是手偶小黄人,她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了蚕茧画的艺术魅力,衷心希望这门既有创意又有趣味的手艺能够永久传承下去。

学生制作的蚕茧画

观察蚕交配比较困难,教师给学生播放了视频。学生再次提出各种问题,比如“是不是只有雄、雌蚕蛾才能交配?”“两只雄(雌)蛾会交配吗?”等等。为此,教师设计了如下观察和学习任务:1.比较蚕蛾与蛹的外形,找一找蚕蛾身体各部位分别是从蛹的哪些部位发育而成的?2.找出雌、雄蛾的外形差异,学会辨别它们。3.数一数一只雌蛾能产多少卵?仔细观察新卵的外形特征。4.观察交配的蛾和没有交配的蛾所产的卵有什么区别?设计以上系列观察任务,旨在让学生掌握昆虫交配的一般规律。虽然这些观察任务是安排在家完成的,但是一些学生还是不顾老师的反对,将蚕宝宝随身带到了学校,并在科学课上主动拿出来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新发现。学生长期、持续观察,终于发现了如下规律: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通过文献研究,学生知道了关于蚕蛾产卵的那些事:蚕蛾只有一雄一雌才能交配,两只雄(雌)蛾不会交配;有些品种的飞蛾孤雌可以产卵,有些是要交配后才能产卵;孤雌产卵不能孵化生命,只有交配后产下的受精卵才能产生后代;通常蚕蛾羽化不久后就交配,一般交尾结束三四个小时后,雌蛾就可以产下受精卵,产卵时间可持续2—3天;一只雌蛾一般可产400—500粒蚕卵,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蚕蛾留下后代后不久便会死去……

蚕宝宝的世界里,隐含着多少生命的奥秘啊!只有认真研究过的人才能知道呢。

(四)抽丝体验

主要活动内容:了解抽丝的历史和当下的丝绸产品;体验抽丝过程;让历史“照亮”现实,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研习目标: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体验抽丝过程。

当学生人人都拥有了一块块雪白的蚕茧,接下来就要学习如何抽丝了。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以下几项学习任务:1.通过量一量、称一称的方式,比一比谁的蚕茧最大最厚;2.了解蚕丝的作用,预测一根丝可能有多长;3.到蚕产品商店考察蠶产品;4.了解养蚕历史、“一带一路”知识等。称量和预测属于数学知识范畴,学生不在话下;上网搜集资料,学生了解到蚕茧的大小由蚕宝宝的吐丝多少决定,而吐丝的长短跟吃的桑叶有很大关系;去蚕丝商品专营店调查,学生发现蚕丝产品有被子、丝巾、内衣等,制作工艺不同,售价也不同,真丝裙子的价格高且热销,因为夏天穿丝绸衣服很凉快。老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了抽丝方法后,很多学生回家体验抽丝工艺,学生李金阳还专门写了一篇抽丝日记。endprint

受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而多元。

(五)学习论坛发帖、回帖,展开远程协作学习

主要活动内容:登陆沪江社团平台,通过发帖、回帖、跟帖展开远程协作学习。

研习目标:1.了解沪江平台及作用;2.能够正确熟练地完成账号注册;3.学会正确登录论坛;学习、掌握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帖的方法。

线下研究结束后,如何将研究成果分享给跨校研究的伙伴呢?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信息技术学习。课上,信息技术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沪江平台的性质和作用,指导学生完成账号注册、登录。在每个学生拥有了自己的账户后,老师告诉学生如下网络术语:发帖子的人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楼主”,简称LZ;被人阅读次数最多、回复最多的帖子是“精华帖”。接下来,老师与学生展开“什么样的帖子最吸引别人的眼球”的课堂讨论,并得出如下结论:标题要新颖、醒目,内容要有价值、引人入胜,不发表内容空洞、不文明的言论,要做一个有道德意识的网络小公民。

其实我们都知道,走进论坛浏览内容、发帖、回帖,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只是正确地发帖、回帖,对学生信息表达、加工和交流能力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此,老师给学生明确了如下三个任务:1.发送自己研究成果的帖子,要求标题新颖、主题明确,内容详实、重点突出;2.客观真实地评价本校同学的帖子;3.评价跨校合作学生的帖子。随后,教师用一个学生的帖子为例,引导学生先后思考以下问题:看到这个帖子标题,你能清楚地知道帖子要讲什么内容吗?你有想法去打开帖子查阅信息吗?这样一来,学生对帖子标题和内容的要求有了真切的体验。只是在真实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喜欢用表情符号来代替文字回帖,要么是嫌打字麻烦,要么认为表情更直观。教师反复引导学生“用简短的文字”陈述自己对帖子内容的看法,最终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并使学生慢慢习惯并基本掌握了发帖、回帖的方法。(相关内容可上网浏览)

货真价实的成果分享和学习评价,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扎实、丰富,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六)交流养蚕经验

主要活动内容:召开养蚕经验交流会,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养蚕经验。

研习目标: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和自己的研究成果,知道蚕和蝴蝶生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项目活动中期,我们召开了一次“信息发布会”,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在养蚕过程中的收获与发现,并对学生进行项目活动小结指导:1.你发现蚕经历了哪些变化?2.你有什么发现和体会?3.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在四(7)班的信息发布会上,老师还邀请四(3)班的吴静雯同学就调查日記《蚕宝宝对不起》做了跨班交流,旨在提醒学生在养蚕时要注意细节,不能马虎;另与学生分享了四(2)班苏梦龙同学的微视频《蚕宝宝成长记》、吴洲杨同学的美篇《我是养蚕小主人》,顺势向学生介绍了小影APP制作微视频的方法。活动中期的班内交流、跨班交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一次促进,也为之后的跨校交流奠定了基础。

分享,有着温暖人心、校正失误、鼓舞士气、鞭策前行的力量,它激励着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项目学习与研究,争取有自己的独到发现。

项目活动结束之后的养蚕经验交流会(过程略),重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养蚕知识建构(蚕的一生四阶段),适时提出新问题(比如还有哪些昆虫是变态的),在学生心中延展昆虫的“变态”概念,将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向更为广阔深邃的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责编 白聪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茧蚕宝宝蚕茧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宝宝的魔法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趣味问答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日记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