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总目次

2018-03-05 17:13:04
物理实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测量实验

·聚焦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于光镊技术的研究性实验 李银妹,姚 焜,孙腊珍(11)

用光镊捕获家禽的血红细胞实验 裴明润,赵晓帆,朱 琪,刘昌昊,张永健,肖光宗,陈鑫麟(11)

·科海寻迹·

基于量子阱子带间跃迁的红外探测器研究 荣 新,王新强(4)

金纳米颗粒溶液的光热转换效率测量 单桂晔,许世玉,石 雯(4)

磁光捕获冷原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进展 宋晓丽,冯 放(6)

基于等离子体电荷转移调控的抗干扰全息存储研究 付申成,刘双燕,张昕彤,刘益春(9)

·近代与综合实验·

计算全息显示技术的研究 徐 乾,孟凡昊,谢 铮,周惠君(1)

空间滤波的实验研究 于雪冰,王 伟(1)

La2-xSrxCuO4单晶的各向异性热导率的测量 赵 霞(2)

量子非定域衍射实验 段德洋,曹亚迪,程 琪,郭晓宇(2)

金属结合能、线膨胀系数及德拜温度的解析研究与计算 于长丰(2)

基于光共振吸收测量铷泡内部的压强 刘钰煌,刘梓禄,朱相毅,陈佳纯,杜炎雄(3)

基于ZnO纳米线/PMMA复合材料的柔性阻变式随机存储器 李新月,赵凯东,石凯熙,许 喆,王中强(3)

光泵磁共振中确定地磁水平分量方向的改进方法 高子镡,池水莲,王彩强,张玉霞(3)

基于光纤氧气传感器的细胞培养氧分压测试实验 刘建斌,王诚诚,樊慧英,李 海,杨初平,曾应新,徐初东,陈荣声(4)

电化学腐蚀法制备STM探针针尖的探究 刘升光,李浥晨,姜程予,牟宗信,李雪春(4)

基于相关器原理的图像特征识别方法 区 彤,宋明明,周惠君,高文莉(5)

DL-8型高压强电离真空计的另一种高灵敏度状态 王竞先,冉书能,荀 坤(5)

SnS2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气敏特性测试 冯娟娟,郭党委,卢启海,王振坤(6)

基于单T网络的忆阻混沌电路 陈菊芳,徐 影,于倩倩(6)

铌酸锂波导中的非线性Cerenkov辐射 胡小鹏,周 进(7)

油页岩的拉曼光谱 陈梦溪,邱 萍,赵 昆,詹洪磊(7)

煤质检测系统D-T中子源屏蔽的MC模拟研究 庞 敏,景士伟(7)

超宽谱透射式的太赫兹波正交偏振转换器 李恒一,张 权,赵 伟,郑 虹,朱 玲(8)

目标振动微多普勒效应教学实验的设计 孙玉国,吴立鑫(8)

基于有限元模拟与数值计算的微电磁继电器结构设计与性质研究 吴雅苹,陈晓航,吴志明(8)

利用磁光克尔效应计算材料的介电张量非对角元 曹 克,张 霞,王玉颖,孙学博,孔祥和(9)

自组装式真空实验教学方法探究 祝 巍,赵 伟,赵 霞,浦其荣,胡 勇(9)

荧光显微镜自组实验设计 刘东奇(9)

较宽松条件下透明强磁体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郭一昕,胡 勇,谢 宁,王中平(10)

磁场中激光牵引热解石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李 琛,闫 江,訾昌葛,黄映洲,吴小志(10)

通过基尔霍夫衍射积分计算激光横模光场 王艺蓉,蓝佳雯静,孙 萍,屈 帅,高 著(10)

紫外LED隧穿结的模拟设计 林 伟,吴雅苹,李德鹏,卢诗强(11)

稳态核磁共振实验中弛豫时间T2的测量方法 杜晓波,付成伟,纪 媛,吕佳明,杨博闻,夏书涵,孙 昕,梁桁楠,崔 航,龙北玉(11)

基于光致瞬态光栅测量液体内的声速 刘伟龙,黄 丽,杨庆鑫,杨延强,赵海发(11)

基于数字锁相放大器测量电阻热噪声 贾莲莲,贺子芸,曾迪昂,王自鑫,蔡志岗(12)

微波布拉格衍射实验中木板影响的探索 樊帅宇,王春梅,沈国土(12)

反转恢复法和饱和恢复法测量纵向弛豫时间的比较 刘 佩,姚红英(12)

·普通物理实验·

利用高速LED秒表与数码相机测量液体黏度 安郁宽(1)

空气折射率梯度分布的可视化实验 罗劲明,薛凌峰,郑景辉,曾锦富,李子文,纪桂彬(1)

基于遮光效应测量液体折射率 卫芬芬,徐 铭,刘志存,黄育红,张宗权(2)

全自动相位差法声速测量装置的研制与探讨 石明吉,宋金璠,郭新峰(2)

用锁相放大器测量材料的介电参量 李潮锐(3)

手机和Matlab相结合测量牛顿环的曲率半径 张晓旭,吴天安,李 达(3)

数字激光散斑照相技术测金属杨氏模量 房 鑫,刘成森,张囡囡,赵琳琳,杨 瑶,孙娇月,彭金金,于国辉,宋嘉琦(3)

数字示波器测量RLC谐振特性 李潮锐(4)

集成霍尔开关传感器测量非透明液体的黏度 王本阳,毛晓芹,王新顺,曲文葛,张立彬(4)

开环式GMR传感器电流测量实验研究 董向成,周 玲,朱实强(5)

双缝干涉测量超声波声速 骆 敏,骆泽如,余观夏,林杨帆(5)

变温霍尔效应简易测量方法 李潮锐(6)

视频分析软件Tracker在复摆实验中的应用 曾 蓓,程敏熙(6)

多重反射激光光杠杆测量金属线胀系数 骆 敏,骆泽如,陈 蕾,余观夏,林杨帆(7)

基于准稳态实验方法研究橡胶材料的热传导性质 周厚兵,唐 耿,张欣蕊,赵子珍,卢慧金,王乐乐(7)

基于Hartley变换的地磁场延拓技术 武立华,刘志海,孟 霆,黄 玉(7)

图像式光电编码器数据采集系统 周 钧,张世学,凌剑勇,吴庆林(8)

全自动相位差法声速测量实验数据的处理 石明吉,郭新峰,李波波,王 飞(8)

空气中声速自动测量系统 刘永智,解立强,梁盛德(9)

基于光斑调制的汇聚光源焦距测量系统 张 勃,宋丽培,赵 星,张 旭,张 茹,安晓英(9)

刚体转动惯量实验的改进 潘 葳,王 瑗(10)

利用光杠杆测量流体压强及流速的微小变化 王小怀(10)

迈克耳孙干涉仪自动测量系统设计 石明吉,王 飞,王珍桢(10)

应变式电阻压力传感元件灵敏度的测定 王维果,朱世国,饶大庆,邹旭敏,胡再国(11)

集成霍尔传感器特性测量与应用实验的改进 王 瑗,潘 葳(11)

旋转光轴法测量平板玻璃的折射率 张金宝,李海英,王志军,倪牟翠(12)

基于数字化力学结构平台的设计性实验探索 高 博,张俊武,程向明,张 沛,王红理(12)

·实验讲坛·

数字锁相放大器中相敏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 陈泽宁,王自鑫,贺子芸,贾莲莲,陈弟虎,蔡志岗(1)

关于布朗粒子扩散系数的讨论 陈 唯(1)

油滴实验计算元电荷的简明方法 朱鹤年,郭旭波,常 缨,朱美红,肖志刚(2)

时域光学干涉层析成像实验系统的研制 韩荣磊,李佼洋,韩 涛,王福娟,张建超,蔡志岗(7)

频域光学干涉层析成像实验系统的研制 韩 涛,王福娟,李佼洋,韩荣磊,蔡志岗(8)

多普勒效应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毕志毅(12)

·聚焦国家级示范中心·

以“科研引领实验教学”理念,推动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团队建设 李 智,张朝晖(3)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开放实验室计划 王世峰,王 锐,都凯悦,陈 洋,刘 伟(3)

基于物理学术竞赛,搭建物理创新平台 白洪亮,李雪春,滕永杰,李建东,王艳辉,吴兴伟(4)

自动化设备控制和数据采集软件LabMeasure 李壮志,李玉现,白彦魁(4)

视频与数据联动系统在物理实验评价中的应用 刘朝辉,吴先球(7)

·专题·

基于Citespace的物理演示实验可视化分析 袁 琳,孙敬姝,盖学敏(1)

基于目标分类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李雪琴,赵云芳,唐艳妮,罗积军(1)

基于刀口仪的空气成像演示实验 张陈成,王 军,吕 晗,陆佳蕾,陈宝华,吴泉英(2)

Magnus效应动力演示仪 王 仿,李 昊,英 模,王志鹏,王四海(2)

基于CD/DVD光盘的光栅衍射演示实验 单会会,马书炳,张 辉,麻晓敏,史 博(2)

莱顿弗罗斯特水滴振荡模式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探究 胡子豪,任 宁,俞 熹(3)

磁流体在非均匀磁场下的实验特性 李欣阳,顾吉林,杨 青,张枫茁(3)

基于幅度调制的可见光通信演示仪 李智豪,蒲小年,劳健涛,戚慧珊(4)

3种太阳能动力磁悬浮演示仪器 魏 勇,张竟原,苏于东,刘春兰,姜友嫦(4)

中国古代指南鱼和指南针的复原实验研究 岑天庆(5)

在磁控溅射镀膜实验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尝试 许积文,袁昌来,杨 玲,张小文,丘 伟,张艳丽,李震春,朱保华,杨 云,陈国华(5)

STEM教育在CUPT中的体现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初探 毕瑛洁,白 赫,段瑞梦,许 静(5)

智能车竞赛中图像畸变还原的实现 劳健涛,李智豪,蒲小年,胡静宜,戚慧珊,唐小煜(6)

扭转陀螺的运动研究 洪子昕,时 凯,艾 清(6)

第19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试题简介 张春玲,惠王伟,宋 峰,张天浩(7)

追寻信标的智能车最优导航策略 唐小煜,劳健涛,李智豪,蒲小年,戚慧珊,胡静宜(7)

基于永磁体的四磁极子能量转化演示仪 李庆芳,郝子鉴,马晓飞,张雅男(8)

简易特雷门琴的制作 冯 通,高 铤,袁海明,张泽远,杨天舒,赵 伟,浦其荣,张增明,孙腊珍(8)

基于激光多普勒效应的音乐盒 马 杰,罗大为,周利杰,高兴茹(8)

基础实验题A:液体的热学量测量 高文莉,龚国斌,苏为宁,周 进,万建国(9)

基础实验题B:线性及非线性LC振荡电路 王思慧,范文凯,江洪建,万建国(9)

综合研究性实验试题:类切伦科夫辐射综合实验 胡小鹏,王向阳,何润秋,刘 辉(10)

综合研究性实验试题:高温超导体特性测量综合实验 游 彪,吴卫国,吴小山(10)

气膜汽笛的发声研究 蓝佳雯静,王艺蓉,金 山,康秀英(11)

用三线摆检测鸡蛋的生熟度 赵 霞,祝 巍,谢 宁(11)

对1道物理竞赛题的商榷 田 雁,陈浩然,乐永康(12)

大学物理实验竞赛引起的反思 何仁生,皮斌斌,翦知渐,陈小林,周艳明(12)

·互联网+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MOOC及教材的建设与探索 何焰兰,彭 刚,刘振祥,刘一星,沈 志,郑浩斌(1)

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姬晓旭,王爱华(1)

创客教育:物理师范教育变革的新路径 黄 桦(2)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远程物理实验及示教 李潮锐(5)

虚实结合混合式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模式的实践 谭佐军,程其娈,陈建军,魏 薇,卢 军(5)

智慧校园场景中智能引体向上训练器的设计 张新风,吴一凡,郭宇歌,胡钦宇,戴德琰,郭献章(6)

TPACK理论框架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整合 范 婷,李金平(6)

利用互联网优化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 李晓春,李新梅,徐富新(8)

基于H5技术的移动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白 亮,高 宏,马成举,李娟妮,张小真,兆 雪(8)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创新能力培养 洪 澜,蔡修奋,李佼洋,蔡志岗(9)

“互联网+”背景下物理实验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王 涛,吴庆州(9)

大学物理实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倪燕茹(10)

大学物理综合设计实验的手机辅助教学APP建设 盖 磊,刘海霞,姜永清,赵培刚(10)

近代物理实验课虚拟实验教学调查与分析 陈 卓,张志华,于婷婷,赫 丽,方 恺(12)

基于LabVIEW的电阻测量系统设计 张明建,马 畅,江先阳(12)

·学生园地·

基于旋转镜法的低成本3D成像装置 严博文,宋星锐,胡正冕,项一帆,赵 伟,张 权,朱 玲,张增明(1)

单摆非线性特征的研究 刘正成,李青松,孙迎春(1)

利用 Arduino 测量斜面滑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王江南,郑相相,林彤彤,冉诗勇(2)

衬底对石墨烯器件电学性质的影响 王天博,葛建雷(2)

实验教学用简易光谱仪的研制 龙勇机,田毓琛,刘文军,孙正和(2)

超声波气体流量计的时差法检测与数值分析 徐文焯,章可易,王子静,赵迎倩,王田昱,徐思哲,何维予(3)

基于智能手机实现典型声学现象的课堂多边互动模式 胡祥龙,乐永康,高 渊,马世红,魏心源(3)

基于磁致旋光效应测量有限长通电螺线管轴向磁场分布 庄浩丽,韩俊彦,林佳佳,李苑喆,张舒婷,曾育锋(3)

声波多次往返叠加对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的影响 李 轩,方锦江,单桂晔,高志华(4)

橡胶气球大小与内外压强差关系 吴 昕,王雪彬(4)

几种油的费尔德常量的测量 李苑喆,庄浩丽,张舒婷,林佳佳,韩俊彦,曾育锋(4)

磁力平衡悬梁式液体界面张力测量仪的改进 韩亚宁,陈志艳,王 军(5)

2种液体间界面张力的动态测量 后俊明,卢炳鑫,冷雪松,杨知衡,苏 广,王开明(5)

倾斜变截面管理想流体喷射模型的构建 李 轩,李大帅,王俊杰,张冠中,张 雪(5)

基于标记中子方法检测墙体爆炸物扣除本底方法 沈 星,朱鹏飞,马 瑞,侯晶晶,杨柏栋,景士伟(6)

超声光栅法测量液体的体积弹性模量 李 聪,侯志栋,周丽霞(6)

非平行板电容器测量杨氏模量的改进 唐子彦,冷文秀(7)

利用劳埃镜干涉测量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 单声宇,严琪琪,解晓雯,陈 彦(7)

基于光栅光谱仪的几种常用光源的蓝光比测试与分析 石佳辰,尹亚玲,李晓云(7)

绝热膨胀法测量空气比热容比实验的探讨 李宏康,孙国川,邱 菊,薛红玲(8)

自制仪器测量不同质量分数的盐水折射率 许释文,徐怡冰,邱妙婵,李德安(8)

拉伸法测头发丝杨氏模量实验装置的改装 谢杨莹,秦玉霞,杨旭昕,叶全林(9)

提高平板玻璃折射率测量实验中干涉条纹清晰度的方法 屈代维,李朝荣,朱家晓,唐 芳,熊 畅(9)

磁流体在轴向磁场中突出峰结构的实验研究 冯 冉,钟 鸣,陆建隆(10)

基于光路回归方法研究潜水近视眼镜度数 王鑫杰,杨 迪,赵志杰,孙丽媛,高得力(10)

电热法测热功当量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何建勋,唐 芳(10)

超声测距测速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杨鑫玙,喻秋山,季伟驰,胡 苏(11)

基于PGNAA技术对地雷探测的MOCA模拟及能谱分析 李昌华,朱晨熙,陈向春,曹 倩,龙 渝,景士伟(11)

利用多频干涉法测量石英片的厚度 龚彦恺,白翠琴(11)

测金属线膨胀系数的2种方法 刘肖一,王文彦,平 澄(11)

波尔共振实验中相位差测量的改进 马明哲,刘 芬,赵俊浩,邓扬扬,王爱芳(12)

利用电容器验证油液的污染程度 熊子伦,卢继德,李 琪,王洪鹏,张 鹏(12)

·基础教育·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水流传声”实验 唐忠敏,王太军(1)

用变色指甲油制作变色滑动变阻器 高 静(1)

多普勒效应演示仪的改进 蒋金华,代 伟,王 漫,杜 倩(2)

热力学视角下“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问题探究 张 雪,徐 莹,于海波(2)

磁场分布显示仪 陆振华,顾建新(2)

绝缘玻璃高温变导体实验的简易装置 付喜锦(3)

STEAM教学模式在高中电磁现象教学中的应用 刘 哲,裴健成,刘亚楠,陈雯歆,袁 琦,王春亮(3)

横波纵波波动演示仪 杜 倩,代 伟,蒋金华,王 漫(3)

基于声振动的机械波干涉与衍射实验 杨万琴,汪成瑞,张轶炳(4)

磁浮式声音传播条件演示仪 徐忠岳(4)

单摆振动图像演示仪的改进 冯彩仪,程敏熙,郭可馨(5)

自由落体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的改进 韩晨希(5)

热传递可视化实验设计 张春斌,王妍琳(5)

基于磁性材料的中心力场演示实验仪 武家铭(6)

温度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里城祺(6)

光的全反射探究式教具及光控音响的制作 王 漫,代 伟,杜 倩,蒋金华(7)

用水煮亮LED灯 毕 亮(7)

基于激光反射法的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林阅千, 田 丰(8)

对平行板电容器实验装置的改进 马顺存(8)

洛伦兹力演示仪 玄 阳,韩烁冲,苑帅康,葛大勇(9)

大气压喷泉实验仪 张晓红(9)

利用PASCO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规律 张 勇,刘茂军,朱金铭,武彦群,邵泽文(10)

基于DIS传感器探究液压传递特点的实验装置 陈剑峰(10)

液体密度测量仪 王天城(10)

巧用磁传感器测量旋转物体的角速度 杜嘉萍,周少娜,庄 瑾,王 晰,谭紫荆,温春媚(11)

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演示仪 黄 军,钟劲翔(11)

定量探究安培力实验的改进 郑宇晴,王佳伟,张轶炳(12)

简谐运动图像描绘仪的改进 杨 力,万 吉(12)

第10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3)

《物理实验》杂志稿约 (4,7)

第10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第二轮通知 (5)

第10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全文) (9)

“第14届高等学校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11)

2018年总目次 (12)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测量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做个怪怪长实验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