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京瀚(上海海事大学体育部 上海 201306)
引言:体育文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而不同时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呈现多样性的。要深入了解不同时代体育文化的发展,除了借助相关的史料之外文学作品亦是重要的研究依据。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是作家对所处的时代人民社会生活的艺术概括,各式各样的文化都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描述的素材,而体育作为人们广泛进行的活动形式同样是文学作品重要的素材之一。笔者以描述宋代体育活动的文学作品为研究素材并结合相关的史料对宋代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进行梳理,此研究不仅丰富了关于对宋代体育的研究,也是对宋代体育文化的追溯,以及对我国体育传统的延续。
带有竞技色彩的体育活动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备受社会各阶层喜爱,此类体育活动因其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倍受各阶层喜爱,这也是带有竞技色彩的体育活动最大的魅力所在。宋朝带有竞技色彩的体育活动莫过于龙舟竞渡、蹴鞠以及相扑运动。笔者对带有竞技色彩的体育活动的归类主要是指盛行于民间的,民众参与度相对较高的具有竞技性体育活动。
龙舟竞渡相传为纪念诗人屈原而发展起来的,南宋梁时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隋书·地理志》中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櫂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宋史·礼志》记载:宋太宗于“雍熙四年四月,幸金明池观水嬉,……尽欢而罢。淳化三年三月,幸金明池,命为竞渡之戏,掷银贩于波问,令人泅波取之。因御船奏教坊乐,岸上都人纵观者万计。”通过此记载可见当时的竞渡已有物质的奖励。而通过《金明池争标图》亦可反映宋朝龙舟竞渡的竞技性。宋朝文学作品中对龙舟竞渡的描述也很多。柳永的《破阵子·林钟商》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此词描述的是皇上与百姓一起观看龙舟竞渡的场景,通过此词我们可知龙舟竞渡在宋朝不仅受到统治者的喜爱,同样也受到民众的热爱。宋词中对龙舟竞渡声势描述最精彩的当属黄裳的《减字木兰花》:“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由此可见龙舟竞渡在宋朝的盛行程度。再如: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吕渭老的《齐天乐》(观竞渡)等等都是对宋朝龙舟竞渡的描述。
蹴鞠运动最早可追溯的战国,“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蹴鞠在汉代和唐代都非常繁荣,而宋代是蹴鞠发展的鼎盛时代。通过《宋太祖蹴鞠图》、《宋史》以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蹴鞠在宋朝的繁荣程度。其中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蹴鞠的场地设施以及比赛规则做了记载:“左右军筑球。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三丈许……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也,不胜者球头吃鞭,便加抹枪。”北宋还有以蹴鞠闻名的两位宰相:一位是自诩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的宰相李邦彦、另一位是因球技高超而平步青云的宰相高俅。宋代很多文人亦对宋朝蹴鞠做了深入的描述。宋徽宗赵佶《宫词》:“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宋词中不仅有对宫廷蹴鞠的描述还有对民间蹴鞠的描述,如:赵文的《莺啼序》:“斗鸡走狗,呼卢蹴鞠,平生把臂江湖旧,约何时、共话连床雨”以及他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都是对民间蹴鞠运动做了描述。由此可见宋朝蹴鞠从最高统治者到普通民众都很喜爱蹴鞠这项运动。
秦汉时期相扑叫角抵、角力,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叫相扑。文献记载中相扑一词最早见于王隐的《晋书》;“相扑下技,不足以别两国优劣。”记述宋代相扑这项运动的文学作品莫过于《水浒传》,其中第二十九回蒋门神自夸:“三年上泰岳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通过此描述我们可知相扑在宋代已设有专门的比赛。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棚上都是金银器皿,锦绣段匹。门外拴着五头骏马,全副鞍辔。”此描述我们可以得知相扑比赛在宋朝已有丰厚的比赛奖励。据《梦粱录》记载,宋代宫廷有专门的相扑队,相扑者名日“内等子”。除了宫廷中盛行相扑运动,民间亦有相扑社,《武林旧事》就提到了关于相扑的“俱乐部”角抵社(相扑)。《梦粱录》载:“六月六日,为北崖府君生日……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足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计,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崖弄、跳索、相扑……”。由此可见相扑运动在当时的盛行程度。
通过对宋代文学作品中反映带有竞技色彩的体育活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带有竞技色彩的体育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宋代时期这样的体育活动深受当朝统治者以及民众的喜爱。
宋代因其版图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相接壤,连年的征伐战争致使宋代军事活动活跃,军队为了备战就必须经常训练,所以带有军事色彩的体育活动也从军队训练中衍生出来。当然这些体育活动有些也具有竞技性,但因是从军队的军事训练所衍生出来的所以笔者把其归为带有军事色彩的体育活动中。笔者想以此来区别于上文所述的带有竞技性色彩的体育活动。武术最早起源于元、明两个朝代。武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文选》中:“偃闭武术,阐扬文令。”这里武术本意指的是战争,但以后诸类武技均被其所包容。《东京梦华录》中就详细记载有北宋军队在京城进行武艺表演的情况:“……有花妆轻健军士百余,前列旗帜,各执雏尾、蛮牌、木刀。”对宋代武术的描述最多的莫过于《水浒传》,其中有很多的打斗场面,如:第二回: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在史家庄与史进比棒,“王进却不打下来,将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溯将来,只一缴,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里后倒了”等等。后来在宋朝武术慢慢从军队普及到民间,伴随着武术的普及宋代出现了“瓦舍”,瓦舍即武术表演的场所。《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还有《武林旧事·瓦子勾栏》以及《东京梦华录》中都有对瓦舍的具体介绍。其中《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介绍的著名瓦舍艺人就有七十多位,杨望京是其中以相扑、棹刀、等技艺而闻名的民间武术艺人。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宋神宗时期曾出现专门的用以武术人材选拨的教材“武经七书” 包括《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唐李问对》。“武经七书”的出现说明宋朝对武术的重视以及宋朝武术开展状况的昌盛。
射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部落时期,距今二万八千年前的山西朔县峙峪人遗址中,就已发现有石箭头,那时的射箭主要是以狩猎为目的,随着后来的发展射箭多用于军事战斗之中。宋代射箭运动深受朝廷的重视,民间也出现了“弓箭社”张光祖《言行龟鉴卷六政事门》:“太原土风喜射,故民间有弓箭社。”宋代大文豪苏轼就酷爱弓箭运动,苏轼《江神子》:“……亲射虎,看孙郎……会挽弯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还有他的《苏东坡全集》、《与孙知损运使书》都表述了射箭的重要以及对射箭的喜爱。贺铸在《六州歌头》:“轰饮酒炉,春色浮寒套,吸海垂虹。闲呼鹰嗽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生动的描述了他少年时射猎的生活。还有陆游《汉宫春》:“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也是通过回忆描述当年的射猎活动。《东京梦华录·驾幸射殿射弓》也对宋代的皇帝的射箭活动做了描述,说明射箭不仅在的军队和民间是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而且对于皇室也是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
马球,又称击鞠,通俗的讲就是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体育活动。《宋史·礼制》就对马球运动做了详尽的记载。马球的发展鼎盛时期在宋代,其中宋太宗对推动马球运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宋太宗赵光义出身军旅,其在位期间,因自己偏爱马球这项运动,深知马球运动对锻炼身体及训练部队的重要性,于是将马球定为军中之礼,他还曾命有关部门研究马球并制定规则。宋代文学作品中对马球运动的描述也有很多。如:刘克庄《闻笛二首》其中一首:“少年球马逐秋风,笛起连营响裂空。陆游《春感》:“少时狂走西复东,银鞍骏马驰如风……义鱼狼藉漾水浊,猎虎蹴蹋南山空。”还有曾布的《水调歌头》李曾伯的《沁园春》等等。《梦梁录》中亦有很多关于马球的记载。
通过对宋代文学作品中反映带有军事色彩的体育活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宋代因为民族矛盾不断,从军队的训练中衍生出很多带有军事色彩的体育运动,并且随着这些带有军事色彩体育运动的发展慢慢的渗透到了民间,同样也民众的喜爱。
研究宋代体育文化的昌盛程度,不能只从片面单一的体育活动来研究,而应从宋代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进行分析,体育活动的多样性是对研究对象客观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客观真实性。而基于对描述宋代体育活动的文学素材进行研究可以通过宋代的不同阶层民众对其所处朝代体育活动的认识来对宋代的体育活动做全面的了解。文学作品是考察古代体育活动的一扇窗户。文学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兴衰以及人民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等。而体育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许多文人用生动的文墨对其进行了书写,特别是体育活动也成为了文人墨客重要的写作素材之一,不同的文学作品描述的体育活动不同,但我们可以对其描述的体育活动进行多样性梳理,并结合相关史料以此来分析一个朝代的体育活动。笔者试从文人墨客对宋代体育活动的描述中梳理宋朝的体育活动的多样性,以此来为宋代体育文化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借鉴。通过笔者的概括梳理亦想来呼吁世人重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把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当成接力棒一代一代坚持不懈的传承下去。在传承的基础上我们亦要加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让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继续保持下去,对那些早已被“金牌至上”理念充斥思想的人们加以警醒,不要让祖先赋予我们的财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1]宗懔.荆楚岁时记[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吴自牧.梦粱录[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4]萧统.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张光祖.言行龟鉴[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