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 鹤,靳思远,万 航
(吉林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第二课堂内容不断丰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推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等重大政策,推动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全面发展[1]。在新时达的背景下,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步入大学校园,对于这批学生的素质培养成为重中之重,在除专业性知识培养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开展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其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已在各高校普遍兴起。通过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它不单是活跃学生业余生活、填补学生的精神空白,而是以它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在改善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等诸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团结、教育青年的有效载体[2]。同时,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也推动了共青团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拓宽了团的工作领域。几年来我们把以课外兴趣小组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助手,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结合我校客观实际,照顾学生合理的、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志趣和需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综合性教育效果。
大学生活泼爱动,可塑性强,如果引导得当,就可使他们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教益。根据这一特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经常开展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活动,使他们陶冶情操,更新观念。比如通过文明礼貌月活动培养同学勤俭节约、讲究文明风尚的精神。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对高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经过我院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以课外兴趣小组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已逐渐成为学生素质拓展的主要阵地。
“第二课堂活动是针对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而言,它与第一课堂相配合,以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展开的系列开放性活动,是另一个课堂,它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整体。”[4]高校育人工作必须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抓住社会的需求,把学生培养成有具有人文情怀的工科生。并针对高校教育面临的市场经济下人才培养问题,在课堂教学外,如何加强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训练,被提上高校教育议事日程,由此有了传统高等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辅助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也就是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必须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在第一课堂学习的理论基础上,锻炼动手实践能力,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爱好、社会需求、学校环境,开设各类兴趣小组,来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下面以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作简要阐述。
与第一课堂一样第二课堂同样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于学生个人特色来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体现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5]。
我院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一班一特色”的品牌活动。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影响源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一个具有特色的班集体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的熏陶、塑造,具有极大的美育功能,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学生与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
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制定不同培养方案,同时应对社会需求随时进行调整,并结合学院特点开展、组织、参与各项活动。如开展最后一次党课、送老生篮球、足球赛,打扫毕业生寝室、毕业生寄语、毕业生摄影大赛、文明离校主题教育班团会、毕业生晚会等温情送学子系列活动。培育毕业生爱校、荣校情怀。
作为学生干部,思想上必须时刻与党保持一致,爱校荣校,并以点带面,通过学生干部的传播来带动普通同学。组织开展青马工程筹划并建设“青马书屋”,制定青马书屋相关制度和章程,为学生提供的读书、了解时事政治、国家政策的平台,正确积极的引导了学生的思想方向。优秀的学生干部可以带动一个学院的发展,培养优秀学生干部,不止从学习方面,同时要通过素质培养,让每一位学生干部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组织开展业务能力考试、办公软件技能培训、摄影培训,定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趣味活动来提升团结力与凝聚力,并从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
通过制定详细的评比规则以及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在第二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并树立榜样。为此,学院可组织开展“修身律己做文明大学生”系列活动,文明礼仪之星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优秀班长、优秀团支书的选拔活动。营造一种互助互爱、积极愉悦、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们的荣誉感,又能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摆脱一切评比只以学习为主的思想,并督促他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辅导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实情,根据辅导项目及特点,确定本组辅导目标,学期结束,辅导教师要汇报辅导成果,在学年终,按此目标进行评估[6]。
基于不同实情,不断创新,勇于突破,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可从班级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就业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有利于凝聚班级力量,提高每位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高活动的收益度及学生的满意度。现就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如下简述:
1.班级文化建设之一班一特色
班级特色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采取“一班一特色”的教育模式,在活动载体中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青春细胞,潜移默化的促进融合。在大一年级,定期围绕“诗韵芳菲”、“行太极韵”、“梳妆化院”、“百辩青春”、“室雅兰馨”、“巧手点金”等主题开展活动,这些活动里面涵盖了古典文化、公益活动、体育运动、养成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起到能陶冶情操,激发青春活力作用。到了大二、大三,学院通过分专业指导,深化活动主题。主要根据专业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设置主题,把同学们的活动内容向专业靠拢,使他们在活动中了解专业、爱好专业、研究专业,进而与个人职业生涯紧密结合,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专业扎实的新时代有用之才。
2.学风建设之开展四级模考班
开展以学习为主的兴趣班,如:四级模考班、电脑基础培训班等,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四级模考班以“一帮一”的帮扶学习形式,加之以辅导老师做监督,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更轻松的备考四级。电脑基础培训班以“集中培训,作业反馈”的形式使同学们对电脑操作的基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有系统的了解并学以致用,满足了同学们就业后的工作发展需求,同时为学院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带来一定的便利。
3.文化建设之开展各项社会实践及文体活动
为增加大学生实践经验及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培养具有中华优良品德、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如假期组织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能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去敬老院打扫卫生,在社区建立帮扶点,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送去爱心服务。在母亲节组织“感恩感激感念——母亲节”书法绘画艺术。在这些活动中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第二课堂当中,其内容必须形式多样。可开展具有特色的文体科技活动,如:大学生科技节、互联网+大赛、“三走”赢未来户外团队竞技赛、“成长纪晒年俗”年俗文化分享会、“三行情书”大赛、破冰活动,“追逐朝阳为梦助跑”阳光晨跑活动。培养沟通、融合、信任的氛围,并使同学们能用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提升同学们对健康生活习惯的认知。
4.就业能力建设之开展模拟面试、创新创业活动
为让学生们在毕业前更好的面对工作面试和对有创业想法的同学进行培训。可组织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申报各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学生就业提供平台,使就业教育形成“专业老师讲、学生管理促、日常活动练”的氛围[7-10]。开展简历制作、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讲座,组织就业动员大会,未就业动员大会,开展“职场生存 竞争之道”、“聚焦职场 职面未来”职来职往大讲堂,陆续邀请企业高管讲座,并模仿现场应聘,增强学生的就业面试能力。让学生在能够帮助他们在求职路上走的更加顺畅,并且帮助自己找到心仪的工作。学生考研方面,可举办考研微导师聘任活动,利用朋辈传递经验,使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