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2018-03-05 07:11金川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培训工作

□金川

根据“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总体要求,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当前统计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研,全面了解当前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看,各地统计部门围绕统计中心工作,以提升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在统计教育培训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发现,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统计教育培训思想认识不到位,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在线教育落实不够好,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力量薄弱,统计系统干部职工对组织和参加教育培训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贯彻创新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完善统计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拓展教育培训的深度广度,有效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效果。

清醒认识统计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矛盾问题

当前统计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矛盾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抓教育培训的力度与打造统计铁军的要求不相适应

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统计队伍能力素质、打造统计铁军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出台一系列文件法规,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统计教育培训,使全体统计人员及时学习掌握并抓好贯彻落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新知识、新理论、新制度、新技术不断涌现,也需要加强统计教育培训工作,以迎接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但调研中发现一些统计部门对新时代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是缺乏总体筹划。大学习、大教育的理念确立不够牢固,过份强调实用,认为基层统计教育培训,应主要针对专业填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搞“短平快式”的办班学习,没有从整个统计队伍长远建设的高度来思考教育培训问题。在对象确定、内容选定上存在单一性。在力量配备、资源整合、培训手段综合运用上存在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教育培训质量效益的提高。二是摆不正工作与培训的关系。认为统计部门的首要职责是完成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监督任务,工作重心应放在统计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分析运用上,通过实际工作来提高队伍素质,而对教育培训工作则认为无关大局,可有可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在业务工作繁重,人员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对教育培训工作更是无暇顾及或疲于应付。三是对新情况应对乏力。“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认定”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以后,一些地方感到统计教育培训失去抓手,失去目标,教育培训理念转变滞后,定位产生偏差,措施应对乏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学用结合不紧密,教育培训的对象内容与统计创新发展的

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转型升级速度的加快以及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不断出现,都对当前统计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数据生产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统计教育培训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具体从业人员,而对统计工作的领导者、管理者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培训内容设置上缺少前瞻性,缺乏对当前统计发展新形势、数据生产新方法、数据监管新模式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教育培训往往以讲解统计报表为主,只注重报表内统计指标的概念、口径、范围的解释,缺乏对报表背后相关信息的深度解读;缺乏专业与专业之间、报表与报表之间、指标与指标之间相关关系的剖析;缺乏对统计报表以外的有关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统计方法制度优化、三新经济的兴起、数字化政府打造以及统计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建设等内容的涉及,统计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当前统计工作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新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资源运用不充分,统计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与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的日趋进步和完善,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培训从方法、手段、形式和管理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变革。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不但有助于实现培训的统一部署、监督指导、实时监控,而且可以实现培训的个性化、标准化,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当前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法手段与统计人员对教育培训新模式新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国家统计局在线学习中心和地方统计教育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已经开通运行并取得初步成效,但部分地区对在线教育培训的新模式新要求认识还不够到位,运用也非常有限;平台的系统功能、学员管理、课时登记、技术服务等方面运用还不够充分,部分地区在线学习培训平台的注册率、上线率、合格率等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急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面对统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如何采用网络在线教育培训的新手段,组织开展有效的统计教育培训,是摆在教育培训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四)机构力量不匹配,统计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与职责使命需求不相适应

从调研的情况看,基层统计人员数量多,流动性大,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后,对基层统计人员参与教育培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手段。首先,统计部门教育培训工作机构职能设置和人员配备不足。在省级层面,没有统一部门牵头组织,缺乏宏观统筹领导;在市级层面,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单设机构,其职能挂靠在其他部门;在县级层面,教育培训职能更是分散在多个部门,缺乏一个明确的领导和职能划分,给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和人员管理带来不少问题。其次,不少基层统计部门没有专职教育培训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情况较为普遍。第三,教育培训组织管理不够专业,缺乏既熟悉统计业务、又懂得统计教育培训科学管理方法,并能登上讲台的专业教育培训人才;在各级各类培训方案的构建、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师资的选择、培训后勤的保障以及在线教育培训平台的技术维护和服务支持等环节,组织管理专业性不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统计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准确把握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要求

(一)理清目标思路

针对问题矛盾,结合新时代统计工作的使命任务,当前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应该围绕“坚持以服务统计中心工作为核心,紧贴时代发展,紧扣岗位所需,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专业化统计人员队伍”这一目标来开展工作。

(二)注重与时俱进

一是要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体现与时俱进。眼光要长远,内容要多元,既要有紧贴统计工作实际,着力解决当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统计专业业务知识,又要有着眼于统计发展的统计新理论、新方法、新思维等前沿知识;既要有常规的统计理论和统计实务,又要有统计新法律法规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在教育培训的组织上体现与时俱进。除政府统计部门自身努力外,还要积极发挥党校、高校、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组织统计教育培训,要在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设施共建、教学力量共享上体现先进性。三是要在教育培训的手段方法上体现与时俱进。综合运用短期轮训、集中集训、现场教学、网络在线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统计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三)突出针对实用

当前,统计系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着力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长效机制。因此,统计教育培训工作要紧紧抓住当前统计工作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紧贴形势所需,紧扣岗位所需,紧抓统计工作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当前,一方面要围绕当前统计中心工作,针对性地开展工业、投资、能源、服务业、三新统计、政府数字化建设等专业统计理论和知识培训;另一方面要着力做好统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工作,讲透《意见》《办法》《规定》的精神实质,着力提升统计人员自觉遵守统计法,自觉维护统计法,自觉在统计法治框架下开展工作的责任担当。

(四)体现创新发展

目前,基层统计岗位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强,兼职多,统计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常规的统计教育培训手段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何根据统计岗位特点,创新性地运用多种培训方法手段来提高培训效率,成为当前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一要继续充分发挥常规集中培训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互动性强的特点,着力在如何提升课堂培训质量和效果上开拓创新;二要积极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在线教育培训,着力在不断丰富教育培训方法和手段上开拓创新;三是要结合基层统计人员岗位特点,借助互联网社交工具,如组建各种形式的群,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的方式,解疑答惑,沟通协调,着力在为统计人员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统计教育培训新途径上开拓创新。

不断完善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体系结构

(一)着力构建“全员学习、各有侧重”的培训内容体系,充分满足各类不同人员的统计教育培训需求

不同的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有不同的需求。对统计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培训,要紧紧围绕提高其综合管理和领导能力进行,突出统计工作新理念、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注重统计新问题的研讨和统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学习;对统计系统业务骨干,重点是提高其统计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重点开展统计制度方法、统计调查技能和信息技术的应知应会的培训;对统计系统新进人员,重点是提高其适应统计岗位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对量大面广的基层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则以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基本理论和统计法律法规及统计职业道德为主要培训内容,不断提升其做好统计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二)着力构建“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方法体系,更加高效便捷组织各类统计教育培训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统计教育培训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统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统计人员对自身业务素质提升的需求。因此,要在进一步改进优化传统集中培训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加大网络在线教育培训平台的宣传、推广和使用,充分发挥在线学习平台课件资源丰富、运行稳定、学习便捷的特点,更加高效便捷组织各级各类统计教育培训。当前,省级统计教育培训在线学习一要依托“国家统计局在线学习中心”,组织好省、市、县三级统计系统内工作人员的更新知识学习,着力做好学员注册、课时登记、技术服务和监督检查等各环节工作,不断提高在线学习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二要依托“省级统计教育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积极组织好系统外量大面广的社会统计人员,尤其是联网直报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不断开发完善平台系统功能、丰富平台课件资源,提高平台课件质量,提升平台技术服务等举措,不断提高在线学习培训平台的注册率、上线率、合格率,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统计人员对教育培训网络化的需求。

(三)着力构建“人员全覆盖,职责相衔接”的科学任务区分体系,使统计教育培训的组织更加科学合理

要实现全省统计教育培训的有效组织,需要着力打造省、市、县统计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协调,各有侧重的任务区分体系。省级在做好全省统计教育培训的总体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外,要着力做好系统内业务骨干更新知识培训、新进入统计系统工作人员培训、对口支援地区统计系统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要着力优化和完善好“省级统计教育培训在线学习平台”,不断丰富课件资源,提升课件质量,完善系统功能;各市统计教育培训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统计中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重点抓好市本级和所辖县(市、区)统计人员包括领导干部的统计业务和统计法治培训;各县(市、区)统计部门则要把重心放在量大面广的联网直报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上,周密部署,加强宣传,落实人员,强化检查,以此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分工明确、协调有方、配合有序的统计教育培训任务区分体系,不断提升统计人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努力促进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当前,各级统计部门要深刻领会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思路,充分认识统计教育培训对提升统计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精心谋划,科学安排,统筹协调,力求实效;要把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规划,与统计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积极做好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要切实转变观念,积极适应统计从业资格行政许可取消以后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因地制宜地组织各类培训;要在统计人员个人年终考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乡镇统计工作考核、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充分重视统计人员教育培训学习结果的运用,积极引导广大统计人员主动参加统计教育培训。

(二)搞好协调配合

搞好统计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牵头部门和专业部门的紧密配合,协同互动。指定部门负责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每年要根据当前统计中心工作,科学编制统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职能部门要在认真组织落实教育培训计划确定的重点班次基础上,着重围绕年度统计教育培训中心任务,强化对基层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督促检查,强化教育培训课件资源、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与各专业的沟通协调,强化在线教育平台的服务管理升级;各专业要及时提出本专业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积极提供教育培训资源,大力输送教育培训师资,努力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业务支持和师资保证,以此构建各职能部门配合默契,沟通协调顺畅、资源共建共享的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

(三)抓实管理保障

各级统计机构要按照全省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协同一致的管理要求,做好本辖区、本部门、本单位统计人员参加统计教育培训的登记、管理、检查、督促以及服务保障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教育培训工作,要强化上下协调沟通,保障必要的统计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教育培训的教学设备和教材;要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保障统计人员参与教育培训的时间,为统计人员完成教育培训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注重队伍建设

统计教育培训队伍肩负着组织实施教育培训任务,自身素质一定要过硬。各级统计部门一要选派政治素质好,统计业务精,协调能力强的同志负责教育培训工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二要不断提升教育培训队伍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强化培训业务学习,着力打造一支热爱统计教育培训,奉献统计教育培训,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做好统计教育培训的优秀管理队伍;三是各级统计部门要为统计教育培训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政策支持,要积极建立统计教育培训人才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既懂统计专业业务、又懂教育培训管理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为统计教育培训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满足统计人员不断增长的教育培训需求,服务统计事业发展大局作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培训工作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不工作,爽飞了?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选工作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