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2018-03-04 07:18霍军
艺术评鉴 2018年24期
关键词:问题与策略

霍军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逐渐盛行起来,德智体美劳这五项综合素质的占比日益均衡,艺术专业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艺术课程教学也随之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为研究内容,分析了其特点和现存状况,并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   课程教学质量   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4-0130-0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极为丰富,各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通过歌唱和舞蹈展现生活并表达情感,进而传递思想,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造就了现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这些来自高山、草原、江河或者丛林的民间歌舞,为我们带来了珍贵的艺术文化,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类集合舞种,是舞蹈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其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教学时理应根据其特点展开针对性指导方法,进而提高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表象特征

(一)鲜明地域民族性

舞蹈的种类决定了其表现的形式,也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民族民间舞作为我国各民族舞蹈的融合体,自然极具地域性质,以其民族特点彰显风貌,反映着一个地域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在广大劳动群众中传播着,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形成各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例如,蒙古族舞便尽显草原儿女的豪放不羁,肆意潇洒,令人不禁跟着手舞足蹈;傣族舞极尽优雅,舞者身形婀娜多姿,灵活动人,令人移不开眼。每一种民族舞都暗含地域文化,散发着民族特色,故而,在教学时应注意保留这份独特[1]。

(二)舞蹈形式多样性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汇聚成一家,囊括了灿若星河的民族文化,各地区的民族文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使得舞蹈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多变的,带着各自的特色,层次鲜明又丰满。各地学校也可根据本地的民族特性展开相关的民族民间舞蹈内容教学,因地制宜。例如,新疆地区的学校可以吸纳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舞蹈内容,定制本地民族的舞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藏族地区的学校则可以融入藏族舞蹈,课本教学的丰富性足以表现我国民族民间舞的丰富程度。

(三)情感表达丰沛性

肢体语言是对情绪的传递,也是情感的表达方式,每一种民族民间舞都有着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也许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许是为了表达逝去的悲伤,或者是倾诉内心澎湃的情感,总而言之,每支舞蹈的创建背后都有着各自的内涵和意蕴,这千千万万的情感共同组合成就了这些经典的艺术。以舞动情,以情入舞,情感的表达凝聚在手臂的舒展上,刻画在脚尖的弧度上,汇聚于躯体弯折跳跃的动作中,点点滴滴融汇成现今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固化

现阶段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就其教学内容方面而言,过于单一化,大多数学校在本专业的学习上依旧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指导,未能开发新的民族民间舞蹈知识体系,使得学生一直循环反复了解固化的民族舞理论和舞蹈形式,难以有所创新,不利于民族民间舞的融汇贯通,造成学习的障碍[2]。其次,在教学模式上一直墨守成规,一味继承传统教学模板,未必适合各个学校的发展现状,需要进行具体调整。

(二)课程设置失调,教材资源陈旧

在许多高校对于民族民间舞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大多数院校注重于对舞蹈形体的训练,夜以继日地要求学生进行肢体舒展拉伸练习,忽视对民族民间舞的理论知识扩充,无法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忽略对舞蹈文化的研究也难以把握真正的精髓,只有其形,无其灵魂,无法延续其情感表达。再则,一些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教材并未实时更新,更不用提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教学资源过于老化,便脱离了时代的潮流,得不到永续的发展。

(三)训练方式不当,师资队伍匮乏

众所周知,舞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底,以保证舞蹈的优美,还原舞蹈的本质,故而大多数院校便设置了密集的训练课程,以保证学生的肌肉记忆,循环反复的训练内容使得学生体质受损,长年累月的练习终究会造成身体的不适,不适当的体能训练和肢体拉伸使得不少学生留下身体问题。再则,学校灌输的竞争意识过于强烈,使得学生之間攀比之风盛行,不利于交流和互助。最后,许多偏僻的地方院校师资力量不完备,老师的教学水准也是参差不齐,对提升教学质量是一大阻碍。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提升策略

(一)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形式

针对民族民间舞课程现存状况,需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一解决。首先,需要改革现今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保留民族民间舞民族特性的基础上,添加时代潮流元素,展开课程的内容革新,不断引入新事物,带来新的发展空间[3]。其次,根据民族民间舞的特性,展开特殊教学,比如走进地方民族聚居地,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方式,通过主动探索式学习新的知识,获取灵感。又或者老师设定专门的情景课堂,进行舞蹈剧目演出,通过演绎形式明确民族舞蹈的内涵和其传递的理念思想。例如,在学习苗族《芦笙舞》时,各地学生便可以走进苗族乡进行拜访,体验乡土民情,领略民族风情,加深自我的认知。

(二)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资源

民族民间舞课程结构设置需要进行大幅度调整,学校理应规划艺术生的文化课知识课程,将训练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适度调节,以理论结合实练的形式进行具体教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民间舞的历史渊源和深刻内涵,同时通过理论课程解决自身的问题,加强了和老师的沟通,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其次,根据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划分课程学习占比,缺乏实练的便强化训练课程,缺少理论基础的便划分到基础知识班,促进大家共同进步。最后,学校可以引进辅助教学器具,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更新课程资源结构,以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现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内容,或者学校聘请一些著名的舞蹈家在学校开展教学讲堂,扩充学生的学习渠道,增长见识。例如,在学习藏族《圆圈舞》时,由于地理位置的距离,许多外地学生无法亲自观看,便可借助信息媒体资源进行观摩学习。

(三)合理编排舞蹈,提升教师素养

民族民间舞课程的训练设置需要进行调整,规范教学内容和模式,选取合适的题材内容进行钻研,通过老师的示范展示和自我的了解,进行合理的改编,利用一切资源学习民族民间舞的知识,汲取有效信息,把握闲散的时间收集舞蹈素材,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在练舞生涯中,注意劳逸结合,进行身体保养,以保证长久训练。其次,提升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点还是在于老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讲解能力会影响学生的理解,老师的理论知识丰富程度决定着课堂知识体系讲解的成效,专业素质越高,对学生的帮助越大,能够指点学生的地方便越多[4]。故而,为提升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需要聘请专业度极高的老师进行辅助教学,并且定期培训,提升教师的水准。例如,在学习蒙古族舞蹈《盅碗舞》时,“软手”“抖肩”“碎步”的动作形态便需要老师指点教导方可了解正确的形态和步调,避免错误的延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内容时,需要通过了解各个民族舞蹈的特色进行具体学习和研究,深刻学习舞蹈的内涵。在全面掌握民族民间舞的规律情形下,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备课程资源学习途径和渠道,进而提升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的质量,推动民族民间舞的发展进程,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婧杰.关于提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质量的反思[J].中国民族博览,2018,(03).

[2]周媛.对高职院校中国民间舞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大众文艺,2016,(24).

[3]侯玉林.关于提高中国民族民間舞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03):41-43.

[4]林扬帆.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人才培养思考——从风格舞种专门化课程谈起[J].学周刊,2015,(32):227-228.

[5]丁晋伟.关于提高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

[6]甄建文.提高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J].戏剧之家,2016,(20):219.

[7]杨蕾.探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7,(16).

猜你喜欢
问题与策略
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国际教育交流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试论小学数学乘除法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核心问题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究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企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我国高中英语课的文化教学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思考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