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
摘要:舞蹈影像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以摄像机记录的形式出现,而后镜头语言逐渐作为创作要素参与到舞蹈作品呈现中,其作为一种交融的艺术,丰富了舞蹈呈现形式、扩充了舞蹈肢体语言、拓宽了舞蹈传播途径、也创生出独特的创作手法。本文以当代芭蕾舞蹈影像作品《烟》为切入点,在阐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镜头语言在舞蹈中的运用、蒙太奇对舞蹈空间的解构与重塑、镜头对舞台道具的多意解读这三方面对舞蹈影像的创作特征进行阐析。
关键词:舞蹈影像 《烟》 镜头语言 蒙太奇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4-0084-03
当舞蹈与镜头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摄像机的拍摄与蒙太奇的剪辑运用于舞蹈作品中时会出现怎样奇幻的视听效果?当舞蹈不再出现在舞台之上,而是出现在屏幕里,又会带来怎样新奇的审美体验?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的传播途径和创作手法随时代发展、科技革新而不断变化。从最原始的面对面用肢体进行舞蹈,到通过文字、图画等媒介记录舞蹈动作,再到后来可以通过剧场、收音机、电视机等媒介收听和观看,直到现在的全媒体网络时代,可以通过网络等平台足不出户饱揽全世界的舞蹈讯息,甚至利用镜头、蒙太奇等手段对舞蹈进行再度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舞蹈越来越包容也更加多样化,与不同艺术门类更多的进行着联姻,而每种联姻也必然会创生出独特的创作手法。本文着眼于舞蹈与影像的结合,以当代芭蕾舞蹈影像作品《烟》为切入点,以小见大的阐析舞蹈影像的创作特征。
一、舞蹈影像简介
20世纪60年代,受录像艺术与技术的影响,孵化出了舞蹈影像,该种新型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以舞蹈为内容直接录像,另一个是镜头语言作为创作要素参与到舞蹈编创、表演和最终的作品呈现中,通过摄影机不同的拍摄技法、蒙太奇的剪辑和拼贴等手法对舞蹈本体进行拍摄和制作。本文所研究的舞蹈影像定位在第二种。该种舞蹈影像兴起于欧美,也盛行于欧美。舞蹈影像的初步实践者是美国电影先驱玛雅·德伦,她运用影像参与了现代舞的革命运动,由其编著的《为镜头编舞的研究》是舞蹈影像创作最初的教科书。同样的“实验先驱”还有默斯·堪宁汉等。除了提及的两位大师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国外的许多著名赛事和实验舞团,例如,BBC电视台在第二频道播出的“为镜头编舞”的镜头编舞计划,比利时罗萨丝舞团影像总动员,“啦啦啦人类脚步”的舞蹈影像等。
二、舞蹈影像创作特征——以《烟》为例
《烟》这部作品由瑞典当代芭蕾大师马茨·埃克编导、瑞典芭蕾演员尼古拉·埃克和法国芭蕾演员希薇·纪莲联袂出演,1996年以“舞蹈影像”的形式问世,不仅挽回了舞蹈在剧场中只可瞬间停留的遗憾,也使得这部不朽之作广为流传。作品采用古典的ABA三段式结构在30分钟里讲述了一对男女从一见倾心到相爱相伴,再到矛盾激化冲突爆发,最终释然和解的故事。此作品以“烟”作为舞剧发展的核心与桥梁,用戏剧性的情节设置、舞蹈的肢体表达、镜头营造的電影般的影像效果、密闭灰色空间中具有冲击力的明暗色彩对比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传递人物内心的情,其中舞蹈语言与镜头语言的结合表达注定了该作品具有与剧场舞蹈不同的创作特征。在舞蹈影像中,人与影像技术通过各自的运动方式,在其所共同相处的环境内,发生舞蹈与影像的碰撞,这种跨越艺术门类的交流方式构成了舞蹈艺术创作上新的创作手法和观赏的审美新体验。①
(一)镜头语言在舞蹈影像中的运用
当镜头语言中的景别选择、拍摄角度、拍摄技法等手段有选择的与舞蹈语言进行结合并参与到作品的表达中时,便改变了剧场舞蹈原有的风格特征,拥有了新的创作手法,使得舞蹈在镜头中得以有重新的表达和呈现。
1.拍摄角度和景别创造多角度立体式欣赏模式
舞蹈影像由于影像拍摄技术的介入,可以利用不同的机位摄制、不同的景别切换创造出多角度、立体式的欣赏模式,从而使观众拥有与观看剧场舞蹈不同的审美体验,增加作品的欣赏范围、拓宽欣赏角度,也丰富作品表达。例如,作品《烟》开场时,一个全景让我们看到舞台中央的巨大桌子,之后随着镜头的推进特写到一个桌腿,此时从桌腿后面伸出一只手,随后男主出现。当男主在桌子上方看到女主后,从桌面上滑下,此时拍摄角度是从桌面上方俯拍这一过程。利用拍摄角度和不同机位的架设,在不变换观众观演位置的情况下就可以让观众欣赏到多角度多方位呈现的舞蹈,这种“自由切换欣赏角度”是摄像机参与到舞蹈创作中后所得的。
拍摄景别的多样化运用不仅可以变换观赏舞蹈的角度和画面,还可以体现导演的思维,通过画面的变化引导观众关注编导想要传递的动作,从中体会作品的主题立意和情感表达。剧场舞蹈观众看到的都是全景式的,很难看到细节,而舞蹈影像可以通过拍摄景别的转换,引导观众视线的关注点和思绪。作品《烟》中有多处对演员手和脚的特写镜头。例如,第二段表现男女主人公在车上争吵的舞段,镜头向左摇,从画面左边伸出一只手,女人试探性的伸向那只手,特写两只手触碰在一起,此时镜头拉远变为中景,男主出现在画面中并将女主扯回车内。这样的镜头表达使得这段舞蹈很具有带入感,让观众身临其境,同时画面中只能看到第三只手却一直不交代手的主人,会引发观众的联想,这个第三只手属于谁?是女人出轨的对象?是女人偷请的私家侦探?以此增加了舞段的神秘感。
总之,在舞蹈作品中利用拍摄角度和景别的设置可以创造出多角度立体式欣赏模式,可以强制性引导观众的视线关注编导想要强调的部分,同时又利用审美移情激发观众的联想,使得舞蹈影像作品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2.蒙太奇剪辑方式创造极具冲击的视觉张力
镜头的重复拼接、反转播放、跳切等蒙太奇剪辑技法的运用可以使舞蹈作品的呈现拥有极具冲击的视觉张力。舞蹈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可以通过舞者高难度的技巧、灵活多姿的肢体演绎、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等带给观众视觉冲击,而舞蹈影像除了舞蹈本身和舞美道具创造的视觉张力外,还可以利用蒙太奇的剪辑来夸大肢体呈现、放大人物情绪、创造奇幻的画面,从而呈现出更具张力的视觉冲击。在作品《烟》的第一段舞蹈中,男主多次攀爬桌子,当与女主瞬间对视时,男主惊慌失措,不小心跌落下来。此时,镜头对这一表现滑落的舞段进行重复剪辑和拼接,画面中的男主反复快速跌落,或头朝上,或头向下,营造了浓郁的梦幻效果,夸张生动的展现了男人看到女人后内心那种不知所措的欣喜之态。同时,也展现了一种“倒带”的回忆感,每次滑落都似在重温初见时内心的激动。这样利用镜头的剪辑将舞蹈瞬间进行重复夸大,不仅使画面更具冲击力,也使舞段的抒情性、叙事性增强,使作品表达更加清晰。
同样效果的还有作品第三段中,男人吵架后离家,女人孤独等待的情节。男人离开后,女人把衣服一件一件脱下直到只剩内衣,此时利用镜头的反转播放,如时光倒流般衣服又一件件重新回到女人身上,之后利用镜头的跳切,使女人在时空不变的情况下舞动时,身上突然多了一件外衣,下一秒衣服又消失,创造出前一秒在室内,后一秒在室外的魔幻效果,也从侧面交代了男人已离家多日。
总之,舞蹈影像多维度的欣赏方式能够将瞬时画面进行非瞬时处理,将真实画面进行非真实处理等,这样的处理方式夸大了肢体的语言,强调了人物内心世界,更带来了视觉张力。
(二)蒙太奇对舞蹈空间的解构与重塑
舞蹈影像通过对剧场舞蹈既有的空间进行解构与重塑,形成了新的时空效果,带来了多维度、多元化的欣赏方式,也创造了多重空间的奇幻审美体验。在作品《烟》中,舞蹈在一个密闭的三面黑墙的环境中进行表演及拍摄,环境在地面、墙面、桌子、铁梯中转换,空间的自由调度与运用在舞蹈影像中占了很大优势。摄像机的介入使得舞蹈影像不再受到剧场表演区域的限制,没有任何角度是可以被忽视的,也没有任何细节是可以被忽略的。
与此同时,同处一个空间的演员可以用镜头的剪辑和拼接做到二人不同时出现在画面内,而舞台舞蹈除非演员下台,或是躲藏在道具后,不然只要在舞台空间内就会被观众同时看到。例如《烟》的第二段展现男女主人公争吵的舞段,二人同处于一个室内空间跳双人舞,单独拍摄男人和女人的画面与二人合在一起舞蹈的画面穿插剪辑,制造出一种混乱破碎的氛围,且在双人舞的空间中营造两人独立的心理空间,蒙太奇的剪辑极大地丰富了舞蹈作品的表达。
(三)镜头对舞台道具的多意解读
在舞蹈影像中,通过镜头的参与对舞台上的道具、道具和人物的关系等进行特写,可以丰富道具的表达,使其具有更多的表意性和象征意。例如,在作品《烟》中,出现了三次的桌子。
第一次出现在作品开篇。画面中出现一张黑色的巨大桌子,营造一种奇异的空间感。特写男人在桌子底下舞动,巨大夸张的桌子象征高耸禁锢的空间,人在其中孤单无依,寻找依靠。男主在桌腿中穿梭舞动,一次次向桌面攀爬找寻,直至与女人对视,由此才有了情感,暗示这一时期女人在男人心中高高在上、难以征服,为后面的叙事与抒情做了一个参照和铺垫。
第二次出現在第二段开篇。画面中空荡的空间里出现一个小桌子的特写镜头,没有参照物时看似跟第一段中是同一个桌子,但当一双巨大的脚从画框右侧入画,才对比出这个桌子较之前那个缩小好多。男人向前走,将挡路的桌子随意踢开,开启男女主人公感情破裂的舞段部分。通过镜头与道具的结合展现,表现出此时的“小桌子”不再受男人重视,与第一段男人对待桌子的态度相比,隐射出女人在男人心中的高不可攀已被随意践踏而取代。
第三次出现在第三段中部。桌子成为生活中的正常大小,空桌子被闲置,镜头也只是全景记录此时的舞蹈片段,女人目光呆滞、身体僵直,围着桌边不断重复着机械性的动作,从麻木到后来的有几分等待和期待,这表明争吵回归平静后女人内心的孤独和后悔。
三、结语
舞蹈影像具有先天的创新性与先锋性。影像与舞蹈这两种艺术手段通过特有的创作手法进行结合,让舞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如果说肢体的魅力为观众营造了意境,那么影像的运用则为观众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体验。本文只是着眼于一部舞蹈影像作品简要的阐析了舞蹈影像的创作特征,但其实舞蹈影像作为一个凝聚了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拥有千奇百怪的样式、新颖独特的效果、不断创新的手法、奇幻万变的审美体验,它的创作手法及特征远不止于此。
当今人类已进入多媒体时代,网络传播日益迅速,足不出户接触世界文化是当下流行,舞蹈与镜头的碰撞结合顺应时代发展,便捷而又不失去艺术欣赏性,具有创新和实验精神,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此外,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极大拓宽了舞蹈的传播途径,正因如此,舞蹈影像势必会有一个很好地发展前景,肢体语言与镜头语言的碰撞也必将会在将来创造出绚丽多姿的火花。
注释:
①刘冉:《“新视觉体验——舞蹈影像”》,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第5页。
②刘冉:《“新视觉体验——舞蹈影像”》,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参考文献:
[1]刘冉.“新视觉体验——舞蹈影像”[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2]刘春.数字化舞蹈[J].艺术评论,2004,(05).
[3]汤旭梅.舞蹈电视与电视舞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2).
[4]黄光临.从央视舞蹈大赛看数字化舞蹈[J].广东艺术,2005,(04).
[5]徐鹏等.新媒体艺术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