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明
摘要:徐坚白作为广东地区老一辈的油画家,其艺术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意在通过对徐坚白油画在不同时期所选择的主要题材、表达语言与绘画风格、广东开放的地理位置吸纳中原及海外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对其作品形成区域特性的影响,所呈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思考,来分析研究其作品风格。
关键词:徐坚白 油画语言 民族文化 区域特性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4-0036-04
20世纪,是油画在中国开始受到重视并蓬勃发展的时期,蔡元培先生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之所以落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民素质的缺乏,因此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理念,倡导大力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徐悲鸿和林风眠等第一代油画家主张“借鉴西洋画”“创作时代艺术”更是促进了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和繁荣。
徐坚白是第一代油画家的学生,亦是第二代油画家的老师。她在1925年出生于杭州一个具有民主思想氛围的家庭,深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其母亲与外婆于1926年在北京创办了“女子图画研究会”。在这个民主思想观念浓厚的家庭里,她刻苦学画,在40年代进入了林风眠画室学习,她的绘画深受林风眠“中西调和论”的影响,在同一时期接触到了印象派、野兽派、苏派绘画。在林风眠画室毕业后第二年,她便获得了去往美国继续深造的机会,先是到肯德基柴那毕斯学院学习,因不满该学院沉闷保守的气氛而转到了芝加哥美术学院。在留学过程中,接触了更多近现代的表现形式,如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包豪斯的教学。一生创作的油画题材丰富,有人物、风景、花卉、静物等。
由此可见徐坚白所学习的绘画形式并不是单一的,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多种绘画表现风格的影响下能够兼收并蓄。而在民主革命时期,她毅然决然放弃了芝加哥美术学院的学位,回到祖国投身革命斗争之中,随后便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对于艺术,她不懈追求;对于革命,她勇敢抗争;对于教学,她诲人不倦。
一、表现语言与绘画风格
从20世纪40年代到21世纪初,徐坚白创作的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从不拘泥于一种创作思路。从题材上看,40年代喜画女性形象,50年代画渔港题材,60年代多画少数民族形象,70年代则画矿区风景,80年代热衷于洞窟壁画、雕像题材,90年代至21世纪初,有名人、海港、花卉等。从表现语言来看,徐坚白有着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中少有的奔放和大度。前期作品在造型上写实,结构明确,追求一种力量上的美感,绘画语言在造型方面显现出线条凝练、形态坚实、色彩厚重的特点。在用色方面,色调由前期偏暗的褐色调转变成更具印象派特点的用色,饱满丰富、明快活泼。在笔法的运用上,结合西方材料特点,大胆洒脱、不拘小节、肆意奔放。从绘画语言方面分析,徐坚白的艺术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学习过程中所吸纳的各类画派风格,文禁初开的时期,得到自由舒展,晚年作品丝毫未显重暮之气,反倒更轻快活泼、明亮清新。
40年代初进入林风眠画室,因而前期作品受林风眠的影响较大。林风眠倡导学习印象派和野兽派,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徐坚白的艺术创作,用笔大胆洒脱,色彩沉稳朴拙,构图饱满,画面效果强烈,这种沉稳厚实的绘画语言,似乎也有受俄国巡回画派的一定影响。如1944年創作的《自画像》,画的是19岁的徐坚白,构图十分饱满,采用棕褐色调,尽管用笔朴拙却又沉稳、大气。
40年代后期,先后留学于美国的两所艺术学院,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的国家,对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影响了她的艺术创作,其作品色调越发明亮清新,色彩丰富、厚重,并有意减弱了物体的结构和明暗关系。《罂粟花》创作于1996年,这一作品与早期作品有很大的区别,构图不再是非常饱满,主体以外的部分面积增多,色调清新淡雅,物体结构被弱化,更注重的是画面的氛围,线条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隐约透露出中国画的韵味。当提到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便不禁让人想起他的一系列表现罂粟花田的作品。徐坚白的静物《罂粟花》似乎与莫奈的作品有着某种内在联系,从色调和用色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很显然她是受到了印象派创始人之一,印象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莫奈的影响。莫奈擅于将不同时间段的同一物象进行多次实验性表现,注重光的作用下色调的变化,在其作品中看不到确切的暗部与投影,也看不到明显的轮廓线,他画的不是物象,更准确地说,画的是光与影的节奏。徐坚白在借鉴色调和表现方法的同时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所提倡的“气韵生动”融入其中,达到形态上与文化内涵上的完美结合,这也正是她绘画风格的突出特点。1995年《孙中山与李铁夫》一画,把两位著名人物安排在一个画面中,孙中山与李铁夫是一生的挚友,李铁夫是一位油画家,也是一位革命家,对革命和艺术充满热情,他与孙中山一样,投身民主革命,在西方各国宣扬“三民主义”,身着全套西装的孙中山坐在一张欧式椅子上,李铁夫手执印有中华民国国徽的纸张站在一侧,地上摆着油画框,墙上挂着“东亚巨擘”四字,这是孙中山对李铁夫的崇高赞誉。徐坚白采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两位人物,色彩明亮,孙中山的黑色西装以及李铁夫的白色大褂与背景亮色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体人物,画面场景物件的设置很显然透露出二者的身份,构思巧妙,充分体现了两位革命家为革命胜利而不懈努力的崇高精神。
纵观其一生的创作,立足于中华文化之上,运用西方绘画形式融合中华民族元素和东方气韵,结合自我不同时期独特的绘画语言,创作出一幅幅看似简单却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油画作品。
二、油画作品所呈现的广东区域特性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广东有幸成为油画传入中国的第一站,油画的发展要早于其他地区,与全国油画的发展繁荣一脉相承。从最初在新会发现的明朝油画作品《木美人》,到近代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其中李铁夫、冯钢百、陈抱一、符罗飞、潘思同、胡善余、朱沅芷等都是广东人,他们为广东油画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广东地处华南沿海地区,濒临南海,与中原地区相隔甚远,从唐朝开始,商业贸易发达,与海外各国频繁的交流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社会形态较之内陆而言更为自由宽松,在倡导西学东渐的时期直接受西方文化浪潮冲击。油画的发展在继承岭南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内陆地区的中原文化,同时接纳海外各种优秀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独具一格的广东油画风貌。
在以体制化叙事作为主流思潮的时期,徐坚白并没有成为这种主流中的突出一员,如果要进行归类,那么这种叙事方法是属于非体制化的。而这种非体制化的叙事方式可以有两条路径,一条是美术史式叙事在艺术市场作用下的非体制化,另一条是没有受到政治化影响所产生的来自人民群众思想的叙事。徐坚白并不属于这几种类型之一,她对艺术的追求不受市场价格等功利因素的影响,也没能完全去除政治化对其的影响,仍然可以感觉到作品中寄寓着一种社会理想。
徐坚白作为第一代油画家之后的人物,生于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与许多文艺工作者一样,积极投身到民主革命斗争中,画历史画、连环画、宣传画,但始终没有抛弃表达身边事物及自我感受的热情。她的绘画有着强烈的地域特性,生活在广东,离她最近的是辽阔的大海以及在海边即将出发的渔船,她爱画海港、渔民、矿山,她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书写着这片岭南沿海大地的艺术之光。
50-60年代创作的“海系列”,是她对生活的真切体会和对大海的深沉而厚重的情感,每天看着日出而去,日落而归的渔船,所有的思绪与情感都一一呈现出来。画面中那些肤色黝黑、满面沧桑却永远带着质朴、亲切笑容的渔民,夹杂着鱼腥味的海风卷起层层波浪,一次又一次击打坚硬的礁石,溅起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如同星辰般灿烂,似乎在诉说着这片海的故事。1956年创作的《海》,描绘黄昏时分的渔港,渔民们出海捕鱼满载而归,由近及远排列的渔船形成了C字形构图,画面整体色调偏暗,前方船只装满了鱼,鳞片在水和阳光的作用下金光闪闪,像一枚枚紧密镶嵌的钻石。1964年,一幅《旧居前的留影》让39岁的徐坚白逐渐为大众所认识,这一看似简单的“照片式”画作,却能带着观者陷入沉思。画面构图一反传统的正三角形,采用类似倒三角形的独特构图形式,使画面更具有张力,作品中五个人物站在一艘小船的前方,船被围栏围起,旁边立着一个牌子,很显然,在这个阶级斗争的年代,小船已被作为一件展品。人物神情各不相同,在这面带笑容的脸上显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心情,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辛酸和苦楚,后面新建的房屋更是和前面破旧的船只形成鲜明的对比。1973年的作品《补网》,在色调上比前期作品更加明亮清新,描绘海边补网的两位渔民,太阳和水蒸气充足的海风,使他们的皮肤变得黝黑而苍老,朴素的衣服却丝毫不影响人物的精神面貌,反而更显坚韧和执着。70年代的“矿山系列”,创作于广东云浮,因去往云浮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在当地创作了不少乡土题材。这一系列的风景受印象派的影响颇深,暗部采用明显的对比色,画出不同时间段矿山的变化。笔触爽朗大胆、轻松自如,颜色厚重明亮。前景山坡与岩石坚硬挺拔,与后面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即使是矿区,依旧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充分表现了广东地区的自然特点。
三、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形象意蕴与西方媒介的完美结合
为探寻中国绘画的出路,近代中国的油画家们作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学习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存在的弊病,徐坚白却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从民族文化的灵魂中探寻艺术的光芒。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某些元素,使之能与西方绘画媒材进行结合,是油画民族化的探索路径之一。如何做到恰到好处的结合,是一个需要艺术家不断考量以及尝试的过程。中国的西北部,蕴藏着许许多多令人为之惊叹的历史文化遗址,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结晶,是华夏民族子孙为之骄傲的成果,彰显了人民崇高的智慧。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敦煌,承载着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早在几千年前,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北地区与西亚各国甚至欧洲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骆驼运载陶瓷、丝绸等中国商品远销国外,又带回了国外的香料。在商业的带动下,位于丝绸之路的中国内陆地区文化越发繁荣昌盛,各种石窟、宫殿、寺庙的开凿与修建就是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莫高窟内壁画、造像把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人物形态特点、服饰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她远赴大西北,领略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风采,用写实或写意的绘画语言,将敦煌莫高窟的塑像融入到油画的艺术语言之中。1980年创作的《敦煌双人菩萨》,是立于佛像左侧的弟子与菩萨形象,画中塑像表情宁静慈祥,仿佛是在古老的洞窟中沉睡千百年之后又緩缓苏醒的状态。采用写意的表现手法,有意减弱了塑像的结构和体积感,用笔恣肆流畅,以佛教塑像彩绘中常用的传统色彩“花青色”与“砖红色”为主,塑造出斑驳的肌理营造一种年代的沧桑感,散发着古老的东方意蕴。《敦煌大佛》中塑像弥勒佛坐落在盛唐时期开凿的洞窟内,色调沉稳,构图饱满,“聚光灯”的效果凸显出大佛的脸部,不禁令人想起伦勃朗、卡拉瓦乔等西方艺术大师对光线的处理手法,他们有意识地改变画面中光线的投射方式,以舞台聚光灯般的光线照射到画面主体身上,使主题更为突出。徐坚白借鉴了这些大师的光影处理,突出弥勒佛的五官及表情特点,以仰视的角度表现佛像。丰厚圆润的五官,极其符合盛唐时期人们的审美观。画面气势雄伟、庄重,同时亦凸显了弥勒佛的体量感。洞窟内的塑像、壁画经过岁月的无情冲刷,将会慢慢褪色,即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龛内塑像,亦远没有徐坚白当时看到的那么完整,那么精妙。她用自己的独特方式,保留并升华了这些令人为之着迷的历史文化宝藏。
1960年,创作的油画《藏族姑娘》,以藏族人物为创作题材,充分表现出在高原环境中生活的女孩,每天在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皮肤变得黝黑通红,身着藏族服装佩戴藏族传统耳坠,笑容中显现出淳朴与乐观的性格。这是所有表现中国少数民族人物的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件,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深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使她产生的一系列创作。《苗家女》是早期创作的作品,色调较暗,一位苗家妇女赤裸着双脚安静地端坐着,似乎若有所思,旁边放着一个陶罐,让人遐想到这也许是一位刚干完农活的妇人,在这闲暇的片刻稍作休憩。
徐坚白的油画,以印象派、野兽派、俄国巡回画派为主的西方写实绘画为逻辑的起点,在与身边熟知的事物、传统的石窟壁画、造像等民族艺术进行比较和融合中,利用西方的绘画媒介,结合中国写意式用笔,在具象的写意中,探索出富有自我个性特色的绘画语言。立足于广东的区位特性之上,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中,用自我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诠释着这悠远厚重的美的乐章。
参考文献:
[1]李公明.被改造与被冷落的缪斯——初论徐坚白艺术生涯中的心路历程[J].美术学报,2011,(04).
[2]邓平祥.为审美和艺术的人生——徐坚白先生油画艺术论要[J].美术学报,2006,(03).
[3]梁江.坚实的艺术旅程——有感于徐坚白先生的油画艺术[J].美术,2007,(06).
[4]陶咏白.东方之路的探寻——徐坚白的油画艺术[J].美术学报,2005,(02).
[5]林永康.鼎新华南——关于广东油画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美术,2013,(04).
[6]李荣启.艺术语言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唐华.浅谈中国油画中民族性绘画语言的传承与发展[J].美术大观,2016,(04).
[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