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出口贸易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8-03-04 04:04张越
商场现代化 2018年24期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

张越

摘 要:我国是对外贸易大国,也是潜在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为准确衡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出口贸易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出口贸易这两种联系紧密的经济活动在总量上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来对我国接下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

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FDI)这两种跨国性的经济交往活动的开始都是伴随着国家这一单位概念的产生。两者都是一国融入全球化的主要渠道,是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结果,也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两种重要模式。

一、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理论模型

随着各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跨国企业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日渐加强,对FDI效应的研究也就成为国际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对外贸易活动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贸易效应是FDI效应的重要方面。从国外的研究结果来看,主要的结论有三类:一类支持替代关系,一类支持互补关系,还有一类认为结果不确定。

1.FDI替代贸易的理论模型

(1)蒙代尔模型

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1957)在其发表的《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中提出,因为实际情况中存在国际贸易壁垒,若一国的厂商自始至终都沿着一定的轨迹开展对外直接投资,那么该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商品出口贸易的完全替代就能够在相对最佳的效率或最低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本基础上实现。该观点即为著名的投资替代贸易模型。

(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雷蒙德·弗农(R.Vernon)在其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提出,产品可按照生命周期的不同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并且结合每个阶段供需关系及市场情况的不同,根据具体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

2.FDI创造贸易的理论模型

(1)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模型

日本学者小岛清(Kojima,1977)提出了“边际产业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相对来说发展情况较弱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此进行,典型例子可参照日本。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是互补关系,亦即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创造和扩大对外贸易。

(2)马库森-斯文森模型

马库森和斯文森(Markuson & Svensson,1985)在进一步分析了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后认为,资本的流动主要流入出口部门,且该流动不是因关税所致,则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系就将表现为互补关系。

二、实证研究

1.模型概述

在经济分析中,常常要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判断。在经济学上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一般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在做Y对其他变量(包括自身的过去值)的回归时,如果把X的滞后值加入进来能明显对Y的预测产生影响,那么就可得出结论X是Y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可认为Y是X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构造如下模型:

其中μt为白噪声序列,α,β为系数。n为样本量,m,k分别为Yt,Xt变量的滞后阶数,令(1)式的残差平方和为ESS1;(2)式的残差平方和为ESS0。

原假设为H0:βj=0;备择假设为H1:βj≠0(j=1,2,...,k)。检验统计量F值的计算公式是:

RSSt为无限制条件回归模型的回归平方和;RSS0为有限制条件回归模型的回归平方和。若F检验拒绝了原假设,则意味着X的过去值对Y现值的变化具有解释能力,因此可以说X是Y的(格兰杰)原因。

2.實证研究

(1)数据来源

本次实证研究采用的数据选取2001年至2014年的年度数据。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摘选自UNCTAD网站,我国对外出口贸易数据摘选自国家商务部网站。

(2)实证分析过程

首先对FDI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Eviews软件回归结果经整理得如表1所示:

于是接下来进行一阶差分。得到表2:

FDI经一阶差分后为平稳的时间序列,故FDI为一阶单整序列。

再对EX进行单位根检验,整理结果如表3所示:

EX为非平稳序列,因此继续进行一阶差分得到表4:

继续进行二阶差分,得到表5:

因此EX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二阶单整。

接下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先令FDI为X,EX为Y;后两者交换,用模型(2-2)和(2-3)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到表6:

(3)实证分析结果的经济解释及结论

①以出口为Y值,以对外投资为X值。

P值为0.58,接受原假设,FDI不是EX的Granger原因。即对外直接投资数额的增加或减少不会导致出口数额相应的增加或减少。

国内有相关的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出口创造型的,即中国对外FDI导致中国出口水平的增加,本次研究所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做出的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是对外出口的格兰杰原因,可能的解释是实证所用的数据不够准确全面,从而使实证结果出现偏差。

②以对外投资为Y值,以出口为X值。

P值为0.0000086,拒绝原假设,EX是FDI的Granger原因。即出口贸易数值变化会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应数值也发生变化。由此可得出结论,即一国的对外出口贸易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结论也是符合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的。企业最初与海外市场的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的。随着出口活动的日益增加,产品在出口市场上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后,国内的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投资。该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要快速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考虑从增加对外出口贸易规模及数量上入手,通过出口来带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共同开辟国内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规模很大,但实际上出口带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我国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审批程序等都还不太完善,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投资的发展。

三、关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1.建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

(1)制定《对外投资法》及相关法律制度

对外投资需要法律的保护和支持,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多和范围的拓宽,应尽快出台《对外投资法》及其实施细则,将现有的对外投资活动予以规范化,并增加对外投资活动实施的透明度,将相关的政策法规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2)积极推进同有关国家商谈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

顺应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深入研究不同区域经济組织的特点,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投资框架谈判和区域经济合作,大力推动商签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不仅如此,还应尽可能地完善对外经济合作的双边谈判机制,并推动政府间有关经济合作的双边协定的签署。只有积极开展国际双边乃至多边的交流并达成共识,才能有效减少和排除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壁垒,提高国际经济合作的便利性,同时为中外企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外部环境。

2.完善对外投资审批与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对外经济合作监管机制,完善配套的统计和年检制度,推动中国跨国企业的成熟与发展。下放对外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进一步弱化政府在企业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行政审批职能,逐步推行网上申报,实现各类批准证书的网上发放。此外,在对外投资的各种行业中,应当按照国内产业政策和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标,划分为鼓励行业、一般投资行业和禁止投资行业三类。

3.建立并完善资金支持政策

(1)国家应指定有关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专门负责对外投资基金运营

为妥善解决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所面临的不同时期融资需求,需专门设立对外投资基金。与此同时,还应指定有关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对申请此专项贷款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评估,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核企业资质、提供贷款支持并保证后期资金的回收等。除此之外,在筛选贷款对象方面,应向有助于带动我国出口的境外加工贸易项目、资源开发项目等项目予以关注。

(2)实行优惠的金融政策

一国政府不仅应在资金方面向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支持,还应在税收、保险等相关领域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体来说,政府应给予扶持企业开展跨国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在金融政策领域放宽对该类企业的限制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并逐步放开我国对外汇的管制,创造更具开放性的贸易交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英,刘思峰.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综述.对外经贸实务,2006,No.12.57-60.

[2]李建萍.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Vo.l7,No.4.28-33.

[3]陈石清.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实证比较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Vol.27,No.139.56-61.

[4]黄立好.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对外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3.29.

猜你喜欢
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
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与导因分析
我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我国出口贸易中B2B电子商务出口绩效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