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毅琦
(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 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学体育教育是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人格全面建立健全、身体机能逐渐发育成熟的关键阶段,文化课的学习任务不断加重,为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中学体育课作为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互穿插结合的课程,能够为中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学习过程中提供放松的机会,达到愉悦心灵、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由于中学生在思想上和身体上都更加自由独立,因此体育课堂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显著提高中学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帮助中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同时,中学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互动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成果作为互动是否有效的直接考核标准,具有十分切实的应用意义。
中学生在心理成熟度和身体发育度上较之前都具有一个快速提升和质的飞跃,对于外界的事物更加具有自身的判断和认知,因为对于中学生的教学和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工作难度和挑战。尤其是中学体育课堂教育,体育课本身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学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在体育锻炼和比赛过程中不断磨炼心智,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对学生正确和适合的引导,能否做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及学生之间能否在教学安排之下相互支持进行体育锻炼,都将直接影响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而有效的中学体育课堂互动,在互动的目的和形式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以肢体上的互动为主,锻炼身体素质的肢体互动;以口头语言教授,传统的讲课形式的语言互动;以情绪感染为主,以提升和磨炼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情感表达的情感互动。
中学体育课作为中学生在繁重文化课学习过程中进行放松和锻炼的课程,其主要实现形式以及表现形式,就是中学生通过肢体上的活动,例如田径类的长短跑、接力赛;球类运动;武术体操类等等,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发生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表现形式最直观的有效互动形式,就是肢体互动。肢体互动的产生对象与作用对象,不一定是传统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发生在师生之间的肢体互动多为传统体育课堂中的教师进行教学时产生的。教师在进行重要动作和关键要领展示时,既可以选择单人演示的形式,也可以选择与同学共同完成的形式。例如,对于武术类课程中的太极课程来说,需要两人之间的拳脚来往才能够充分展示拳术的规律和要点,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学生演示,再由教师与不同学生之间分别进行动作重复,尽量让每个同学都掌握正确的动作。之后的练习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太极拳法的演练。这个过程,就充分展现了中学体育课堂上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肢体有效互动。
虽然体育课更加注重的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和运动,但是在进行动作要领讲解、体育原理的讲授时,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语言上的互动和交流。教师的表达和转述是否得当具体,学生对于教师的指导和讲解是否能够完全理解和消化,都将直接影响课堂语言互动的效果和结果。有效的语言互动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是流畅并且通俗易懂的,教师能够通过提前的组织语言,将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有趣生动的语言内容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讲课的质量;对于学生来说,接收到教师的引导并且能够在脑海中进行记忆和思考,甚至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这样的课堂互动才是有效的语言互动。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庞大,体育教师的门槛出现不断降低的趋势,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不断有教学问题出现,这就是对中学体育课堂上有效的语言互动的忽略造成的。
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中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身体素质,更是想要通过比赛、活动、运动等项目,磨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中学生坚强独立自主的心理。因此在中学生体育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内容不仅局限在肢体和语言上,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同样必不可少。对于体育课堂来说,有效的情感互动,既可以产生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又存在于学生之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掌握课堂的进度以及学生对于运动锻炼活动的接受程度和心理变化,及时对好的行为进行鼓励,对不良行为提出批评,并定期向学生进行思想感悟的分享和传授,让学生能够受到感染和鼓舞,增强兴趣,这就是有效的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关心,充分体会同学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力,也是体育课中学生之间有效情感互动的体现。
正是由于中学生体育课堂中有效互动的对象和方式内容的多样性,教师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工作任务量不断增多,难度也不断加大,所以导致在现有的中学生体育课堂中,依旧存在有效互动不足,教学质量不佳的现象,影响了体育课开设的目的,也影响了中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因此,如何对现有的中学生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有效互动的质量和效果,成为了中学体育教育的工作重点。
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过程是否有效,是否达到和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与期望,都对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直接产生影响和作用。但是目前的中学生教育体系中,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的次数与效果都并未出台完善和明确的评估标准,无法及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实现反馈和评估。课堂互动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内容来说,本身就具有不具体性和随机性,互动的频率和互动的结果的总结,也并不是针对某一次课堂教学就能得到,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考察和记录,才可以实现。因此,想要提升中学生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效果,就要首先加大对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过程的记录和监督,例如在公共教学区域安装摄像装备,将教师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作为教学经验总结的资料;还可以通过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感受进行统计和调研,通过数据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在制度上,需要校方和教育界相关部门逐渐建立并健全体育课堂互动质量的评估规则和标准,指定详细的考核方向,对优秀的师生进行表彰,以激发和鼓励其他人对课堂互动的热情,提高课堂的积极活跃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中学生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激发者与主要参与者,课堂互动是否频繁有趣有效,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和合适。针对前文中归纳提出的三种课堂有效互动的形式——肢体互动、语言互动、情感互动,都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互动情景和互动需求进行具体形式的选择和创新。在进行肢体互动时,一般是需要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和对学生进行动作纠正时出现的,这首先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对演示的动作充分熟悉,保证在演示时动作规范自然,同时需要教师对错误和危险的动作进行一并的讲解和展示,保证学生安全高效的练习。语言互动质量的提高,则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生硬刻板的讲课风格,利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事例向同学们讲解理论知识和运动要点,将枯燥的内容转化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课堂的凝聚力。在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时,关键在于教师的情感表达和传递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这需要教师多学习和使用一些心理手段,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例如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以鼓励为主的心理引导,在学生进行强度较大、难度较高的训练项目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练习,并不断进行感受的分享和语言上的鼓励,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在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及时正确的安慰和心理疏导都能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强大的内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有效的体育课堂互动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加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配合才能够实现。中学生作为体育课的受教者和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上课的心态是否端正,是否能够对体育课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都将对体育课教学的结果和效果产生影响。传统的思维限制下,导致许多中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并不重视,参加体育锻炼并不积极,结果是在课堂上的互动并不多,效果也不好。因此,想要快速的提高中学生体育课堂上互动的有效性,首先应该让学生转变思维和心态,正确接纳体育课,充分感受体育课的魅力,激发运动和锻炼的热情与动力。在课堂上,学生应该认真听教师的讲解,仔细观看并记忆教师的动作规范的展示,在练习时,与队友之间相互鼓励,传递正能量,相互促进相互帮助。这样才是中学生应有的正确心态。同时也需要中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己对危险的判断和预防能力,保证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出现损害身体健康的情况。
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的有效互动过程总结起来,就是指为了实现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为了帮助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以迎接后面更加困难和有挑战性的学习生活,而在体育课的特有的环境和背景之下,产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交流与沟通的举动。互动的内容依据开展的形式和涉及到的内容不同主要可以分为肢体、语言、情感三大类,分别为中学生带来不同的课堂体验和收获。但是,由于受到中学阶段的特殊性和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评估这种互动的结果和效果是否合格有效的标准并不明确和清晰,互动的有效性也存在不足和进步的空间。因此,如何加快教学的改革,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质量,成为了教育界工作的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