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探索*

2018-03-04 23:47杨万庆雷江梅
关键词:和平共同体世界

杨万庆,雷江梅

(1.武汉理工大学 出版社,湖北 武汉 430070;2.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国近代社会的100多年时间里,频遭战火战乱,经受着内忧外患的灾难,中华民族承受了长期的艰难困苦,战乱时期的不安全感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中。中华民族自古就爱好和平,始终将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根植于民族精神之中,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曾有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却没有殖民侵略的历史与记录。当前,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各方面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深知和平正如阳光和空气一样宝贵,更加需要和渴望和平,需要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和建设国家。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选择了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战略。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论发展

从新型大国关系到新型国际关系。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前夕,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说:“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1]对于与发达国家关系,提出“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对于我们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理念。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第一次提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样一个理论。2014年11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2]这是首次在国家最高层级的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合作共赢理念”。历经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探索历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回顾五年的工作成就时指出:“全面推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3]29党的十九大诞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之一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合作共赢。回顾历史,中国对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的探索经历了几个时期,从构建以相互尊重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再到十九大以来提出的“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3]58,“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3]292。我们党对在国际关系领域理论创新的步伐在加快,对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其核心要义是合作共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崛起,国际上“中国威胁论”思潮甚嚣尘上,西方国家用传统的“零和思维”来揣测中国未来的发展,认为中国的崛起一定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并且将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走上称雄称霸的道路。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虽然有很多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的差异,但我们认为,他们之所以如此仇视中国,主要是因为看到昔日被他们百般欺凌的中国正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在迅速崛起,他们一时倍感不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并不是真的仇视社会主义国家,诸如朝鲜、越南、老挝等等,他们并不把这些国家放在心上,他们真正仇视的是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曾经是美国全球争霸的强劲对手,美国担心崛起后的中国成为下一个苏联,不得不说这样的观点极其狭隘,中国以自己五千年的历史诠释了什么叫和平发展的礼仪之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曾深受霸权主义的危害,因而有反对霸权主义的决心,更加不会走上霸权主义的道路。“新型国际关系”的提出,一方面表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希望与世界各个国家平等相处的愿景,期待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领导人对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的探索从未止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经验,作出了许多关于和平发展的新论述,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密切相关的还包括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以及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是在深刻把握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大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大同世界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想象固然美好,但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大同世界或者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奋斗理想,并为此不懈努力,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4]“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倡导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治理观与国际传统的霸权主义思想截然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各个国家相互依赖、彼此共生,因而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必要的前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出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决心与魄力。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5]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及目的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探索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亚、欧、非、美四大洲许多国家,展现出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从容与自信。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一带一路”宏大构想,到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中国—拉共体论坛以及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亚投行等。仅2016年,从中东到拉美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共踏足14个国家,继续构建中国外交“朋友圈”,推动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以及南南合作的稳定与发展。在多边外交场合,从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到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6]在西方传统的国际治理话语体系中, “修昔底德陷阱”鼓吹零和博弈,“金德尔伯格陷阱”鼓吹全球秩序真空,“中等收入陷阱”唱衰新兴经济体,等等,面对这些所谓“陷阱”,我们应如何认清虚实并加以规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加以应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中国提供越来越多带有“中国烙印”的公共产品,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五年来,从中国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到设立总额为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再到在美国宣布要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时中国郑重承诺将“坚定不移地做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维护者和推动者”。从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到索马里护航、尼泊尔地震救援、也门撤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深刻内涵与外延。

“一带一路”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力的实践诠释。 “一带一路”建设自从提出以来,已经吸引了全球60多个国家加入,其涉及地域之广、惠及国家之多,足以说明该倡议的战略性。“一带一路”并不仅仅是一个政策,更是一个中国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杰出战略。西方有些观点说什么“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为了扶植沿线国家划分势力范围;是中国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回应,形成与美国的战略交锋。霸权主义思维在西方国家根深蒂固,因而总是以霸权主义思维来揣测中国的一举一动。事实上,“一带一路”的根本目的在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提出,“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7]“一带一路”倡议继承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尊重沿线国家政治制度,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与沿线国家进行战略政策对接,力求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实现各个国家的共同繁荣。因而,“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西方国家所理解的霸权主义的产物,而是具有世界战略合作性的和平发展的积极探索。

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时代意义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8]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3]58新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发展,使得国际力量的对比更趋于平衡,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不断上升,推动全球经济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世界分工愈发深刻,国家与国家之间成为相互依赖的整体,任何国家遭遇战争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因而和平与发展才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期盼。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更为密切,促进国家与国家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以及民心相通,有效减少了冲突和矛盾的发生,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零和思维”指导下,包括东西方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有一种你输我赢、你赢我输的观念。因而许多西方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丝毫不顾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发展中国家中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危害,甚至因此而冲击、冲垮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政权。而部分发展中国家担心自己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冲击本民族企业,威胁本国政治经济发展,因而封闭国门抵制全球化。但是,全球化浪潮终究不可阻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摒弃“零和思维”,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在发展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争取一加一大于二,实现双赢、共赢与多赢。当前形势下,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发展中国家拉动,发达国家只有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才能重新迸发出活力,而双赢、共赢成为双方合作的基础;只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促使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共同办好大事、长久之事。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将中国梦的实现创造繁荣稳定的世界环境;同时中国的发展也给世界带来机遇。有专家指出:“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必须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9]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应该建立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将中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更加密切,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的依赖性增强,从而也就意味着中国需要繁荣稳定的世界环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未来世界繁荣稳定的预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机遇,因而中国应该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本国实际,努力发展生产,早日将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此外,中国的发展进步也给世界带来了机遇。从经济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浪潮,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公认为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压舱石”和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稳定器”。在经历2008年美国金融次贷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低谷,然而中国经济却依然保持着8.7%的增速,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从国际秩序方面看,中国的崛起推动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与改良。20世纪后期苏联的解体意味着美国成为全球唯一霸主,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的崛起使得自身话语权不断增强,并要求改变传统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如建议改革国际货币基金体系、倡导世纪贸易组织的改革应该维护开放的自由贸易,等等。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也意味着在尊重各国选择的发展道路问题上,中国反对推销别国模式,反对发达国家向中国推销资本主义模式,同时,中国自己也不会向其他国家推销中国模式,中国给世界国家提供了参考经验,但绝不是推销中国模式。世界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家都可以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但同时也要结合本国国情。中国梦是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同时中国也希望以中国的发展带动世界各国共同繁荣。

四、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启示

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冷战思维、零和思维、修昔底德陷阱等等都是旧的国际秩序下霸权思维的表现,拥有这些思维的国家总是担心其他国家的崛起会带来威胁,通过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办法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挑起民族争端、引发地区冲突,从而阻碍别国发展以保持自身的强国和大国地位。可以说,霸权思维给世界和平带来灾难,只有从根本上破解霸权思维,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早在20世纪就提出了反对霸权主义的口号,邓小平同志曾经表示“实现四化,永不称霸”[10]。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崛起,“中国威胁论”思潮甚嚣尘上,西方国家用传统的“零和思维”揣测中国未来的发展,认为中国的崛起一定会损害其他国家利益,并且将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走上称雄称霸的道路。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1]273面对西方国家的种种猜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11]525由此可以看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破除旧的霸权思维,破除霸权思维带给世界和平的危害,在全球范围内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氛围,从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坚持以自身发展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在不断发展和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给世界带来了机遇,被公认为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压舱石”和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稳定器”[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11]24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战争的摧残,深知和平环境的重要性,因而一直存在通过自身崛起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重申了该目标。从一方面来看,新型国际关系倡导的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理念是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交流、政治往来的前提,各个国家彼此遵守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能够促进合作,从而实现双赢共赢。从另一方面来说,各国的发展、世界的繁荣有赖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而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需要各个国家彼此尊重与相互理解包容,减少冲突和对抗,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11]511

坚持推动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确立了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种秩序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该秩序的边缘,在对待国际事务方面没有话语权,可以说受害于旧的国际秩序。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一直渴望建立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坚持推动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提供制度保障。”[11]324。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1] 522“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也为推动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开出了一剂良方。

猜你喜欢
和平共同体世界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博弈·和平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期盼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