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城品尚实验学校 李又佑
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具有的特征:综合性、生成性、体验性、时代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竞争力。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但是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黄金时期。
据了解,大多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很重视教认字、识字。上小学后,识字能力发展得很快。但学生对字词只是简单的“认识”,而不知其结构章法,更不清楚其含义及运用。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以老师教学生听和说为主。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学生怎样才能说好等,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学方案,并非能一蹴而就。
长期以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被视为是语文课的责任,其他学科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课堂发言时,部分教师未能做到适时教给学生说话、交流的方法与技巧,指出学生说话时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当前课程标准设置及考评机制仍欠科学,如“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这个内容在语文以外的学科没有体现,学科之间未能形成合力,语文素养培养缺乏系统性;二是小学低年班学生年纪小,知识储备不足,学生整体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语文素养培养处于初始阶段,教师难以在段时间内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方案;三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对口语能力和扩展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往往只关注孩子书面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而忽略日常交流兴趣与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完成学前教育,许多孩子还保留着幼儿阶段的诸多习性,如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因而,第一学期主要训练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个阶段教师要抓住学生普遍关注的对象,然后精心选取相应的趣味性浓厚的说话题材,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平台,动画结合,图文结合,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培养学生参与“听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到了第二学期,教师把侧重点转向“说”的训练。第一,要引导学生完整、连贯地说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二,指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转述别人的意思。二年级上学期,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是学会说书面语言,明确地区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二是学会用书面语言简单地写人、写事和写物。二年级下学期,着重训练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开始初步的、简单的扩展阅读。
学生的含义就是学习人生,即学习生存的技能、本领;学习生活的知识、能力和行为规则,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或者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学习了解生命的机体、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需要,结果是教育教学不被学生接受,效果不好。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本。学生的需要是什么,他们学习的内容就是什么。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就是学生的需要。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学习社会科学,学生同样离不开“听”“说”“读”“写”。因此,非语文学科教师授课时,要针对学生的需要,指导每一个合作小组都建立起信任、尊重、依赖、融洽的学习关系,针对所学知识,有计划地设计问题,让每一学生都能够读懂老师所给出的问题,都有表达的愿望和主题内容,做到“说”者有忠实听众,“听”者能耳目一新。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有人认为,阅读和写作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事,低年级教会学生字、词、句就行,这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实践证明,要让阅历尚浅的小学低年班学生“感悟”新词的意思,并且学会运用新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借助一定的语境去理解新词,掌握运用新词的方法。例如,每天由一名同学在班级小黑板上写上自己看过的好词好句,或者是自己的真实感想、所受到的启发等,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从而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另外,组建班级图书角、开展班级读书摘录比拼、定期为学生推荐书目并组织互换图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等形式,有利于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圈、点、批、注,手眼并用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进行语言思考、语言组织等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写一手好字是中国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养成写字的好习惯,既可以陶冶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又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增进学识修养。因此,培养学生好好写字的习惯,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习惯就是好品质。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其他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义务和责任。改革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强化非语文学科参与培养语文素养的意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效实施以上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