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中医文化资源在医学院校的应用探索

2018-03-04 06:19:42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医圣仲景文化

梁 胜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3)

近年来,如何将地方特色文化和优秀中医文化引进课堂,成为一个热议的课题。高职高专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专用型人才,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1]。地方文化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它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价值关联的文化内容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这就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中医“治未病”及养生保健理论经过千年的传承,已广为人们所接受。南阳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有着深厚的中医文化积淀,包括众多老中医门诊和医馆、大量中药种植基地、药材加工基地(如宛西制药有限公司)、连锁药店(如张仲景大药房)以及中医药院校等。因此,我们对南阳中医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归纳,挖掘其内在价值并引入实践教学,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不断提升医德水平与人文素养。

目前,利用地方性文化来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已成为高校的重要教育手段。用文化作为沃土,建设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传承千年长盛不衰,在于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治未病、既病防变”的医疗观以及“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观。这些内容正是中医药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当前医疗改革提供一些借鉴[2]。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体现,而把地方性中医文化引入实践教学,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最容易形成地方中医药院校的特色[3]。

1 地方性中医文化资源在我校的应用

(1)参观校史馆、仲景文化特藏馆,上好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每年9月,中医系都会组织本届新生参观校史馆、仲景文化特藏馆。在校史馆里,通过聆听校史讲解,观看图片展览,学生切实感受我校的悠久历史;参观仲景文化特藏馆时,先贤张仲景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和悬壶济世的高尚医德感染、激励着学生。同时组织以“述校史、展未来”为主题的迎新讲座,介绍以仲景文化艺术节和《仲景传人》刊物为支撑的仲景文化以及我校各专业的发展历程,使新生了解专业课程学习、就业等方面的信息;逐一解答关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学生关心的问题,让新生切身感受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对校训“崇仁厚德、恒志精术”有更深刻的体会,树立学好专业、济世救人的信念。

(2)祭拜医圣张仲景,培养新生大医精神。南阳医圣祠是东汉中医名家、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也是南阳市重要的风景旅游胜地。我校组织祭拜医圣活动,旨在向救民疾苦的中医先辈表达缅怀、崇敬之情,使学生对仲景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坚定学医志向。主要祭拜仪式为:师生共同诵读医圣祭文,选择学生代表向医圣祭香,选取教师代表发言,最后参观医圣祠。祭拜典礼是一项弘扬中医文化的特色活动,通过庄严的仪式感染学生,通过医圣祠大量的中医实物资料熏陶学生,坚定其传承医德医风、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奉献一生的决心。

(3)举办仲景文化艺术节,弘扬优秀校园文化。以仲景文化艺术节为平台举办一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艺术节开幕式上,学生进行中医经典朗诵,包括《中医赋》《杏林礼赞》《仁德志术》《中医颂》《仲景颂》等。在艺术节期间,还有仲景讲坛专家讲座、拜谒医圣、中药辨识大赛、医学经典读书周、经方书画药物摄影大赛、仲景故事大赛等十余项活动,全校学生参与其中。医学知识竞赛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也使其切身领悟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仲景故事大赛中,通过讲述医圣张仲景的故事来感染、熏陶学生;在经方书画药物摄影大赛中,学生摒弃了墨守成规的学习方法,提高了摄影技能;在中药辨识大赛中,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了体恤民疾、悬壶济世的仁爱精神,树立了不分贵贱、普救苍生的医德医风。仲景文化艺术节为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做出了极大贡献。

(4)组织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搭建学生锻炼自我的平台。我校各类社团组织会定期开展免费测量血压、为老年人推拿按摩等活动,鼓励学生宣讲健康生活小常识,促使学生不断在实践中进步。这些义诊活动既巩固了学生理论基础,提升了实践能力,促使其走进社区、服务社会、锻炼自我,又弘扬了医圣乐善好施的大医精神和“崇仁厚德、恒志精术”的校训。

(5)借助现代手段,宣传仲景文化。我校创办的刊物《国医论坛》《仲景传人》面向全体师生和社会,利用网络不断扩大影响力。如《仲景传人》编辑部定期举办“你扫微信,我送礼”活动,编辑部成员精心准备了针灸针、红包、橙子等多种礼品,积极开展流动宣传、礼品赠送等工作,介绍《仲景传人》刊物和微信平台,新颖的活动形式以及精美实用的礼品吸引了大量学生关注。此外,编辑部多次与南阳理工学院网络部及《大学生活》杂志社进行联谊活动,通过多方学习巩固微信平台建设成果。两年来,《仲景传人》微信平台逐渐趋于完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关注校园动态、见证学校发展的窗口。

(6)定期举办各种技能竞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举办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与知识考核”“临床接诊与患者沟通能力”“常用临床诊疗技术”等为主题的竞赛,分为“沙场点兵之必答题”“胸有成竹之抢答题”“绝地反击之操作题”3个环节。比赛过程中,各位选手冷静应对,积极答题,充分展示了扎实的中医基础。在操作环节,参赛选手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实现望、闻、问、切等知识以及把脉、拔罐、推拿等技能的融会贯通。在“普遍参与,广泛受益”的原则下,技能竞赛注重突出知识、技能、情感、素质培养,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7)校企合作,开拓医学新天地。如2007年我校与企业合作设立了“天宝堂”暨“善济堂”慈善助学基金,8年来已累计捐款八万余元。设立助学基金的目的是弘扬中医“悬壶济世”的美德,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传承中医精神。

(8)优化学科建设,增设特色学科。为了更好地发挥南阳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创新性地打破和淡化学科界限,将从属于不同课程和单一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特色必须体现在教材建设方面,但是由于特色专业一般具有异质性,因此很难找到针对性强的现成的教材[4]。因此我校专门组织人员对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研讨,打破学科系统性,对相关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和重组,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很多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如针灸骨伤、中医保健、康复推拿等,将地方性中医文化优质资源引入课堂,为现代中医教育提供手段。

2 小结

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尚医德,是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仲景文化为代表的中医文化以其独特鲜明的地域特征、丰富的内涵和贴近生活等优势,更容易引起医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因此,要以地方中医文化为纽带,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发掘文化潜力,寻找教育依托,走出一条以地方文化引领现代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道路。

[1]徐晓芳.地方文化课程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0(48):213.

[2]李臣之.基于地方文化的课程调适与创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6(10):59.

[3]张裕强,张馨月.基于先进中医文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高教研究,2012(5):242.

[4]彭卫华,李文彦,谢朝月.传统文化及中医中主体内向性思维的现代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11.

猜你喜欢
医圣仲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谁远谁近?
少年医圣
试析仲景《金匮要略》下法的应用特点
环球中医药(2015年4期)2015-02-27 15:01:55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文化之间的摇摆
雕塑(2000年1期)2000-06-21 15: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