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龙
在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下,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对语文、思政等基础课程的教学相对忽视。同时,由于中职学生的学历水平较低,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所以容易遭遇就业障碍。因此,基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文化性特征,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制订科学的施教方案,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和就业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改变传统理念,强调学以致用
很多中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与普通高中大同小异,而且也容易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比较明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语文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联系。同时,由于中职院校对语文课程教学相对轻视,很多语文教师只是在教学中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对于情感教育、德育教育、过程评价、知识应用等方面的教育开展相对弱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中职语文课程教育目标,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让中职语文教学回归正确的育人轨道。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强调能力发展的本位教育,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让语文课程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有效平台,如中职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训练,都是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重点训练的。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就业倾向,在课外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实现就业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生就业面试环节,通常会面临“自我简介”这一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环节和口语教学环节,可以创设多元化的职业教学情境,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职业素质,又能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突出职教特色,贴近就业需求
为了让中职语文教学更好地面向学生的就业需求,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就应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有所区别,要淡化知识导向,强调能力导向,突出中职语文课程的职教特色,避免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无论学生在未来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商家洽谈、客户沟通、文案策略、自我简介等应用文的写作要求,所以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和素质,对学生个人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意义重大。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中职文秘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专门设立公文写作课程,对旅游管理等商务专业,可以设立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凸显中职语文的职教特色,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
其次,教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拥有一手好字就相当于一张漂亮的名片,但是书写教学在当前的中职语文课堂上容易被忽视。对此,中职院校可以设立书法课等选修课程,或者可以通过书法社团等组织,引导学生加强书写能力的课外训练,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取更多的机会。
再次,中职语文教师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实现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这是因为在现代职业环境下,管理者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语文课程本身就担负着重要的德育功能,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加强德育教育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如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精神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就业和择业中可能被重点考查的内容。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职教范围
在中职院校,很多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较弱,个人的学习精力也主要是集中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素质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拓宽职教范围,实施“宽口径”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对此,教师需要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效衔接,以语文教材为载体,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口语教学与训练时,还可以实现与礼仪教育的结合,让学生不仅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还重视在口语表达时的思维、思路、气质、表情、仪表等细节的教育,让学生的一言一行变得更加得体,提升学生的个人形象,方便学生实现与他人的良性互动和沟通,进而实现人际交往素质的整体提升,这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显然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要更加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文化性和德育性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就业需求,让学生懂得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到中职语文课程的魅力。这样学生才能增强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获取知识与情感的基础上,实现个人职业素质的有效培养,为日后的顺利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