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思考

2018-03-03 21:28邹忠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2期

邹忠

摘 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渠道。充分认识开展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和厘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探索与中国职业教育实际相适应的合作路径,提出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对策和举措,是推进中德职业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

中国职业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和稳步推进时期。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必将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改变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面貌。当前,我国不少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专本衔接的合作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完成高职教育后赴德国继续接受本科教育。中德双方要在合作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优势互补,进行精准、有效的合作对接,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开展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的意义

德国职业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强和深化,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开展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对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是突破中国职业教育纵向发展和横向贯通瓶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是解决民众渴望接受高水平职业教育、拥有更多教育路径选择的需要,是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内在要求。开展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能够整合优质资源、瞄准世界水准,集成中德双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和特色,引进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先进教育经验和国际通行标准,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融合对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国际水准。

2.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对全球化浪潮,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进一步开阔思路,更加强调和突出国际化的标准和元素,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较高文化素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国际视野,深入开展国际交流,积极推进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做到精准对接,按照国际化水准和国际化方法来培养职业人才,是实现职业教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3.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要求中国的职业教育必须适应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教育全球化挑战,以职业教育国际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支撑产业高端化。对比发达国家,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程度尚需提高。德国职业教育引领世界,开展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将有助于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提出政策调整、机制变革的对策和建议,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

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面临的问题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已经从最初的技术培训和师资培训发展到课程及教材大纲联合开发、专业人才共同培养等层次更高、形式更多样的合作模式。但在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实际工作推进中也存在不少障碍和困难。

1.国际师资引进

推进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必须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先进技术水平的国际师资参与人才培养。从德国聘请已经退休的企业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到中国任教,既有利于节约成本,也更加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但我国在对国外专家的引进条件和界定标准上有着严格要求,如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应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这对引进实战能力较强但学历层次偏低的技术人员形成障碍。如果聘请在职的德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可能在薪资待遇上无法满足对方要求。而在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障碍更多,涉及到两国社会保险的双边互认等问题。

2.入学资格与学制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规定严格,原则上招收具有相当于高中毕业学力人员,但更倾向于高中毕业后、工作若干年并取得师傅职业资格的人员,以及职业学院毕业后自愿插入应用技术大学相应年级继续深造的人员。按照“博洛尼亚进程”规定,学士学位的学制是3年,但许多德国大学现行学制依然是4年。中国职业院校学生在国内的学习内容和知识能力水平能否达到德方要求的入学标准、对接进入到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继续学习,仍须得到德方的认可。同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接收外国学生限制在招生人数的10%以内。如何在现有学制下合理确定入学资格和人数,有待双方深入协商沟通。

3.教学环节对接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教学上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两个学习阶段之间进行中期考试,通过中期考试的学生进入专业阶段学习。基础阶段主要开设普通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阶段主要开设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专业阶段必须参加1个学期至2个学期的企业实习才能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施环节与此不完全相同,阶段性特征不及对方明显。在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过程中,学生在国内阶段的学习内容要着重对应对方的基础阶段,同时要帮助学生提早学习和掌握相应专业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选择德国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为后续赴德学习做好储备。工作的难点在于争取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认可这种教学环节的衔接。

4.专业匹配与课程衔接

由于中德双方的具体国情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不同,专业设置的名称和口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双方的合作培养工作造成了困难。在课程体系和标准上,中德的差异和差距也比较明显。中德双方要尽可能地选取相近度较高的专业进行合作培养,并在专业和课程方案上达成共识。课程建设要坚持结合我国学生特点,尤其是在开设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时要注意中西兼顾,不能完全照搬德国標准和做法。

5.教学评价与考核

要让德方认可中方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充分借鉴德方教学评价与考核的方式与标准。德国职业教育考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考试时间长、内容全面、注重考核操作能力、考试内容随新技术及时更新,趋向在工作现场考试,注重企业人员参与,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定。中国传统的教育考评带有强烈的“应试”色彩,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更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非运用知识的能力。要让中方教师和学生接受并适应德国职业教育灵活、多样而实质上又非常严格、有效的评价方式,将会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endprint

6.语言文化交流

中德两国语言不同、文化有别,双方的合作对接首先必须过好语言文化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避免无效甚至是错误的沟通。中国职业院校学生德语基础几乎是零,要在短时期内让他们熟练掌握德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甚至赴德深造实非易事。同时,在与德国方面合作过程中,迫切需要有一支熟悉德国职业教育和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队伍。

推进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的对策

推进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合作培养,要坚决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着眼于人才培养,相互尊重、发掘双方的优质资源和特色,构建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在专业选择和设置上,要求合作培养的专业底子好、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与高精尖产业需求契合度高。同时,要尽量选择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对应匹配、国际合作前景好、校企合作基础牢、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

二是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上,按照国际标准和企业实际需要,开发课程及教材,选派教师到国外知名企业顶岗学习和调研,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参与编写或引入德方课程和教材。引进同类同层次、国际通行的职业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推行与行业接轨的管理、生产质量标准和外部评价体系等,开发国际化优质课程。

三是在教学实施上,要在国内专科教育阶段吸纳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内容与要求,实现一体化精准对接,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术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加强与德国教育机构和国际化大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德国知名企业或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研修,强化工程应用训练,提高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四是在语言与文化教育上,开设第二外语,实施双语教学,强化德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国际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更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加强国际化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外籍技术专家和语言教师,把国际最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等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利用国际优质的师资及企业等教育资源,共同完成专本衔接合作培养工作。

二是选派专业教师出国进修,有计划、分批次选派专业教师到德国的大型企业、应用技术大学或培训机构,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学习训练,掌握国际企业通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标准,特别是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教育教学方法。

三是聘请国外和国际知名企业的管理人员,到中国职业院校协助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给予特殊待遇,激励他们为国际化办学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勤奋工作,营造国际化办学氛围,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的管理水平,有效推进专本衔接的各项工作。

3.强化工作统筹与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中德双方的政府部门、教育机构、职业院校联合组建管理团队,负责合作培养的组织实施工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和学生管理,协商解决关键问题,整体推进工作。同时,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健全合作培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条件保障,按照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需要,设计、完善教学场所,积极主动与国外企业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食宿、教学和办学空间等方面,对学生实行相对集中管理,融入更多的国际化教育元素。妥善解决外籍专家和教师在住房、社会保险、文化交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是加强工作研究,梳理合作培养工作的疑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明确中德职业教育专本衔接工作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责权利的界限,深入探索专本衔接合作培养的模式、方法和路径,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办学能力,促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义智,李大卫,董刚,等.中外职业技术教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96-143.

[2]侯兴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形势及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46-50.

[3]宋晓欣,闫志利,Müller-Rytlewski.德国应用科技大學招生制度特点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73-79.

[4]姜大源.中德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2):9-15.

[5]李海宗,陈磊.德国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9):100-102.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