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英
摘 要:通过介绍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设计目标和动机,讲解了课程的设计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了解大学学习内容、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利用大学学习资源、规划大学学习生涯。该课程的特色与创新包括:构建一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指导模式、形成一门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的课程体系、搭建一个培養学生利用资源的网络平台、编纂一本答疑手册以反馈学生疑问。
关键词:学习指导;课程;大学生;学习能力
“大学生学习指导”相关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提供帮助,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是学校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一门系统介绍有关学习知识和学习技能的选修课,入学新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主选课。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了解大学学习内容、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利用大学学习资源、规划大学学习生涯五个方面。授课团队由辅导员组成,共同组织实施课程教学,不仅提升了辅导员的个人能力,而且为辅导员铺筑一条走向第一课堂教育教学的发展道路。课程统筹资源,创新形式,搭建了一个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和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平台,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良性互动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目标和动机
学生在大学里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对专业以外的知识同样有着极其迫切的需求,环境适应性、学业生涯规划等非专业知识对于新生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至关重要。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选修课,通过对大学里如何学习做人和做事、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掌握大学学习方法、规划大学学业/职业生涯等方面的介绍和培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辅导员与大学生群体接触最为密切,以辅导员团队授课的形式开设发展辅导课,构建全面科学的课程体系,发挥队伍、组织的集群效应,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可以覆盖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各方面,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帮助新生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转变
近年来,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出现学习能力欠缺、不适应大学生活等现象逐渐增多,而由此产生的心理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留级、退学等系列问题纷至沓来。“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开设是帮助处在懵懂期的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寻求问题解决办法、步入学习正轨的重要途径。课程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对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等内容的讲解,帮助新生顺利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提供一种解决学习压力大、讲课速度快、找不到学习方法、没有专业兴趣等新生普遍存在的入学问题的有效渠道。
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学生的创造性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设立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的课程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分为大学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课等,课堂上信息量较大,对于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的新生来说,很难适应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通过“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学习,可以激发新生学习的兴趣,合理进行课程的选择,正确进行时间的管理,对学习形成一种持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习动机由外在向内在转变,从而提高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创造性。
3.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能力
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中学,除了课堂教学,大学里设置了很多实践环节,包括常见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践等,如何掌握合适的学习技能对多种教学环节的内容进行高效的消化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开设可以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习、如何利用大学资源进行学习、如何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培养学业/职业规划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提高学习技能。在学习内容上,提高创新技能;在学习方式上,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合理安排时间、正确运用资源的学习习惯。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课程设计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授课对象是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课程的设计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面向新生的选修课,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任意选择。丰富的教学内容突出大学新生的共性需求,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旨在加强“90后”大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学习,增强新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使其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合理利用大学资源,帮助学生制定学业生涯规划并及时进行评估反馈,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
1.教学内容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将纵向的课程内容学习与横向的不同教师授课过程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引导大学生尽快融入大学新的学习环境,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合理利用大学资源,形成由学业生涯向职业生涯的平稳过渡。内容整体设计符合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和认知过程,从做人、做事的态度切入,由浅入深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指导进行讲解,将其学业发展、职业发展与事业发展联系在一起。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引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利用大学学习资源部分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实践资源、网络资源以及人脉资源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大学学习生涯是将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培养学生认知自我、自主创新以及终身学习和规划的能力。
2.教学方法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演示、小组讨论、朋辈引领、案例分析等形式,辅助教具有视频播放、多媒体、课件等。辅导员结合每部分的授课特点,使用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大学学习资源部分,如何利用数字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内容使用现场演示的形式进行讲授,将中文文献、外文文献的下载方法进行课堂演示,并邀请学生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规划大学学习生涯内容部分,结合具体案例对大学生实际规划进行描述,深入浅出分析案例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及结果,以案例分析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规划意识;课程内容的最后,邀请优秀学长进行朋辈引领教学,以课堂提问的形式进行现场互动,增强新生学习的适应性和主动性。成绩评价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及互动情况,以及在平时形式多样的章节作业中的思考。endprint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特色与创新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可以帮助学生遇到学业问题时找到恰当的解决渠道和方法,通过对大学学习生活、了解大学学习内容、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利用大学学习资源、规划大学学习生涯等内容的讲解,构建了一种培养學生学会学习的指导模式、形成了一门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的课程体系、搭建了一个培养学生利用资源的网络平台、编纂了一本答疑手册用以反馈学生疑问。
1.构建了一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指导模式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能力,学会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对“学习”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素质上得到提高,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大学生毕业后显然无法适应科学技术更新飞快发展的要求。“大学生学习指导”课内容的设置围绕新生入学阶段面临的环境适应问题展开,针对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大学资源、生涯规划等问题进行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重要指导模式,同时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为学生尽早制定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
2.形成了一门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国内外教育专家呼吁和倡导应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学习指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激发学生求知探索和实践锻炼。“大学生学习指导”课授课对象的主体是学生,课程体系的设置考虑到“90后”大学生个性突出、相对独立、追求不同的特点,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形成了由辅导员团队直接授课的教学方式。辅导员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课,强调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现场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充分重视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搭建了一个培养学生利用资源的网络平台
基于“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授课内容搭建大学生网络学习指导平台,多角度培养学生利用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课堂所学以网络形式进行跟踪和反馈。目前,“大学生学习指导网络博客”的访问量已经形成规模,博客的建设以教学课件的共享、学习资源的利用、出国早知道、学生信息反馈等模块式分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领域和学习过程,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疑问进行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途径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平台,博客的建设创新了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环境,同时大学生学习指导网络平台面向非选课学生,为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大学生学习指导体系奠定基础。
4.编纂了一本答疑手册用以反馈学生疑问
“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反馈系统影响着大学生学习指导的有效进行,该系统设计了学生问题的反馈途径,全面收集学生学习指导的相关问题并进行分类解答,归纳整理形成《大学生学习指导答疑手册》用以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答疑手册内容包括学习篇、考研篇、出国篇、生活篇、就业篇五个学生最为关心的篇章,具体问题既涉及学生的环境适应、时间管理、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等共性问题,同时也涉及人际交往、心理调节、导师选择、就业创业等个别案例问题。课程全面收集了大学生学习指导的实际问题,结合课堂反馈、网络反馈等途径形成了全方位的学习指导反馈体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系列选修课、搭建网络学习指导平台、形成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等多种模式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活、心理、生涯等方面给予指导,也逐渐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第一课堂相结合,推进辅导员开设大学生发展辅导课的工作,将高校改革的重点逐渐转向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然而,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依然存有很多问题,如何将大学生学习指导的内容更加系统化,如何让大学生学习指导的过程更加健全等,还需要引起高校对大学生学习指导的重视和更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和创新,以求逐渐形成为大学生提供每个阶段的学习指导,达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完善个人学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杜智敏. 学习指导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4(2): 50-56.
[2] 陈清华, 丁鹏, 金晶. 学习指导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仿真, 2008, 25(10): 275-279.
[3] 刘智运. 开设学习指导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J]. 教学研究, 2001, 24(3): 168-171.
[4] 王训兵, 朱利平. 构建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27): 20-22.
[5] 李丹青, 李海芬. 重视大学新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发展与定位[J]. 教学研究, 2009, 32(6): 13-16.
[6] 梅月云. 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分析及启示[J].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7):121-124.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责任编辑:翟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