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吕一军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把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和核心位置。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医学生为适应医疗行业所需要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同样要把德放在首要和核心位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制定的医学生职业素质目标就强调了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爱国、遵纪守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具有社会责任感等。因此,高校要把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方法和遵循,也为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分析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挖掘和充实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思政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每堂课、每次实践、每位教师都发挥育人的功能,提升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思政课存在孤岛困境 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是围绕专业设计的,依教学科目类别大致分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块,思政课程仅仅是公共课程中的一部分,对全校学生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辐射力、覆盖力不够。思政课教师以思政、文史专业为主,对医学专业不熟悉,讲课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和共情。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没有沟通交集,各自单兵作战,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1]。
1.2 专业课思政功能弱化 常态下的医学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知识化和技能化的组合,应知与应会的课程教学目标十分明晰,思政教育往往停留在柔性倡导层面,点缀性地纳入专业知识领会、相关技术练习过程中,没有被安排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里;专业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缺乏育人意识,认为只要传授专业知识就可以了,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程和学工部门任务,这样的教学策略造成专业学科教学中的思政功能被弱化。
1.3 实践课育人是短板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大部分医学院校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已经达到了4∶6,并且安排了1年的临床实习,但医学生的实践教学局限于高年级的见实习,恰逢学生考研和就业矛盾综合期,学生无暇顾及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很多高校低年级学生没有安排临床实践,没能直接接触到病患,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不能很好地规划,降低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2.1 发挥思政课核心作用 医学生的三观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为医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是为他们的人生扣好第一粒扣子。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社会和自身问题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政课程示范效应,凸显其作为主渠道、主课堂的显性功能,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3]。
2.1.1 拓展课程内容:思政课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还要结合医学专业的实际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课和职业素质教育课,引导医学生将理论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开设医学史、科学史、文学史等通识教育课程,为医学生提供理解、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设置《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生命教育》等医学人文特色课程,引导学生自觉形成正面、积极的认知;优化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落实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学分,构建实践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要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体验[4]。
2.1.2 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研究式等方法,在讨论式教学、网络深度讨论、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翻转课堂等方式中,增强思政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认同,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构建“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设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程,推行“大班讲座+小班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还可以邀请地方领导干部到学校讲解时事政策课,发挥地方领导干部在宣讲党的基本理论和重大政策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思政课吸引力。
2.1.3 抓好队伍建设:要支持和鼓励思政专职教师从思政教学向思政工作延伸,兼职从事班主任、辅导员、党员导师等工作并将工作业绩纳入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优奖励体系。建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派遣教师进行挂职锻炼,蹲点调研,志愿服务等,让思政课教师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并将这些情感融入到教学中,传递到学生心中。
2.2 深化专业课思政内涵 专业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承载的德育功能,深化专业的思政内涵,实现在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中,润物无声地渗透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元素,全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
2.2.1 注重教学策略制定,将德育内容固化于教学大纲:要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系统设计专业课程,通过赋予学时学分等方式,将德育内容固化于教学计划和教育大纲之中[5]。近2年,温州医科大学陆续完善了26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50余门课程,挖掘每个专业每门课程蕴含的丰富育人素材。如眼视光专业,在必修课程中设计了每个学生必修的内容“盲的体验”,学生们遮盖双眼,拄起盲杖,体验失去光明,让学生深切体会视觉障碍患者的痛苦,提升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急诊医学专业的教学训练课,增加了在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实战,学生看到作为教师的医师就像在战斗,既要业务精湛,高强度长时间工作,又要争分夺秒抢救生命,育人与救死扶伤结合起来,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2.2.2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系统设计德育路径:要推进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覆盖,就要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以及学生遇到社会问题的复杂度,设计循序渐进的德育路径。如随着临床专业课程进度和学习的深入,学校将具有医学特色和内涵的仪式文化渗透到医学课堂中,在新生中开展医学生宣誓仪式,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解剖课开课仪式、遗体捐献者追思仪式、实验动物默哀仪式,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护士授帽仪式、成医礼等,将具有医学特色和内涵的仪式文化渗透到专业课堂中,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逐步形成敬重生命、关爱生命、守护生命的自觉,逐步从“学医术”“悟医德”到“行大爱”。
2.2.3 提升专业教师意识,大力推进全员育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教师的人格修为、学养学识影响带动学生。要提升专业教师德育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发挥师德楷模、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的引领示范作用[6]。温州医科大学通过“名医故事会”“师说新语”等让优秀教师、医师走进讲坛论坛,讲述育人故事。学校通过本科生导师制、设立教学和科研团队等让学科带头人等学术明星进课堂或让学生直接参与他们的研究,激发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浓厚兴趣。学校还通过为名师名医雕塑等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教师表彰大会、“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评选等树立和宣传教师典型传承和弘扬师德文化。
2.3 强化实践课价值传递 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强化和升华的过程,是知行统一的过程,而实践则是实现这种统一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的实践教育体系要立足专业,发挥学科优势,将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和达到价值传递的功能。
2.3.1 整合资源,促进医教协同,贴近职业需求: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要进行融合,使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如温州医科大学在管理体系上实行“院校合一”,将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实行“院院合一”,学校专业负责人同时兼任医院科主任等。同时学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陆续建立了19家非直管附属医院,为学生临床实践构建教育平台,学生在基层医院接触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等病例,直接服务百姓,树立服务基层意识,提高服务基层本领。
2.3.2 层层递进,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服务能力:要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建立以临床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第一和第二课堂有序衔接,实施“模型—虚拟—动物—大体”分阶段递进式临床技能教学培训,将学生临床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立“一年级到基层卫生机构、二年级到县级医院、三年级到城市三甲综合医院”的以临床为导向的螺旋上升的三级医学生实践训练体系,从而让医学生逐渐步入社会,逐渐接触患者,逐渐形成救死扶伤,医者大爱的职业自觉。
2.3.3 专业出发,打造育人品牌,传递核心价值:从专业出发,广泛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让每一位学生走向从医岗位之前有一段难忘的志愿者经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医大爱的价值追求[7]。如温州医科大学以盲和低视力、唇腭裂、白血病、智障等人群为主体,打造和形成了“明眸工程”“微笑联盟”“血液银行”“特奥”志愿服务等具有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度的实践品牌。实践活动中,学生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体验自我成长和生命价值,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进一步提升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