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 王晋华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科技和创新性人才的发展上。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学术研究、商业运营、政府管理、艺术设计等领域做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作品、产品、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若干发展阶段。根据人才创新能力逐步发展变化过程可以划分五个阶段,即“创新意识萌芽阶段、创新思维形成阶段、创新学习提高阶段、创新能力涌现阶段和创新人格顶峰阶段”。
小学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奠基阶段,重点要放在提升全体学生的基础性知识和创新素养上,注重学生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侧重创新意识培养。
中学教育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在此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学术发展需要。
高等教育侧重具体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注重文理学科的融合,让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人文素养同步提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学校和专业的特色,实施卓越工程师、医师、农林和法律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广博而专长的创新人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从国家经济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出发,高度重视学校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开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发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值得我国借鉴参考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非常注重吸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并及时付诸于实践。他们在教育实践中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和教学,规划注重整体性和长远性,其课程设置大都具有覆盖面广、灵活贯通的特点。
中小学阶段的课堂重视实践,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通过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将知识镶嵌在生动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学生参与活动,获取程序性知识,并不断地将陈述性知识内化,然后通过自己的认知模式,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进行不断的组合,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大学阶段的课程体现了通识教育的思想,并不局限于专业本身,而是包含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留给学生的选择范围非常广,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十分有益。
硕士阶段的课程相对较少,主要进行实验和论文写作,注重科研能力培养,为工业界提供大量高端人才,并且为博士储备人才。博士阶段对学生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要求极高,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难度极大,并且负担很重,旨在培养学术界的高端精英人才。
从目前国外高校创新教育的实践来看,通过设立各级各类创新项目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和通行的做法。我国也推出了众多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比如“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此外还有校级、省部级、国家级等众多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这些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发扬光大。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由于众多复杂的历史现实原因,创新教育在落实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提到的则是最为要紧的两点。
培养创新人才对各类资源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在诸多方面的资源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
首先是创新型教师资源的缺乏,这是创新教育难以落实的根本症结。由于我国现代教育起步较晚,教师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即使有些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突出成果,但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是感到力有不逮。
其次,缺乏开展创新教育所需的配套设施。教学内容方面,学校在课程目标上,仍旧以重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
最后,办学经费紧缺。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外,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然而,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差距,教师和教学资源都相当紧张,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投入相对不足。
评价体系失调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校园环境两方面都存在。目前,大学招生仍是以分数为绝对标准,因此大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是强调应试性,教学过程重心落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取高分上。这种环境产生了学生思维定势,制约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处落实。
解决这一困境,首先要向社会普及创新人才的内涵。要改变统一、单调的的评价标准,对不同领域的创新人才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就应在培养、考试、评价、学术等方面有突破,要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力求在统一性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培养制度上,完善学分制,放宽学生对课程和专业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改选专业。在考核评价上,高校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发展的考核。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个性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创新能力。同时要改革评价制度,消解功利化短视行为,让师生能够潜心治学、开展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