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 师易静
高中,可以说是人一生中的转折点,高中学习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人认为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很痛苦,也有的人认为高中生活充实美好。作为一位现高三的学生, 繁忙学习之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中学习的意义及提高成绩的方法。 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原理阐释高中学习的意义,并用木捅原理等经济学的理论和思维对提高高中学习成绩提出自己的建议
首先, 高中学习是一笔高收益投资。从网上看到一篇报道:2011 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人为5484 元(本科为6155元, 高职高专为4812 元)。2011 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平均收人为276 元(本科为3051 元, 高职高专为2482 元),三年来月收人增长2718 元, 涨幅比例为98 % 。其中, 本科增长3104 元, 涨幅比例为102% ;高职高专增长2330 元, 涨幅比例为94 % 。虽然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资涨幅低于城市居民收人同期涨幅, 但是, 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毕业半年后薪资相比上涨98 %, 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 %)。由此可知, 本科院校不论是在平均就业率还是在就业后的平均月收人及就业几年后的增长率上均高于高职高专院校。学习的长期回报是明显的, 受教育越高等、时间越长的人在此后的长期提升中更有优势。高中的学习只需要付出应有的努力和少量的花销就可以在今后获得高回报。所以,高中学习是一项高收益的投资。
其次, 高中学习有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 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 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看作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按照法律规定, 每个人都要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义务教育后, 每个学生都已经付出了很大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如果在高中的时候因为怕吃苦而懈怠,相当于湮灭了前九年的付出。最后, 高中学习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决策时, 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大多数学生初中毕业后的年龄为16 岁, 法律规定, 已满16 不满18 岁的可以参加工作。同时, 也可以选技校护校等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专业技能并获得收益的学校。如果选择了上高中, 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16 岁以后还要进行通识性教育,
三年后才能进行至少再有三年专业性教育。如果这六年我们用来打工或者上三年中专再出来工作三年, 在短期内收益势必会比选择高中高。所以如果选择了高中却不努力学习, 不仅浪费前面的努力,更浪费了选择其他机会的成本。
首先要建立目标。这可以用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来解释。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 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 不相信会有太多改变。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 而是要做富人, 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 这已是他血液里的东西, 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高中学习也是一样。高中的学习有很多困难,按照穷人思维, 一个人如果在学习中遇到挫折, 他就会想我在学习上没有天赋,怎么也学不好,从而放弃。但是如果这个人有富人思维, 他就会相信自己可以学好。确定一个努力方向, 拥有强大的驱动力, 然后充分调动同学、朋友、老师、家长及各种资源使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
其次, 要提高效率。在高中特别是高三阶段, 学习的强度和压力很大, 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 容易生病, 很难去拼尽全力,反而不利于学习。因此每天必须要挤出一定的时间锻炼身体。所以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做其他事情时都要提高效率, 这样才可以做到德智体全面均衡发展。
最后, 要提高成绩, 就要弥补自己的短板。根据木桶原理,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 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学习也是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相对强势和薄弱的科目, 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往往有一两个薄弱科目就会影响总分。所以, 要是想在总分上取得突破, 就要优先从薄弱的科目,或者薄弱的环节上开始。从另一方面来讲, 如果有的科目分数总是不理想,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 让我们有强烈的挫败感。在高三阶段, 情绪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会倾诉,关注过程, 重在坚持。
因此,既然选择了高中, 就要积极认真地对待高中的学习, 让高中生活的每一天充满努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