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8-03-03 07:48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0期
关键词:倍的认识每节课小猴子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郑 伟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测量”是数学课程标准中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之一。以往的教材把这类应用问题分为“求几倍数”和“求1倍数”两种类型,并分别把它们与乘法和除法相对应。这是不可取的,它容易助长学生生搬硬套、形式主义地学习数学的恶习。本册教材仅把“倍”作为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应用的一个环节,创设“文具店”、“花园”等情境,把用表内乘除法解决的倍数关系问题加以混编。这就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真正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才能选择乘法或者除法把问题解决,因此这样编排的学习内容也更具有挑战性和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价值。

二、学习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倍的认识有多少,哪些知识是他们需要了解的,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哪里。课前,进行了调研,经过分析发现:会用图示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是难点,而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的问题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学会应用表内除法解决“求倍数”的问题是孩子们从未接触过的,因此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难点。

三、教学准备

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将“快乐的动物”,“文具店”,“花园”中的动物全部换成了诱人的水果,并用小猴子和好朋友欢欢的故事将这三节课串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小猴子提着一篮子水果去看好朋友欢欢,欢欢看到很多水果特别开心,要将水果按类分,比较个水果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倍的含义,为了更快的求出水果的数量,引出用除法求倍。分完水果两个好伙伴要吃水果了,没想到欢欢却不高兴了,原来因为小猴子特别喜欢吃香蕉,所以小猴子吃的香蕉的数量是欢欢的四倍,而欢欢只吃了三根香蕉,求小猴子吃的香蕉的数量,由此引出“求几倍数”的问题和几倍数与乘除法的关系。矛盾解决了,两个小伙伴终于和好如初了,但问题又来了。因为水果实在太多了,两个人怎么吃都吃不完,于是便把能吃的大象婶婶请来帮忙吃水果,由此引出“求一倍数”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

1.故事情境引入

2.授课

由于前测已经知道学生对于用图示方法表示倍的问题掌握的很好,所以用摆一摆和圈一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体会倍、几倍数和一倍数的含义。因为前测发现学生对于用乘除法解决“倍”的问题并不理解,所以由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含义,去体会倍、几倍数和一倍数的含义。

3.检验练习

通过课前准备好的练习题,从中检验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的掌握情况。每次学生写完之后,写的快的同学,先同桌两个人校对,然后找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再与全班同学校对。

4.巩固练习

经过讲解和检验练习之后,学生已基本掌握每节课重点,经过巩固练习的训练,进一步完善故事情节,创设情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每次练习一道题,都是学生现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答案,在全班校对答案。

5.拓展练习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一个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解题,再全班校对答案。反复进行完成接龙游戏,进行拓展练习。

五、课后反思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童话世界里。经过情景巧妙的编排和实物水果的吸引,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欲望强,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年级较小,不适宜小组合作学习,所以由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的方式教学。采用讲授,巩固练习,检测练习,拓展练习等多种形式,这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为从小学生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考虑,这时的孩子注意力和控制力较差,采用多种行式反复练习,能够帮助他们牢固的掌握知识。学生的注意力主要在每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中间注意力最易分散。所以每节课的开头由教师引导讲授本节课重点知识,中间学生注意力分散,则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做练习,调动学生积极性。整节课的后半部分,学生比较劳累,则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发散思维,还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用图形解决问题过度到用算式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了解学生数学理解的水平,而且有助于他们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每节课的知识点,在设计练习题时,不仅练习题形式多样,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层次性,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最后一道拓展题,属于开放性练习。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才华,编制出各种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学习不好的学生,也可以编制一些简单的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也符合新课标中要求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后,整节课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融洽的课堂氛围,不仅知识和技能得到发展,而且还获得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实际生活,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们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小主人。

猜你喜欢
倍的认识每节课小猴子
我会跳绳
小猴子
小猴子
“倍的认识”教学纪实与反思
关于《倍的认识》的教学与研究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倍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与思考
勇敢的“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