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罗县石坝三嘉村小学 田连娣
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起,全国中小学学校教材将全部采用新版本,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正式终结。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所谓的“部编本” 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这一版教材以语文学科为例,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现就如何适应中小学语文教材改革谈几点看法。
随着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此前义务教育阶段在各地使用的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将被逐步取代,这就意味着我们充分了解新教材的内容编排以及其重要意义。以新旧教材在内容上两相比较,新教材中,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内容,同时,新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
吃透教材是我们每位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没有对教材的研究,怎么会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方法和高效的教学步骤呢?所以,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把握教材的目标体系,才能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牢固掌握教学内容;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准确地安排教学场景,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抓住教学的根本,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只有吃透教材,才能避免“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总而言之,作为教师就要在教学思想、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和应对考试等方面主动与新教材相对接,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克服死板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吃透教材,首先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其次从微观上分解教材每个单元的具体内容,落实到每篇课文上,一步一步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感知教材,领悟教材的编辑意图,懂得每篇课文的个性,抓准每篇课文的基调,抓住每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增强自身驾驭教材的能力,然后具体运用到课堂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有的放矢地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对人诚实守信,激发民族自豪感,陶冶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继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起来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生命中传承的重要纽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是每一个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重任,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从新教材所选古诗文的变化来看,数量有所增加,而且体裁多样——小学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同时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友”“信”“和”等传统文化关键词,设计了一系列专题活动。
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在校园里开展“每天一诗”、“每周一文”的活动或开展一个班级读书会,让老师上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并让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通过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丰富的民族文化。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中小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因此,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人文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强调语言的实践,语文的核心任务才得以落实,人文目标才能落地生根。
据统计,全套教材当中,语言文字运用题,即用语文来说现象,分析、解释各种问题的题目,占到50%以上,主要体现在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上。如口语交际加强了互动性,比如一二年级看图讲故事《劝说》,七八年级开一次辩论会《一分钱的官司该不该打》等;习作也加强了实用性,比如一至六年级加强应用文的写作指导,安排了8次应用文写作的练习;综合性学习加强了实践性,比如七至九年级的编演短剧、办一份小报等。
作为老师,所有的教学活动绝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教学的目的最终还是回归于社会生活,脱离了社会生活的语文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社会生活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认知片面,情感贫乏,思想苍白,从而影响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社会生活的的两大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切实引导学生放眼辽阔的自然天地和宽广的社会生活,尽可能更多地让学生了解天文地理、古往今来、国内国外、风俗民情、社会发展、新闻热点和百姓生活,才能更好地体验人类丰富多彩的角色和情感,才能更深地思考公民意识、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