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德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旅游与外语系 河南 郑州 450044)
随着定向运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国内体育界和定向爱好者关于定向运动概念理解的分歧逐渐增多。定向运动概念作为项目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命题,科学全面地界定定向运动的概念,将对该项目自身长远发展以及同其它运动项目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逻辑学虽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具体的知识,但体育科研工作可以通过学习逻辑学,掌握所需的逻辑方法,从而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以及表述、论证思想。
19世纪末,“orienteering”起源于北欧的瑞典和挪威,它作为一个舶来词,历来就定向界使用频率最高且争论最多的专业词汇。可以说,几乎所有定向运动本身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学术研究,都是建立在“定向运动是什么”的基础之上。恰好,逻辑学关于概念及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都有缜密的研究,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界定定向运动的概念。
1999年,舒进军、闵腊根发表的《定向越野》一文认为定向越野是依靠地图、使用指北针辨别方向,在野外按指定的顺序快速寻找检查点的一项军事体育项目。同年,薛志华在《引入定向越野训练,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中指出定向越野是参加者运用地形学基础知识,凭借标有若干检查点和方向线的地图,借助指北针,自己选择线路,依次寻找各个检查点并通过全程,以所用时间最短为胜的一项军事体育项目。上述两篇文献关于定向运动概念的解释,是中国内地公开发行的文献资料中较早出现的表述。19世纪末,定向运动最早诞生于瑞典和挪威联合王国的军营里。无独有偶,中国内地定向运动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始于军队系统。由此,国内早期的定向运动实践者和研究者也多为军队人员,其研究视角大多源自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把定向运动仅仅归为一项军事体育项目也不足为奇了。
2000年,何晓知在他的《定向运动》一文中将定向运动定义为“利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顺序造访地图上所批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大学校园里进行。”2001年,栗维安在一篇研究中指出定向运动是运动员借助于地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独立地寻找标绘在地图上的若干个地面检查点,并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程,融知识、技术、体育为一体的运动。同年,张新安等发文认为:定向运动是参加者凭借对地图的识别和使用能力,按照组织者预先设计好的图上路线和若干检查点,借助指北针与地图保证运动方向,独自在野外选择行进路线并依次找到各个检查点,以耗时最少者为优胜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随着定向运动逐步由军队系统传播至教育系统、体育系统,人们对其认识也不断深化。从上述关于定向运动概念的表述可知,其一,人们已经认识到定向运动的外延已经扩大,其是一项体育项目而不单是一项军事体育项目;其二,定向运动的开展场地不局限于在野外,可以是森林、公园、大学校园等多种场地。
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简称IOF)官方网站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为:定向运动是一项兼具体力和智力的运动项目,其基本思路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按照预定的顺序,快速到访若干个检查点。为了选择最佳的线路,运动员需要仔细判断地形特征,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所在线路才可获胜。定向运动的独特性在于运动员必须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辨别方向并快速做出决定。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以上关于定向运动的解释,更多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的表述。
“‘定向运动’=‘定向越野’吗?如不等于,那么两者是何关系?”在给定向运动概念下定义前,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可以毫不客气地讲,两个概念混淆使用的情况已经相当程度阻碍了定向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体育界及定向界的朋友我们可以自问,当刚接触定向运动的人问起定向越野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是否曾有这样的回答“定向越野就是定向运动”。据了解,这种回答不但有,且不在少数,最直接的原因是即便是体育界、定向界的人士,对定向运动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偏差。
我们来回答上面的问题,定向运动≠定向越野,这是定向运动学术研究者应有共识。以逻辑学视角,定向运动概念本身是以判断方向、选择线路为主要内容的一项体育运动,其场地应是不固定的,可以是郊野、校园、公园、城市等。定向越野概念本身是指在郊野环境中举行的以判断方向、选择线路为主要内容的一项体育运动。由此,所有定向越野都是定向运动,但有的定向运动不是定向越野,定向运动与定向越野之间的关系应是属种关系。
逻辑学认为,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其中,本质属性是指决定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概念的内涵反映概念质的方面,它说明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什么样的;概念的外延反映概念量的方面,它说明概念反映的对象有哪些。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概念的确定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其涵义和适用范围确定的,不能混淆不清,不可随意更改。概念的灵活性则指随着时空的变化和客观情况的改变以及人们认识事物能力的不断深化,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是可以变化的。
由上,我们在研究定向运动的概念时应认识到:任何一个时期的概念界定,均会不同程度低受到当时项目自身发展情况、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以及人们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以对和错来分析以往学者所得的结论,应该以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进行分析研究。
定义是说明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用简洁、准确的将概念所要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陈述清楚,这就是给概念下定义。
属加种差定义法是逻辑学中定义概念的基本方法,即通过揭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和种差,来给概念下定义,其公式为: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首先需要确定定向运动的邻近属概念,它要比定向运动的范围更大、外延更广泛。前面一些军队系统的学者,在定义定向运动的概念时,往往把定向运动归为军事体育项目。定向运动虽然起源于军队系统,但随着其自身的发展传播,已经完全突破军事体育这个领域,定向运动虽可以作为一种军事体育项目,但不能说定向运动就是军事体育。2000年以后,诸多体育界、教育界的学者在定义定向运动的概念时,倾向于将体育运动项目作为其邻近属概念。体育可以作为一切运动项目的属概念,但并不是每个运动项目的邻近属概念,因此说定向运动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虽然不错,但未免显得过于宽泛。
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可试选取户外运动作为定向运动的邻近属概念。2015年,中国登山协会马欣详的《对户外运动概念的重新甄别与界定》一文,在深入论述户外运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将户外运动定义为:人们以人力或利用自然力,在基于自然的环境中开展的体育活动的统称。其中,基于自然的环境包含:(1)未经人工改造的原生自然环境;(2)经过部分人工改造但仍保留自然环境性质的环境,例如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古镇村落等;(3)人工建造的、但发源于自然环境而进入室内,或模拟自然环境的环境,或者来开展户外运动项目的人工场地,例如人工岩壁、人工漂流水道、城市、高楼等。
据上,定向运动的参与者可以是个人或团体,需要依靠体力和智力,即人力;同时举办场所可以是郊野山林、公园、校园、城市等各种场合,即原生自然坏境或者基于自然的环境。由分析可知,户外运动作为定向运动的近邻属概念是合适的。
其次要确定种差,也就是定向运动与其他户外运动项目之间的根本差别,即其本质属性,也是定向运动概念的内涵。我们可以分析定向运动概念的外延,外延确定后,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下来了。定向运动项目在中国内地发展30余年来,其开展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从最初的军队领域,发展到教育(校园定向)、竞技体育(滑雪定向、徒步定向、山地车定向)、全民健身(城市定向、亲子定向)、旅游(景区定向、古城古镇定向)、休闲娱乐(美食定向、情侣定向)、党政宣传(红色定向)等诸多领域。但无论是何种定向运动,都包含以下3点本质特征:
(1)以地图使用为核心,地图为专业的定向地图或其它任意一种地图,并且地图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大脑中记忆的地图);
(2)伴有检查点寻找及方向判定过程,寻找过程既可以是按特定顺序(点对点定向),也可以是无特定顺序(积分定向),也可以按特定顺序和无特定顺序相结合(团队定向);
(3)体力与智力结合,如果抛除体力只保留智力,或者抛除智力只保留体力,定向运动都不再是其本身。
综上,我们给出定向运动概念的定义:一项基于地图使用进行的,以检查点寻找和方向判定为主要形式,体智结合的户外运动项目。上述观点未必完全缜密,且随着定向运动项目的不断发展,定向运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不断演化。但定向运动概念的界定,应引起体育界特别是定向界关注,以促进定向运动项目推广和发展的科学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