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慧,胡 荣,朱 珂,李 佳,李梦琪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0)
血液学是以血液和造血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根据研究内容和范畴,可细分为血细胞形态学、血细胞生理学、血液生化学、血液免疫学、遗传血液学、血液流变学、实验血液学。临床血液病学是以来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血液病所致的继发性血液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由于血液病学涉及内容较繁杂,发病机制较抽象,疾病种类众多,学生鉴别、记忆与理解难度大。因此,选取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我国教育学者将教学模式进行了分类,其中有研究者将教学模式分成3类:(1)师生系统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即传递─接受式(LBL)教学模式。该模式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其优点在于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纪律性、独立思考意识、抽象思维能力;缺点为学生对于接收的信息很难真正理解,导致单一化、模式化人格出现,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教师辅导学生通过活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即自学─辅导式(PBL)教学模式。其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缺点为学生如果对自学内容不感兴趣,可能在课堂上一无所获,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启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针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教学,而且很难进行大班教学。(3)探究式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其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民主与合作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缺点为一般只能进行小班教学,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教学时间较长。
通过观察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适应PBL教学模式,对重点掌握不足,尚需加强;过度重视PPT展示,对教学内容缺乏重视;课前准备阶段耗费时间较多,学生学习压力大,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有待提高[1]。
除了LBL、PBL教学模式外,还有适用于临床教学的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CBL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往往是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不断推进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病例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病例为先导,讨论、解决有关问题的教学模式[2]。CBL教学模式的优点:(1)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内科学知识繁杂,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效果欠佳。而CBL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各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意见,理论与临床紧密相连,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2)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CBL教学中,教师对病例内容进行解读,逐步延伸到病例所包含的本堂课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病例中疾病发生机制,分析并解决临床问题。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各组派学生代表上台阐述思路,其他组针对发言提问,学生代表解答,解答不上来的可由本组其他学生代为解答。这种形式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3)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CBL教学要求教师课前精心挑选病例,选择的病例既是临床典型病例,又要和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病例讨论中学习内科学及其他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他学科内容,同时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3]。由于CBL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和提前阅读,学生学习压力大,因此,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课前轻松并有效预习尤为重要。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开发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此外,还有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通过微信平台,个人和企业可创建微信公众号,群发文字、图片、语音3个类别的内容。截至目前,已有200万个微信公众号。用户可利用微信进行实时交流,也可以使用微信平台的高级功能——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对用户信息自动回复。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我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 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用户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微信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大众信息交流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受接口、流量等因素限制,实际使用效率远远低于微信平台。用户可利用微信在任何场合、时间、地点进行实时及在线交流,这为针对性、个体化教学提供了便利[4]。
据报道,某高校对20个学院不同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4%的学生手机上装有微信、QQ等通信软件,其中88.3%的学生经常使用微信。笔者在计划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血液病学教学之前,调查了本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微信使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93.7%的学生开通了微信,其中经常使用微信的学生占90.2%。综上,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普遍使用微信,这为微信辅助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生利用微信平台的扫一扫功能,关注临床医学专业血液病学课程的微信教学订阅号。同时,师生可利用微信平台传递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增加教学互动。微信辅助教学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还能节约教学成本,同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课前利用微信上传教学重点、难点、考点,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以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就微信平台的病例进行讨论,如患者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结果等,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课后,学生通过微信随时随地回顾教学内容,温故而知新。同时教师可利用微信发布课后作业及相关知识的链接,使有兴趣的学生拓展知识。此外,可通过微信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从而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总之,利用微信,搭建实时、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为血液病学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不断摸索更多更好的辅助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咏梅,石立莹,耿鹏,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5(4):52-54.
[2]谢静,周晶,杨征,等.微信辅助教学法在头颈外科病房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1):53-54.
[3]陈源,董亚辉.病例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4-5.
[4]杨亮,石科,胡立磊,等.微信平台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