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栽培对秋季日光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成效

2018-03-03 03:16国家进王茂昌魏家鹏张锡玉竺晓平
中国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烟粉寿光病株

国家进 王茂昌 魏家鹏 张锡玉 王 祥 竺晓平

(1山东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寿光 262700;2寿光市文家农业综合服务站,山东寿光 262700;3寿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寿光 262700;4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寿光地区秋季日光温室番茄延迟栽培,避开了烟粉虱和白粉虱发生的高峰期,番茄褪绿病毒病病株率、病情指数均大幅降低,产量明显增加。

番茄褪绿病毒病是近年来暴发的新病害,发病初期症状与生理性病害和营养失调症非常类似,易与缺素症状混淆。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于199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被首次报道发现(Wisler et al.,1998)。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可以通过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biotype B)、Q型烟粉虱(B. tabacibiotype Q)、A型烟粉虱(B. tabacibiotype A)、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iorum)、银叶粉虱(B. argentifolii)和纹翅粉虱(T. abutilonea)等介体传播,是唯一能通过4种分属于2个属的粉虱传播的病毒,可以侵染茄科(番茄、甜椒和烟草等)、番杏科、苋科、夹竹桃科、藜科、菊科和蓝雪科等植物,但不通过汁液摩擦传播(Wintermantel & Wisler,2006)。

2010~2011 年番茄褪绿病毒病在山东省寿光市日光温室番茄上零星发生,最初被认为是缺素症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2014年在山东寿光、泰安、济南、临沂等番茄主产区已普遍发生(刘永光 等,2014)。由于菜农对番茄感染该病毒的表现症状及防控措施缺乏了解,导致番茄大面积减产,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和种植积极性(赵黎明 等,2014;周涛 等,2014)。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蔬菜主要病毒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采用番茄秋季延迟栽培对该病害进行防控,通过取样调查该病毒病的田间发生情况,发现在其他防控措施相同的条件下,番茄褪绿病毒病病株率、病情指数随着番茄定植时间的延迟、定植时期温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现将本次调研结果介绍如下,以期有助于有效控制番茄褪绿病毒病,提高番茄产量。

1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以市场主推番茄品种齐达利作为调研对象。在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水南村选取3个温室,面积1 080 m2,种植时间间隔10 d(天),于2015年7月25日、8月5日、8月15日定植,在10月1日、10月30日、11月25日分3次进行调查。将每个温室划分为3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选1行,调查发病株数、单株坐果数、株高。每次采摘时分别记录小区番茄采摘果实个数和产量,统计小区番茄采摘果实总数和产量。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番茄褪绿病毒病的病情等级划分标准,本课题根据田间不同生长时期番茄株高、商品果数、病株率等调查指标,将番茄褪绿病毒病的病情划分为0、1、3、5、7共5个等级。随机测量20株正常番茄株高、单株坐果数,其平均值作为0级植株指标;单果质量100 g以下的果实无商品价值,未计入数量。植株长势越弱、发病越严重,病情等级越高。

10月1 日田间调查分级标准:0级,株高>1.8 m,单株坐果数≥8;1级,株高1.5~1.8 m,5≤单株坐果数<8;3级,株高1.3~1.5 m,3≤单株坐果数<5;5级,株高1.0~1.3 m,单株坐果数<3;7级,株高<1.0 m,无坐果。

10月30 日田间调查分级标准:0级,株高>2.0 m,单株坐果数≥18;1级,株高1.7~2.0 m,15≤单株坐果数<18;3级,株高1.5~1.7 m,12≤单株坐果数<15;5级,株高1.3~1.5 m,8≤单株坐果数<12;7级,株高1.0~1.3 m,5≤单株坐果数<8。

11月25 日田间调查分级标准:0级,株高>2.0 m,单株坐果数≥18;1级,株高1.7~2.0 m,15≤单株坐果数<18;3级,株高1.5~1.7 m,12≤单株坐果数<15;5级,株高1.3~1.5 m,8≤单株坐果数<12;7级,株高1.0~1.3 m,5≤单株坐果数<8。

2 调研结果

2.1 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病症状 番茄褪绿病毒病在番茄的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发病初期,植株生长迟缓,叶片没有明显的褪绿斑点,随着植株生长,下部成熟叶片开始出现轻微的褪绿斑点,并逐渐扩展到新叶(彩色图版1、2);发病中期,叶脉间出现明显的褪绿斑点,叶脉深绿(彩色图版3),植株底部老叶轻微黄化,并逐渐向上蔓延(彩色图版4)直至新叶;发病后期,叶片褪绿斑点明显,黄化严重,边缘向上卷起,老化加快(彩色图版5、6);坐果后,果实颜色逐渐变淡,最后变为白色,正常膨大受影响,果实变小,失去商品价值,严重时甚至造成绝产。

2.2 延迟栽培对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7月25日、8月5日和8月15日定植的番茄病情指数和病株率均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增加,但随着定植时间的延迟而减轻。在其他防控措施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定植时间的延迟,气温逐渐降低,同一调查时期番茄褪绿病毒病病情指数和病株率呈下降趋势。10月1日调查时,7月25日定植的番茄病情指数、病株率分别为15.49、34.12%;8月5日定植的番茄病情指数、病株率分别为14.24、27.90%;8月15日定植的番茄病情指数、病株率分别为2.29、5.35%。11月25日调查时,7月25日定植的番茄病情指数和病株率最高,分别为42.56和66.32%,8月15日定植的番茄病情指数和病株率最低,分别为6.83和12.24%。

表1 延迟栽培对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病情指数和病株率的影响

表2 延迟栽培对温室番茄产量的影响

3 小结

调查发现,在其他防控措施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番茄秋季定植时间的延迟,温度逐渐降低,同一调查时期番茄褪绿病毒病病株率、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产量呈上升趋势。8月5日和8月15日定植的番茄比7月25日定植的番茄每667 m2产量分别提高19.59%、41.80%,效益显著增加。

番茄褪绿病毒病是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之后北方设施番茄的又一灾害性病害。由于番茄褪绿病毒病易暴发,菜民普遍对该病的发生规律缺乏了解,且市场上目前也没有针对该病毒病的抗病品种,导致番茄褪绿病毒病在山东省蔬菜主产区普遍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刘永光 等,2014)。烟粉虱和白粉虱等虫害的发生情况与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烟粉虱和白粉虱等发生严重时,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生也相应加重。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烟粉虱和白粉虱的发生、繁殖及传播,因此,通过延迟栽培避开烟粉虱和白粉虱发生的高峰期,从而有效降低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病率,提高生产效益。

刘永光,魏家鹏,乔宁,李美芹,刘晓明,竺晓平.2014.番茄褪绿病毒在山东暴发及其防治措施.中国蔬菜,(5):67-69.

赵黎明,李刚,刘永光,国家进,魏家鹏,竺晓平.2014.番茄褪绿病毒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子鉴定.中国蔬菜,(12):15-20.

周涛,杨普云,赵汝娜,师迎春,原锴,范在丰.2014.警惕番茄褪绿病毒在我国的传播和危害.植物保护,40(5):196-199.

Wintermantel W M,Wisler G C.2006.Vector specificity,host range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Tomato chlorosis virus.Plant Disease,90(6):814-819.

Wisler G C,Li R H,Liu H Y,Lowry D S,Duffus J E.1998.Tomato chlorosis virus:a new whitefly-transmitted,phloem-limited,bipartite closterovirus of tomato.Phytopathology,88(5):402-409.

猜你喜欢
烟粉寿光病株
烟盲蝽对茄子烟粉虱的防控效果研究*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全国37家涉农媒体总编辑齐聚寿光 探秘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寿光模式”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谢寿光:中国版芝加哥手册之梦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